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9092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0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2、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烦(zo) (jn) 持 无动于(zhng) 金(b) 辉煌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心灵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亲人的呵护,

2、师长的教悔,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淘,岁月的苍桑,这一切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映痕,让我们获得生命的智慧,实现人生的升华。错别字正确字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居高声自远, 。 (虞世南蝉) ,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足蒸暑土气, 。 (白居易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 ,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都护在燕然。 ( 使至塞上) ,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4名著阅读:西游记(5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行者道:“不瞒樵哥说。我是东土唐朝差往西天求经的唐僧大徒弟

3、。前年在火云洞,曾与罗刹之子红孩儿有些言语,但恐罗刹怀仇不与,故生忧疑。”樵子道:“大丈夫鉴貌辨色,只以求扇为名,莫认往时之溲话,管情借得。”行者闻言,深深唱个大喏道:“谢樵哥我去也。”“行者”就是“孙悟空”,你知道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吗?欲借宝扇,他为何又担心“罗刹怀仇不与”?(2分)_ _ (2)请依次说说孙悟空三次拿到芭蕉扇的不同方法。(3分)_ _5本学期学习了荷专题,既获得了许多知识,也提高了语文素养。请完成下列各题。(3分) (1)“荷”还有什么别称?请你写出一个。(1分)_ _ (2)古代文人墨客多看重荷的观赏价值,李渔的芙蕖却写出了新意,这个新意是什么?(1分)_ _ (3)

4、爱莲说一文中作者用具有高沽品格的“莲”自况,委婉地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怎样一种不良风气? (1分)_ _第二部分(44分)阅读黔之驴,完成68题。(8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hn同“吼”,怒吼),断其喉,尽其肉,乃去。6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4分)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 以为且噬已也 ( ) 益习其声 ( ) 驴不胜怒,蹄

5、之( )7选文题目是黔之驴,作者在文中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详细描写了虎对驴的认识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2分)_ _8“觉无异能者”和“技止此耳”都是老虎对驴子能力的判断,为什么在老虎“觉无异能者”时还不敢搏?在认为驴子“技止此耳”时果断地吃掉了驴子?(2分)_ _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第9题。(4分) 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召集)民有能徒之北门者,予(给予)十金。民怪之,莫能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_ _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

6、金。_ _阅读月迹(节选),回答第1011题。(7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竞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 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

7、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10“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这句话很精妙,三个划线句正面描写的是“

8、净沙”,实质侧面描写了月亮,分别写出了月亮的三个特点。请仔细揣摩,写出三句划线的小句子分别描写出了月亮的什么特点?(3分)_ _ 请从下面三小句中任选一句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侧面描写出月亮特点的。(2分)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提示:分析“漫”字的作用)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 (提示:为什么会没白日那么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 (提示:分析“闪”的作用)_ _11请默写出一句和月亮有关的古诗句。(2分)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一词,完成1213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9、后名,可怜白发生。12试品味“沙场秋点兵”中“秋”字的作用。(2分)_ _13作者为什么把这首词称作“壮词”?但最后却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感叹,又是什么原因?(2分)_ 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9题。(21分) _史雁飞 (1)雪下得很大,也很稳,街道上空空的,没有几个人。绵软柔滑的积雪,莲蓬松松地挂在枝梢上,亮白而倦怠的枝条被压低了头。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没有感觉到,就消逝了。当铺老板早早地关了店门,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一边翻看图片,一边哼着京戏。 (2)突然,有人敲门,声音极轻。他抬头,支起耳朵细听,什么声音也没有,他怀疑自己听错了,又低下头继续翻看手里的图片。敲门声又起,这

10、次声音很重。他迟疑着打开门,雪地里,瑟缩地站着一个小男孩,十二三岁的样子,男孩很瘦,穿得单薄,头戴一顶破旧的棉帽,帽顶落满了积雪,使得男孩的脸更加瘦小。厚厚的积雪没了他的双脚,他双手揣在怀里,脸冻得通红。 (3)“孩子,你要当东西吗?”他问。 (4)“我,我”小男孩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5)“你到底要做什么?”一朵一朵大大的雪花翻飞着落在男孩的额头上,男孩打了个冷战。 (6)“哦,孩子,进店说吧。” (7)男孩从雪里拔出双脚,走进店,站在门口,不敢再向前迈一步。他的两只手仍在怀里揣着。老板摘下男孩的棉帽,一边拍打棉帽上的积雪,一边说:“孩子,那你究竟来做什么呢?”“我,我妈病了。”

11、男孩低着头,怯怯地说。当铺老板很机敏,一下子就听出男孩的意思,“你是来跟我借钱?”噢,不,不”男孩显得局促不安,“我妈病了,老咳嗽,天黑时咳嗽得就更厉害,医生说,是肺痨。家里没钱,我想,我想把这个当给你们。”男孩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红盒子递给老板。 (8)男孩鞋子上的积雪,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很快化成了雪水,在男孩脚下,一圈一圈,慢慢洇散。 (9)老板接过红盒子,慢慢打开,“啊!青花瓷瓶?你是从哪弄来的?”老板眼睛盯着男孩。男孩变得更加局促起来,眼神中藏着遮掩不住的慌乱,他躲闪着老板的目光,慌忙说:“是我家的,是我爸爸留下来的。”“你爸爸,那你爸爸为啥不来当啊?”老板问。男孩目光暗淡,说:“我爸老早就去世了。”“哪,是你妈让你来当的吗?”老板一边仔细翻看着花瓷瓶,一边问。男孩低下了头,半天才说:“不,不是,我妈不知道。” (10)老板疑惑地盯着男孩,“你是背着你妈,来当这个花瓷瓶的?” (11)“嗯。” (12)“就是说,这个花瓷瓶,是你偷出来的。” (13)男孩流泪了,默默地点头。 (14)老板娘兴冲冲地从屋里走出来,拿着花瓷瓶,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