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0460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中地理 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中地理 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中地理 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中地理 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上个世纪中叶,我们曾在青海湖周边大规模开垦草场及打捞湖鱼。几十年过去了,青海湖生态开始恶化,人类不得不向自然屈服,退耕还草、封湖育鱼。建住宅看“风水”很有市场,尽管“风水”里有一些东西神神道道,但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至少比“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之类的说法看上去舒服。,【想一想】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大致可分为哪些阶段?,课标展示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重点难点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从人类与环境关系分析

2、,掌握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和分布。 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自主预习学案,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采集渔猎时代:人类对环境既_又依赖,两者之间呈现原始的平衡关系。 2.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_,但已有了_,两者间的对抗性增强。 3.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开始提出“_”的口号,试图成为_,两者间全面呈现不协调, _。,崇拜,不协调,科学的萌芽,征服自然,自然的主宰,人地矛盾迅速激化,思考 1.原始社会的宗教为什么多以风、雨、雷、电、动物、植物等自然崇拜为主?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_,从环境中获取_。

3、 (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_要排放到环境中。 (3)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_。,环境空间,物质和能量,废弃物,响应,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表现 (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产生: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_。 表现 a.资源短缺:主要有_、土地资源、_和能源短缺等。 b.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_、土地荒漠化、_等。 (2)环境污染 产生: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 _,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_、固体废弃物污染、_、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再生速度,水资源,矿产资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的自净能力,土壤污染,噪

4、声污染,3.范围及危害 (1)_ 的环境问题,危及人类生存。 (2)_ 的环境问题演变成社会公害,制约_和危害人体健康。 4.地域差异 (1)聚落 城市:主要表现为_。 乡村:主要表现为_。 (2)国家 发达国家:过分_带来的环境影响。 发展中国家:承受着_的双重压力和污染转移。,全球性,局域性,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消耗资源,发展与人口,思考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属于环境污染吗?为什么?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实质:_问题。 2.可持续发展 (1)概念:既满足_的需求,而又不危及_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_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_,_持续发展

5、是目的。 (3)基本原则:_原则、持续性原则、_原则。,发展,当代人,后代人,生态,条件,社会,公平性,共同性,思考 3.“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把环境放在首位,停止一切对环境的开发利用。”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思考提示】 1.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缺乏理性认识,对大自然中的风、雨、雷、电等充满敬畏。 2.不属于。二氧化碳不是污染气体,只是温室气体的一种,它能导致全球变暖,其含量增加属于生态破坏。 3.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可持续发展不排斥对环境的开发利用,仍然重在发展,所不同的是,可持续发展强调对环境的开发利用要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要注重质量,其开发利用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

6、的。,高效课堂互动,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示意图法记忆人地关系思想和环境问题的历史演化,1.(2010年北京海淀区模拟)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人类社会由原始文明时代向农业文明时代转变,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 A.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食物 B.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提高 C.国家独立与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D.全球气候的变化更适合人类生存 (2)图中四个阶段中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时代和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时代分别是( ) A.原始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B.环境文明

7、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C.环境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 D.工业文明时代、环境文明时代,解析:(1)人类社会由原始文明时代向农业文明时代转变,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食物。(2)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时代是环境文明时代,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时代是工业文明时代。 答案:(1)A (2)B,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是环境的组成部分,要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图文分析如下:,(1)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不合理地利用资源,使环境质

8、量下降、恶化。 (2)环境对人类影响的反馈作用有两种:一种是良性的,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一种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2.几个重要概念 (1)环境问题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2)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3)环境污染由于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 (4)环境自净能力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容纳和清除的能力。 (5)环境质量评定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

9、要素,是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一种概念。包括环境综合质量和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 3.环境问题的分布特征 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局域性的环境问题已经演变成社会公害,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具体表现如下表: (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4.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1.如何区分环境问题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

10、活。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2.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2.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1)(4)题。,(1)A表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 ;B表示人类的 消费和 消费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 (2)C表示 ,D表示 。 (3)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以及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等。 (4)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11、解析:人类生存于环境之中,每时每刻都与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把废弃物输出给环境。环境又把它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人类社会就是在与环境密切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答案:(1)物质和能量 生产 生活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 (3)人口压力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4)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1.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指在某一时期,某地区的环境条件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或对人类活动支持能力的阈值)。其大小可用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的物质、能量的限度方面加以衡量。 用公式表示:人类经济活

12、动(载荷限量/环境承载力) 此值1,人类对环境的索取大于环境对经济活动的支持,环境已严重超载。 此值1,表明环境基本处于满负荷状态。 此值1,表示未满负荷,允许进一步发展。,2.环境问题的实质 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出现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它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发展的问题处理好了,环境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发展问题处理不好,环境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当然,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有一个历史阶段,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既

13、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它是一个综合概念,其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图:,(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4.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怎样区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但它们的着眼点和强调的重点不同,学习时注意每个原则的本质内容。 (1)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的核心内容有:“共享资源和环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剖析,包括同代的人人之间、当代人后代人(代际)之间、人生物群落之间、地区地区之间、部门部门之间、国家国家之间,其中任何一方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都不能处于绝对支配地位;财富

14、的分配也要公平合理。,(2)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指的是: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离开资源的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资源持续利用的前提是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3)共同性原则 其核心内容为: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要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进行国际合作;尊重各国的主权和利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3.评价下列活动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为获粮食高产多施化肥。 。 理由是 。 (2)渤海实行“休渔”政策。 。 理由是 。 (3)天津放飞500万只园林害虫的天敌周氏啮小蜂,除害效果明显。 。 理由是 。 (4)讲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 理由是 。

15、,解析:分析这些做法是否合理时,除了要看它是否能给我们带来经济、生态效益外,还应考虑是否会对我们子孙后代产生影响,只有那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才属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1)不合理 多施化肥的负面作用有消耗非可再生资源多、污染环境、破坏土壤 (2)合理 伏季“休渔”有利于保护在生长繁殖高峰期的鱼类,保证今后的捕捞数量和质量 (3)合理 利用天敌灭害虫,既维护了生态的基本平衡,又不会像农药一样污染环境 (4)不合理 一次性筷子消耗木材多,不适合我国国情,也会因森林减少带来其他危害,热点考向示例,考向导析 本节最常见的考点是人类不同历史阶段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分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关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本节内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