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医药常识与医疗技术 教案 上海版生命科学八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69970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4.2 医药常识与医疗技术 教案 上海版生命科学八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4.2 医药常识与医疗技术 教案 上海版生命科学八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4.2 医药常识与医疗技术 教案 上海版生命科学八年级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4.2 医药常识与医疗技术 教案 上海版生命科学八年级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3.4.2 医药常识与医疗技术 教案 上海版生命科学八年级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4.2 医药常识与医疗技术 教案 上海版生命科学八年级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2 医药常识与医疗技术 教案 上海版生命科学八年级上册.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的免疫功能叶榭学校 初中生命科学 黄美芬 一、设计思路“人体的免疫功能” 是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多,又比较抽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讨论问题的机会。利用热点问题“甲型H1N1流感”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学生已有一些了解,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和Flash动画,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并让学生自己总结第一、二道防线在人体免疫中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作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

2、难点,可以将抗原、抗体和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示意图或动画演示(如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抗原与抗体结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以帮助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天花病毒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能产生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吗?水痘病毒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能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吗?这样,学生就能很好理解一定的抗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只能产生特定的抗体,并且因为这些抗体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学生就能很自然地形成特异性免疫的概念。通过“血清疗法”的介绍与学生讨论,以境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通过分析人体免疫的功能,让学生感受

3、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的精细和完美,学会珍惜生命和欣赏生命。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三章健康与疾病中的第二节。主要讲述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其作用,学会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归类。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它有效地保证了人在许多病原体存在的自然环境中健康生活。学习免疫知识,对于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教材是在安排学生认识了健康及其条件及传染病的知识后学习免疫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当代主要疾病及预防,让学生珍爱生命和健康,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三、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讲述免疫的基础知识,虽然学生听说过免疫这一词,也有过接种疫苗的经

4、历,但对免疫的理解估计也只停留在表面而已。况且所涉及的知识(抗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等)较多且抽象难懂,学生学习起来肯定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初中生好奇心较强,学习积极性较高,通过联系生活实例,他们应该会希望学习人体免疫的知识,从而能够解答其心中的疑惑。本节课从人体的三道防线,引出人体的免疫,力争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助于学生的学习,并结合图片、动画等演示以助学生理解。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其作用认识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异同。2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运用免疫知识解释较简单的生命现象和相关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

5、与价值观 感受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的精细和完美,学会欣赏生命。五、重点和难点重点:能说出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认识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难点:能列举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同时应用讲授法、谈话法、比较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七、课前准备学生预习人体的免疫功能一节,教师搜集资料并制作PPT课件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说明引入09年3月在墨西哥爆发甲型H1N1流感,4月份就已经全球蔓延爆发了,但我们绝大多数

6、人却能健康生活,没有受其害,这是为什么呢?人体具有免疫功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体的免疫功能。小声议论,尽量回答老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我们人体时时刻刻都处于病原体的包围当中,但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感到明显的不适,而对于烧伤的病人而言,即使是包扎了伤口,也容易发生感染,说明我们体表哪些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呢?人体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腔等结构又是如何阻止病原生物入侵的?(出示呼吸道粘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图)引导学生理解人体的气管和支气管上的纤毛有清扫异物的作用,它能不断地将粘液、细菌、灰尘等摆向喉部,经咳嗽排

7、出体外。提供资料:科学家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将一种有毒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手上,每隔一段时间检查链球菌的数量,结果如下:时间链球菌数量3分钟3000万个60分钟170万个120分钟3000个这样的数据说明了什么?知道了皮肤和粘膜的保护作用(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倡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勤洗手、勤洗澡不要随地吐痰等。尽量减少病原体对人体的攻击。与实际相联系,回答问题学生回忆学过皮肤的上皮组织的功能和粘膜的有关知识,回答老师问题。 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保护和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许多纤毛:阻挡和清除异物理解皮肤上的分泌物能将细菌杀死。最后学生依据分析总结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8、: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的作用。从生活实际入手,切入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并通过一些生活习惯体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使学生明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与总结,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感悟:痰中含有细菌、病毒等病原生物,所以不要随地吐痰;渗透卫生习惯教育。具有分析简单数据的能力。 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问题:若人的皮肤有伤口而又没有及时消毒或人的体质较弱时,病原生物突破了第一道防线,结果又会怎么样呢?看屏幕中的卡通图“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的作用”,结合生活实例“发炎”进行问题讨论。教师讲述:吞噬细胞还会将人体每天衰老、损伤、死亡、突变的

