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唐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0385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唐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 唐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 唐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 唐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 唐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唐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唐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唐朝一共有多少位诗人,多少首诗? A 大约2200位,48900首 B 大约1200位,48900首 C 大约1200位,28900首 D 大约2200位,28900首 2、诗仙是李白,那么诗佛和诗鬼分别是? A 王昌龄 李商隐 B 王之涣 韩愈 C 陆游 刘禹锡 D 王维 李贺,3、被称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的是? A 王之涣 B 高适 C 王昌龄 D 李白 4、简答题:诗歌为什么在唐朝会走向巅峰,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 A 经济基础:饱暖高雅 B 上层建筑:科举考试,皇帝重视 C 社会风尚:诗歌是流行歌曲,百姓喜闻乐见 D 自身发展:诗歌在先秦萌芽,逐渐走向成熟,山居秋暝,王 维

2、,学生思考和讨论: 1、找出写得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诗句,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2、描绘景色时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笔记) 3、找出最能表露诗人心迹的诗句。 4、诗人为什么要选取“松”、“清泉”、“竹”这些物象来写?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中,明月初上,月光透过松树,斑斑点点地洒落下来。 清泉石上流:石上清泉淙淙流过,叮叮咚咚作响。 竹喧归浣女:竹林深处传来浣纱女子们归家途中的喧声笑语。 莲动下渔舟:轻轻晃动的荷叶下划过满载而归的渔舟。,考点:写景手法,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 (1)各种修辞手法:比喻

3、,拟人,夸张等 (2)动静结合: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3)虚实结合 (4)色彩的渲染(或对比):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5)观察角度的变化: 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1、多方位:远近、高低、俯仰结合 2、多感

4、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冷暖)结合。 (6)白描手法: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创根问底拦不住,百家讲坛:,品山水田园,寻心灵桃源论王维及山水田园诗人的生存方式 1、与王维亲密接触: 青年:少年天才,进士及第 中年:安史之乱,命运波折 晚年:笃信佛教,归隐山林 命运的跌宕起伏,使王维感慨人生无常; 官场的凶险冷暖,使王维不再留恋仕途。 他决意寻求最简朴、最轻松、最真实、最潇洒的生活方式。,2、诗化山水田园,构建心灵家园: 环境:穷乡僻壤,穷山恶水诗情画意 生活:单调封

5、闭,艰苦劳作温馨、安宁、充实 交往:热情好客人情味浓,轻松惬意 现实的复杂与黑暗,致使诗人寻求回避尘世、返朴归真,寻求人格反抗。正所谓:你有你的世界,我有我的天地;你有你精彩,我有我的潇洒!,3、山居秋暝深入剖析: 首联:强调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一尘不染,清新自然,即使秋景也一样怡人! 颔联:自然美明月静照,清泉潺流 颈联:社会美欢声笑语,简朴温馨 尾联:美景留人,决心归隐!,诗情画意,从军行 比较阅读方法: 内容 主旨 风格 手法,对比山居秋暝有何不同之处? 1、描写内容: 2、主旨: 3、风格:,对比山居秋暝有何不同之处? 1、内容:边塞征战山水田园 2、主旨:归隐进取(杀敌报国) 3、

6、风格:恬淡柔美雄浑刚劲,诗意分析解读: 第一句:渲染战争的紧张氛围(压抑) 第二句:抒写戍守边疆的孤苦 第三句:描绘战事的频繁残酷 第四句:表达杀敌报国的决心 拯救大兵瑞恩,鉴赏诗歌的目的: 1、学会欣赏诗歌(钱钟书) 2、扩展知识的广度,锻炼思维的深度。 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化解读,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当你解读得越深刻时,你的思维触角就探索得越深入,你也会变得越有内涵。,1、“三吏”和“三别”分别是指?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2、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 记录当时社会状况和时事政局,忧时忧民。 3、杜甫的诗与李白的诗有何不同之处

7、?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沉郁顿挫豪放乐观 4、能背出一首杜甫的诗吗?,登 高 杜甫,创作背景: 1、时代背景 2、人生背景,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满身疾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本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登上高处,面对万里江天、孤独飞鸟、衰败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扫清阅读障碍:,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 风急:风儿劲急 渚清沙白:洲渚和沙滩颜色清冷。 萧萧:叶落的声音 艰

