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三节 《寒潮》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0487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三节 《寒潮》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三节 《寒潮》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三节 《寒潮》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三节 《寒潮》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三节 《寒潮》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三节 《寒潮》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三节 《寒潮》课件 新人教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点击】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考情播报】 1.以我国最近发生的寒潮灾害事件为背景,考查寒潮成 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关注其他气象气候灾害,如2009年台风莫拉克、北方暴 雪等,考查其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一、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 1.概念:寒潮是冬半年 入侵造成的 ,并 伴有大风、冻害、 等现象。,强冷空气,剧烈降温,雨雪,2.一般标准:冷空气过境后,气温在 小时内下降10以 上,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在 以下。,24,5,高纬,低纬,3.产生原因:冬半年里由强冷气团自 地区向 地区 移动形成。冬半年,高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少;地 面有大量冰雪覆盖,反射能力强,因此高

2、纬地带的气温 很低,干冷空气堆积,形成密度较大的冷气团。,二、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1.危害,大雪、冰冻等使交通 、电信、电力中断 造成海上翻船事故 急剧 使农作物遭受霜冻、冰冻等冻害,堵塞,大风,降温,4.预防措施:发布准确的 和 ,对农作物和牧区的 牲畜及时做好防寒准备,海上船只及时回港等。,3.影响范围:除 、云贵高原、 、广东、 海南、台湾受影响较小外,其他地区影响均较强。,2.发生季节:多发生在 两季,但是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的是 两季的寒潮。,春秋,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信息,警报,冬春,右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这种气象灾害有可

3、能同时具备的“身 份”是 ( ) A.台风、洪涝 B.寒潮、沙尘暴 C.沙尘暴、台风 D.干旱、洪涝,解析:从发生的次数来看该气象灾害西北地区多东南地区少,可以推断是以寒潮和沙尘暴为主的气象灾害。,答案:B,2.甲地受该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 A.地形为盆地 B.受盛行西风影响小 C.距离海洋较远 D.纬度较低,解析:从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区,是盆地地形,受寒潮和沙尘暴影响小。,答案:A,如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美国的飓风多形成于 ( ) A. B. C. D.,解析:影响美国的飓风主要在大西洋一侧,符合条件的只有。,答案:

4、D,4.图示四个区域中 ( ) A.主要受风海流影响 B.主要受寒流影响 C.是世界著名大渔场 D.主要受密度流影响,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将经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对 应起来。地位于北印度洋,其洋流属季风环流,成 因为风海流;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其洋流属暖 流;地无世界著名大渔场;密度流主要存在于海水 盐度大的地区,如地中海与大西洋,红海与印度洋之 间都存在密度流。,答案:A,1.产生原理,2.寒潮的多发季节 形成寒潮的天气系统是快行冷锋,寒潮过境前后,气温 气压会发生显著变化气压升高、气温下降,最低气 温在寒潮过境后,该地处于冷气团控制之下时产生。我 国寒潮主要出现在11月次年4月间。秋末冬初

5、及冬末春 初最多,隆冬反而较少。这主要是寒潮定义考虑降温幅 度的缘故,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调整期间,冷暖空气更 替频繁,因而冷空气活动次数较多,而隆冬冷空气在我国 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天气形势稳定,降温幅度相对较 小,达不到寒潮的标准。,3.寒潮的天气特征 短期内气温骤降,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现 象,有时还带来暴风雪、沙尘暴等恶劣天气。,4.寒潮的“功”与“过” 寒潮产生时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百害 而无一利”,具体如下所示:,5.预防措施 气象部门: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个人:做好防 寒准备。,1.读某气象观测点观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资料 表,判断(1)(3)题。,(1)下列示

6、意图能正确反映气象观测点在1月1日时的天气 形势的是 ( ),(2)这次天气系统活动可能带来的灾害是 ( )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寒潮 (3)下列我国哪一地区一般不受这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 ) A.山东半岛 B.塔里木盆地 C.台湾岛 D.青藏高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寒潮的成因、表现及影响地区等相关知识,以及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第(1)题,由表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地三日内气温骤降,并出现雨雪、大风天气,显然这是一次强冷空气活动过程。1月1日时该气象观测点所在地的气温较高、天气晴朗、风力很小,说明是在单一的暖气团控制下。第(2)题,快行冷锋天气系统活动易造成寒潮灾害。第(3)题,

7、我国的青藏高原,因地势高,冷空气不易进入,寒潮天气一般不会影响到它。,答案:(1)A (2)D (3) D,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其中气象灾害的发生比较频 繁,危害比较严重,除寒潮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2.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四种灾害分别是 ( )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2)蝗虫是危害最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图中所示的自然 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 A. B. C. D.,解析:读图根据几种灾害持续的时间,结合选项可确定是地震,是火山,是洪涝,