9、细胞清除;同时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等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将细菌消灭。总结: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从视频中直接感受人体的免疫功能的神奇,学会欣赏生命的完美和精细,渗透生命教育。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特点:a.人人都是生来就有的b.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1、人体的这两道防线的免疫能力是一出生就具备的,还是出生之后才形成的呢?是只对某一种病原体发挥作用还是对大多数病原体均起作用呢?2、第一、二道防线是一出生就具备的,那说明人体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小结前两道防线的作用和在进化上的意义:人体的这两道防线是人体一出生就具备的,通过遗传获得,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

10、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机制。)回答第一第二道防线的先天性特征。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掌握前两道防线的先天性及非特异性的特征。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功能: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特点:a.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b.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异性免疫总结: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的三道防线问题:当侵入的病原生物数量很多或毒性很强时,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抵挡不住病原生物的入侵,人体又会怎么办呢?那就要靠第三道防线来发挥作用了。这第三道防线是由什么所组成的呢?提问:是否患过腮腺炎(水痘、红眼病等),这种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得过的同学有没有患第二次?说明患过流行性腮腺炎的人一般不会患第二

11、次,他们能够抵抗腮腺炎病毒的侵袭。这是为什么呢?出示:抗原与抗体作用的示意图,同时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科学性。 天花病毒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能产生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吗?水痘病毒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能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吗?一定的抗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只能产生特定的抗体,并且因为这些抗体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总结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其特征,对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做详细讲解:(当病原体接触人体时候,先由第一道防线对大多数病原体发挥阻挡的作用,当部分病原体进入到内环境中,则由第二道防线发挥吞噬和杀灭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前两道防线能够阻挡病原体对人体的侵

12、袭,但前两道防线都被攻破时,则由第三道防线发挥更强大的免疫作用。)拓展应用:教师提供一些“非典”时期的图片,用文字介绍“血清疗法”曾挽救了不少非典危重患者的生命,渲染气氛。讨论:血清疗法为什么能有效地抗击“非典”病毒?了解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器官会产生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分析与讨论学生结合图示理解抗原和抗体的作用原理,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解说这一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活性;产生抗体的淋巴细

13、胞寿命较长,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这些淋巴细胞会立刻产生抗体按同样的作用清除抗原。 学生总结:第三道防线的特点小组同学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后解决问题:当SARS病毒侵入人体后,会诱导人体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一旦SARS病毒再次入侵,这种抗体就会“挺身而出”,将SARS病毒清除。非典康复病人的血清中存在有大量抗SARS病毒的抗体,血清疗法正是借用这种抗体的威力去战胜SARS病毒,而没有患过“非典”的人,其血清就没有这种“特异”效果。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某一生命过程。能有意识地运用免疫知识解释较简单的实际问题。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异同问题:比较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有何

14、不同?同桌交流,找出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具有归纳比较的能力。 免疫的功能1.防御感染2.自身稳定3.免疫监视器官移植时为什么会出现排异反应?人为什么会出现过敏现象?进一步理解人体免疫的功能。 培养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免疫的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小结:布置作业我们人体的这三道防线的保护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即使是癌变的细胞,免疫系统也能将它清除。所以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例如:要注意个人卫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体育锻炼,还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人体的免疫功能一、 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皮肤和黏膜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二、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异同1、非特异性免疫2、特异性免疫十、学习训练设计及依据1、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粘膜是人体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