8、难:时局艰难,指安史之乱后,国家陷入军阀混战,民生凋敝。 潦倒:指生活困苦、失意,分组研究探讨,1、首联共写了几种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2、颔联写了哪些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征?让人感觉怎样? 3、宋代罗大经认为颈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重意思,极力写出诗人内心的痛苦。请你指出这八重意思。 4、从尾联你能读出诗人愁苦的原因有哪些吗?,1、首联共写了几种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给人什么感觉?,风,天,猿,渚,沙,鸟,急,高,啸,清,白,回,使人感到非常寒冷,身心俱寒,高天底下使人感到渺小孤单,让人听了十分悲伤、凄惨,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漂泊在外,无家可归,哀,2、颔

9、联写了哪些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征?让人感觉怎样?,落木,无边,萧萧下,让人想起生命的短暂与易逝,长江,不尽,滚滚来,人生短暂渺小,壮志难酬,叹,悲凉,悲壮,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暮齿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宋 罗大经,4、从尾联你能读出诗人愁苦的原因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国破家亡,内心怅恨,年老白发生,欲借酒浇愁,却潦倒多病不能饮,壮志难酬 无奈之苦,苦上加苦,苦,李杜对比: 1、内容:个人不幸民间疾苦,国家不幸 2、技法:自由灵活严谨精炼 3、风格:豪放飘逸沉郁顿挫,杜甫

10、风格特征:沉郁顿挫,内容上的厚实丰满。 情感上的起伏回旋。 表达上的迂折含蓄。,古今七律第一,(一)形声色态,意蕴丰富。 (二)情景交融,神游万里。 (三)时空交错,感情沉郁。,课文习题校对:p110,1、诗画结合,情景交融的王维诗 (1)画面基本元素: A 景物选择:月,松,泉,竹,莲 B 色彩运用: C 光暗运用:明月照,暗雪山 D 动静结合: E 视听交错: F 空间布局:远景近景、仰望俯看等。,参考答案: 本诗既是一幅自然风景图,又是一幅田园生活图。颔联中明月静照,清泉潺流,有静有动,俯仰结合,构成一幅生动优美、画意盎然的图画。颈联中诗人听到竹林传来浣女的阵阵欢声笑语,看到莲田悠悠划过

11、满载而归的渔船,视听交错,渲染出一幅温馨安宁的山民生活图景。这两联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充溢着诗人陶然其中的怡悦之情,反映诗人想过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反面衬托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2、前两联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这种万物萧条凋零的秋景,与诗人忧时伤世、万念俱灰的心境一致,因此,这种景致着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是谓情中景。后两联围绕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流离他乡、穷愁潦倒、年老多病的悲哀。这种悲哀固然是早已有之,但因登高远眺,为眼下秋景所激发,置身其间,悲哀之感更加浓烈、更加凝重,是谓景中情。诗歌情景交融,相辅相成,意境极为深远。,石头城,考点:中国文人的金陵情结,一、金陵往

12、事: 北临长江,南近秦淮河,地势险要,城墙牢固。相传诸葛亮观看山头形势,叹息“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六朝(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以此为都城。曾经繁华一时,纸醉金迷,声色喧嚣,是著名的大都市。 但是历代南朝君王,倚仗天险,不思进取,最终导致国家灭亡。后来这里逐渐荒芜,只剩下断壁残垣供后来人反思和凭吊。,二、金陵的景点和相关诗歌: 1、乌衣巷: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凤凰台: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

13、安不见使人愁。,3、秦淮河: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清凉山,石头城 三、金陵诗歌的主要题材: 1、瞻仰古迹感叹历史兴衰变化,联系当今时局,无限感伤。 2、借六朝帝王凭恃天险、纵情享乐而国亡的史事,讽谏当局吸取教训。,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寄托诗人昔日繁华无处寻觅的感慨,江城涛声依旧在,繁华世事不复再。诗人怀古抒情,希望君主能以前车之覆为鉴。,考点二、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 2.借景抒情。 3.情景交融。 4.托物言志。 5.借古讽今。 6.用典抒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