8、是干旱。与蝗灾发生密切相关的是洪涝和干旱。洪涝过后滩地上利于蝗虫产卵和卵块越冬,而来年的干旱利于卵的孵化。,答案:(1)B (2)D,(2010烟台模拟)读入侵我国寒潮的源地和路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我国A地形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原因。 (2)寒潮对我国农作物危害较大的季节主要在 。 (3)从2010年1月2日开始,有一股强冷空气自西向东、自北向 南先后横贯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出现大范围的大风降温 和雨雪天气。此次寒潮源地是北冰洋,先后途经我国 盆地、河西走廊南下。2日晚到4日华北出现 大到暴雪天气,暴雪天气容易造成哪些危害?这次暴雪的 规模及降雪量与2005年相比不相上下,但

9、造成的危害比较 小,原因是什么?,课堂笔记 本题结合具体天气事件考查寒潮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第(1)题,A地为我国的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对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起阻挡作用,因此受寒潮影响较小。第(2)题,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对农作物危害较大的季节是春秋季,其原因是春季是万物萌发的季节,寒潮易冻伤作物幼苗和果树幼芽,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寒潮影响作物成熟,造成减产。第(3)题,从图中判断,此次冷空气途经我国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南下。暴雨造成的危害从交通、农业、居民方面考虑。危害较小的原因从气象预报、防灾准备方面分析。,答案 (1)A为青藏高原,海拔高。 (2)春秋季(初春秋末) (3)准噶尔 危害:交

10、通运输受阻;许多蔬菜大棚受损;居民出行受影响(答其他合理也可)。 原因:气象部门准确预报了本次暴雪天气(必答);有关政府部门提前做好了防灾准备;公共设施负载及防御能力得到加强;公民的防灾意识普遍提高(只要答出其中1条即可)。,(2009广东高考)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1)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 ( ) 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 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 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 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2)台风过境前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11、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课堂笔记 本题组考查台风灾害的影响及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第(1)题难度不大,对照图例可直接读出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第(2)题,考查考生对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大风时不可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临时建设物一般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风雨易使其倒塌,造成人员伤亡。,答案 (1) C (2)B,(2010益阳模拟)2010年1月初,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强度特强、范围特广的暴风雪灾害,给生产、生活特别是春节出行带来困难。完成12题。 1.下列现象中与引起2010年初华北严重雪灾

12、没有直接关系的 是 ( ) A.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低压槽活跃 B.厄尔尼诺现象 C.大气环流异常 D.拉尼娜现象,2.冻雨就是冻结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上的雨滴,又称雨 凇,常坠断电线和林木,影响通信、供电、交通等。 我国南方把冻雨叫做“下冰凌”。在气象预报中,冻 雨的天气符号是 ( ),解析:本题组只是提供考查方向,要充分关注影响我国的重大灾害事件,并分析其成因和影响。华北的雪灾与拉尼娜现象有关,而不是厄尔尼诺现象。冻雨的天气符号根据题干内容分析。,答案:1.B 2.B,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

13、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状况分别可能 是 ( ) A.沙尘暴、寒潮 B.干旱、台风 C.暴雨、高温 D.暴雨、低温,解析:我国长三角地区限电在夏季;云贵高原地区地质灾害多出现于夏季。夏季云贵高原受夏季风影响,多暴雨,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此时,长三角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出现高温天气。,答案:3.B 4.C,5.2009年春季持续夏初,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 降水偏少,中国出现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并且出现 春夏连旱。试结合我国的地理国情,分析华北平原的春 旱为何特别严重。为什么纬度更高的东北地区却不存在 春旱

14、?,解析:华北平原的春旱,从资源的角度看,是水资源短缺问题;从灾害角度看,是干旱这种气象灾害。就资源而言,缺水应从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同时还要考虑到污染、浪费等问题;就灾害而言,要能从气象的角度解释为什么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就东北地区而言,要考虑到它在春季还有重要的水分来源季节性积雪融水。,答案:从自然条件看,春季我国东部的锋面雨带位于南方地区,华北地区降水少;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华北地区升温快,且春季华北地区多大风,因此蒸发量大,地表水分损失得多。从人文条件看,华北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春季又是春耕忙时,需水量较多;此外,该地还存在着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的现象,从而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程度。 东北地区纬度比华北平原高,春季降水也少,但由于东北冬季气温低,地表有大量的积雪,春季气温升高时,这些积雪融化,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