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第八中学高一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69671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梧州市第八中学高一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广西梧州市第八中学高一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广西梧州市第八中学高一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广西梧州市第八中学高一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广西梧州市第八中学高一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梧州市第八中学高一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梧州市第八中学高一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题:,一,二,三,四,五,(一)教材内容分析,(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三)教学目标分析,(四)重难点分析,本节教材首先介绍了合成氨反应及其意义,然后通过“氨的喷泉实验”、“氨气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及“氨气和氯化氢相遇”的3个实验来认识氨气的性质;最后,再探究铵态氮肥的性质与使用。,一、说教材,本节知识是在前面学习了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基础上的一个进一步深入,也为接下来学习硝酸的性质做了一个知识性和结构性的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上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前后知识的联系,(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 目标,(三)教学目标分析,氨气的性质

2、铵盐的性质,重点,难点,喷泉实验原理 氨水的组成,(四)重难点分析,本节课属于元素化合物类知识,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 演示法 实验探究法,二、说教法,1、学生在初中就已经知道了氮肥对农作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铵根离子的检验,即铵盐和碱的反应;,三、说学法,观察并分析叶片发黄的原因。,实验探究氨气及铵盐的性质。,实验探究法,情境学习法,由氨气泄漏事件分析氨气的相关性质。,讨论法,由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分析现象 突破难点,实验探究 凸显重点,学以致用 拓展迁移,(一),(一),(三),(四),四、说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设计,

3、环节(一)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滴水生火”实验,“水火不相容”,向学生展示一株叶片发黄的植物,让学生扮演生物学家的角色,分析植物叶片发黄的原因。 引导学生结合生物知识,得出这株植物是因为缺少氮肥才造成叶片发黄这一结论。,情境一、,1800年未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0.73吨粮食,1978年开始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4.63吨粮食,如果农作物不施化肥,中国只能养活2亿多人口,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氮肥简介,氮肥的种类:,硝态化肥:硝酸盐,尿素(CO(NH2)2),NH4Cl NH4HCO3 (NH4)2SO4,铵态化肥,原料?,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 引出课

4、题,人工固氮,合成氨工业,(哈伯的功与过 ),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情境二、由液氨泄露事件总结氨气的性质,青岛一啤酒厂发生氨气泄漏,昨晚8时,119指挥中心接到市民报警,称沙子口一带大面积出现异味,经调查,氨气来源于“崂特”公司制冷车间,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形成强大的水幕,情境二、由液氨泄露事件总结氨气的性质,青岛一啤酒厂发生氨气泄漏,问题解决,1、为什么在液氨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

5、大量氨气?,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尽量不吸入氨气?,根据相关信息及实物总结氨气的物理性质。,环节(二)分析现象 突破难点,四、教学过程设计,演示氨气的喷泉实验,实验现象:?,思考讨论: 烧瓶内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实验结论: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环节(二)分析现象 突破难点,四、教学过程设计,设问:4、氨气溶于水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NH3 + H2O NH3H2O,NH3H2O OH- + NH4+,结合氯水的成分思考:氨水中含有的微粒有哪些?,分子:H2O NH3 NH3H2O 离子: NH4+ OH- H+,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三)实验探

6、究 凸显重点,分组实验一、,让学生6人为一小组,进行课本98页的实验二,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实验二、浓氨水与浓盐酸的反应,结论:氨水不稳定,容易产生氨气。,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三)实验探究 凸显重点,分组实验二预测现象,在一只烧杯中放两个棉花球,分别在两个棉花球上滴加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用表面皿盖住烧杯口,观察现象。,结论: 氨水具有挥发性,易与挥发性酸发生反应。,现象: 产生白烟,表面皿处附着白色固体。,NH3+HCl = NH4Cl,完成下列反应: NH3HCl NH3HNO3 NH3H2SO4 NH3 CO2H2O,产物均属于铵盐。,过渡:铵盐的性质如何?如何科学地使用氮肥?,

7、铵态氮肥 生产原理,问题:农民老李发现化肥有些发潮,于是将它放到太阳底下晒,晒过之后,结果发现化肥没有人偷盗却少了很多。,环节(三)实验探究 凸显重点,四、教学过程设计,你能从化学的角度替老李找出原因吗?,问题:老李和老刘都是农民,种水稻时,勤劳的老李不仅买了氮肥硝酸铵,同时还施用了自己烧制的草木灰(呈碱性),老刘只施用了氮肥硝酸铵。老李心想自己的施的肥料多,收成一定更好,结果事与愿违,很纳闷。,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三)实验探究 凸显重点,分组实验三、,取少量氯化铵(NH4Cl)晶体,放入小试管中,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记录现象,并分析结

8、论:,NH4Cl NH3 + HCl ,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取少量氯化铵与少量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小拉口塑料袋中,然后用双手摩擦半分钟后再闻一下气味,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进袋中,观察现象。 要求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三)实验探究 凸显重点,分组实验四、,NH4Cl +Ca(OH)2,铵盐有何性质?在作肥料时应注意?,总结与讨论:,1.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储存 2.不和碱性肥料一起使用,现在,你能替老李找出“化肥消失”、“收成不佳”原因吗?,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四)学以致用 拓展迁移,回忆铵盐(NH4+)的检验,(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9、2)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瓶口 (产生白烟),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四)学以致用 拓展迁移,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自然界氮循环图,本节课我们学习了,N2,NH3,铵态氮肥 (铵盐),小组作业: 根据氨气和铵盐的性质,你能设计出几种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其优劣。,氨气溶于水制氨水时,都要用一倒置的漏斗如右图,说说为什么?,还可以用下列 装置代替。,ad,练习:,一、氨气 1. 合成: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NH3+ H2O = NH3H2O (2)与酸反应:NH3+HCl = NH4Cl 二、铵盐 受热分解:NH4Cl NH3 +HCl 与碱反应: NH4Cl + NaOH = NH3+ H2O + NaCl,五、板书设计,我的困惑:,1.由氨气中N的化合价分析,得知氨气具有还原性,如下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谢谢!,能把NH4NO3、KCl、(NH4)2SO4三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必要时可以加热)的一种试剂是 ( ),练习:,A、BaCl2 B、Ba(NO3)2 C、 Ba(OH)2 D、Na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