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695271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地理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8届高考地理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8届高考地理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8届高考地理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8届高考地理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地理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地理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从人地关系 看资源与环境,第五单元 考纲要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资源的同时,自然灾害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又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本单元考查内容主要包括: 1.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人类文明的进程。高考命题往往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论述自然资源的特性以及人类开发利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2.结合当年发生的关于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旱涝、洪水等方面的重大事件,以材料或图表

2、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地理探究方面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3.以热点事件切入,考查全球变暖与大气环境保护等方面问题。,第五单元 热点展望,在复习本单元知识时,要密切联系前面的大气、陆地和海洋知识,对于资源,主要掌握各处资源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掌握它们与人类的关系,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的现状,这些知识也是我们学习人文地理的重要基础;还可结合后面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进一步思考该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对于自然灾害,则应从灾害的形成、时空分布规律、所带来的危害入手,针对灾害的形成,找到一些控制或减弱灾害影响的措施,从而真正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对于全球变暖应从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方面着手。 人类怎样才能

3、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自然灾害及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怎样的关系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同学们复习本单元内容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单元易和时事热点联系,所以在复习各考点时,一方面要理解好教材相关内容;另一方面要注意收集、整理资料新信息,多关注时事报道,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五单元 复习策略,1本单元共安排了1416讲共3讲内容,考点整合可以作为课前预习的资料,让学生将考点整合的知识点进行认真记忆,作为掌握的重点,教师在上课时只需要将探究点的知识简单点拨即可,使学生能够掌握其相关知识。 2课时建议:第14讲1课时、第15讲1课时、第16讲1课时、单元综合1课时。

4、,第五单元 使用建议,第14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第14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第14讲 考点整合,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物质与能量,自然资源与人类,可再生,生物,土地,水,气候,不可再生,金属,非金属,第14讲 考点整合,不平衡,水热,区域分异,规律,联系,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有限,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发展,可以被利用,综合利用方式,第14讲 考点整合,数量,质量,重要,生产资料,多样,制约,过度开发,不合理,适度开发,眼前,眼前,局部,整体,生态环境,公众参与, 探究点一 自然资源的特征及对人类开发利用的启发,第14讲 要点探究,第14讲 要点探究,第14讲

5、 要点探究,1.新华网2008年9月27日电 美国国会参议院27日批准3项政府开支法案,该法案中没有包含延长近海石油开采禁令的条款,这意味着美国国会已解除了维持了近27年的近海石油开采禁令。美国近海石油资源丰富,但一直大量进口石油。据此回答(1)(2)题。 (1)此材料表明美国石油资源的特征是( ) A.分布的不平衡性 B数量的有限性 C.资源间的联系性 D利用的发展性 (2)为了实现石油资源可持续利用,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只保护不开发利用 B.开发利用完后寻求替代物 C.坚持适度开发、合理利用 D.尽量储备以留后用,第14讲 要点探究,解析 第(1)题,美国石油资源大量分布在近海说明

6、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第(2)题,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做到适度开发。,答案 (1)A (2)C,点评 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资源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但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探究点二 陆地自然资源概况,第14讲 要点探究,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从属性上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从空间分布上可以分为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资源和气候资源等。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分类、利用方式、存在问题和保护措施等如表所示。,第14讲 要点探究,第14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 土地资源与人类,2 2009年9月7日至12日

7、第六届世界水大会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当前淡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中外一些大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据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世界上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 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 B. C. D.,第14讲 要点探究,第14讲 要点探究,(2)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 A.新加坡的年降水总量十分稀少 B.工业高度发达,水污染严重 C.新加坡年降水总量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 D.新加坡年降水总量丰富,但缺少河湖蓄水 (

8、3)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 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 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小 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 B C. D,第14讲 要点探究,解析 第(1)题,可采用排除法。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是较多的,如南北极冰川、高山冰川等淡水储量丰富,故说法错误。第(2)题,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较多,但由于国土面积小,水难以储存,大多流到海洋中。第(3)题,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内变化大,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故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本区属于半湿润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小。故正确。,答案 (1)C (2)D (3)B,点评 在陆地

9、自然资源中每种资源的特点都不一样,要根据不同自然资源的特点灵活掌握和运用。,第14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 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概况,第14讲 要点探究,第14讲 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成书课件中将选用部分2011年最新模拟试题供教师参考。,1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图中甲、乙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的分布(局部)。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第14讲 教师备用习题,(1)指出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解析 (1)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海洋锋强盛的地区

10、是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在空间分布上一致。近海渔场的形成得益于海洋锋扰动了海水,使海水底层的营养物质和饵料被带到表层,形成了渔场。(2)考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和措施。由于可持续发展需要符合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所以为了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控制近海天然捕捞量,我国实行了伏季休渔制度;同时采取了捕捞与养殖相结合的措施。同时为了保证海洋渔业和生物资源的生存环境,治理和防止了水污染。,第14讲 教师备用习题,答案 (1)关系:空间分布一致。 原因:在出现海洋锋的海域,海水扰动强烈,营养物质和饵料丰富,鱼群集中,形成渔场。 (2)实行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

11、海洋牧场;防止水污染。,2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第14讲 教师备用习题,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单位:kWh/m2),第14讲 教师备用习题,(1)材料一甲图中,是_,是_,20002005年增长最快的是_(填能源名称),该种能源消费增长快的原因是_、_。该能源在中国的分布格局是_。 (2)2002年,中国从西亚进口的原油约占进口总额的_。从挪威进口的原油主要产自_。 (3)简要分析说明A地在一年中何时、何条件下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可达到最大值。 (4)B地(保定市)计划建设为我国首座大范围应用太阳能的“太阳能之城”,想用“今天的太阳”(可再生的新能源)替代“昨天的太阳”。“昨天的太阳”主要是指哪些矿产资源?与“昨天的太阳”比较,开发利用太阳能有何优点?,第14讲 教师备用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