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90921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试卷总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考试形式:开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16分)1.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A实事求是 B发现潜力 C掌握方法 D树立自信2七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在新的校园里学习,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用自己的双手共同建设新集体。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我要珍惜这个新起点。B新的班级里,我要珍视新友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C科目增多了,要想在这么多的同

2、学中脱颖而出,实在是太难,我还是不和他们竞争了。D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与同学、老师一起,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3进入中学,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任务,往往感到种种的不适应。我们应该做好角色转换 做好心理上的调整坚持自己以往的学习、生活习惯 主动调整生活节奏A B C D4寓言故事:有一天,孔雀向喜鹊哭诉:“我的声音太难听了。人家夜莺的声音多美妙啊。”喜鹊安慰道:“可是你有美丽的羽毛,这是别的鸟儿都不能比的。”对话告诉我们 A只有自己的评价最全面 B只有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最客观 C要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D从外在形象认识自己最重要5. 四川地震的发生,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募捐,就是为了感染、教

3、育孩子,让他们做个有爱心的人。这主要说明A爱心是惊天动地的 B爱心是需要启迪、熏陶和培养的 C爱不能斤斤计较 D爱心是不求回报的6.西楚霸王项羽认为自己力能举鼎,有万夫不挡之勇,不听文臣武将的劝谏,结果是四面楚歌,垓下大败,乌江自刎。项羽的失败告诉我们 A自信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 B人应该自尊自信,但不可自傲自负C自信的人能靠自己的力量使看似不可能的成为可能,使可能的成为现实 D人应该自信,有时也应该自卑7在感到羞耻的时候,我们正确的做法是A由“知耻”而“记耻”而奋发B找个地方躲起来C用暴力、报复的方法来避免羞耻D就当没有这回事8右边漫画先声夺人中时髦女士的言行是 不

4、尊重他人劳动的表现 文明素质低下的表现 懂得自尊自爱的表现 不能礼貌待人的表现 A B C D9小刚和小明是好朋友。在一次考试中,小刚拒绝了小明要答案的要求、事后小明认为小刚不够朋友,不理小刚。小刚的行为是 A正确,关爱不能没有原则,从此不理小明 B不懂得相互关爱,应答应小明的要求 C正确,事后解释好并在平时的学习中帮助小明 D不应该的,关爱朋友应该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真情实意中10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告诫我们 A不能当面指出别人的错误 B要知荣辱,只讲自爱 C要知荣辱,只讲自尊D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11在侵权行为发生后,消费者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请求消费

5、者协会协调 B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C忍气吞声 自认倒霉 D. 向人民法院起诉12某中学有个女生小王,为了引起同学的注意,有一天,她穿了一件漂亮的连衣裙,并向同学炫耀,说是她爸爸从国外买来的,很值钱。一时间,她自以为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中心人物”,感到很快乐。小王的这种行为是A自尊自信的表现 B追求虚荣的表现 C嫉妒心理的表现 D自傲自负的表现1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广场迎面的石壁上刻着“遇难者300000”的黑色大字。这主要警示我们要A记住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人数 B记住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C记住耻辱,奋发图强 D记住仇恨,立志复仇14下列关于羞耻感认识正确的是 A羞耻感总能催人

6、奋进 B没有民族耻辱感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C只要成绩好,作弊不是羞耻的事 D羞耻感总能使人自卑15所谓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主要是指 A经济地位一律平等 B社会地位一律平等 C人格与法律地位的平等 D学习成绩没有差异16现在手机短信内容经常充斥着侮辱、谩骂和恐吓,给消费者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和刺激,也引起了公安部门的关注。手机短信发送人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 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不道德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是触犯法律的违法行为A B C D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并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1分,共10分)17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范,是一个班级中所有

7、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共同倾向。18“顾客是上帝”,所以只要经营者尊重消费者市场就和谐了。19自信的人能靠自己的力量使看似不可能的成为可能,使可能的成为现实。20羞耻感可能使人丧失对自己的信心,因此,我们不应该有羞耻感。21起绰号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一个人的文化教育修养,心理素质和伦理道德等问题。22自尊的人往往有很强的虚荣心,容不得别人怠慢自己。23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就是指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24努力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关键在于我们在对待他人时能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5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在民族耻辱感的基础上萌动、产生和发展的。

8、26心动不如行动,我们要将爱心化作切实的行动,做行动的巨人。三、简答题(第27题6分,第28题6分,共12分)27小李的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在加上他从小有些口吃,因此他总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条件和能力都比周围的小伙伴低得多,于是他变得非常内向,整天沉默寡言,甚至当别人主动跟他打招呼时,他都不理人,而且他还担心自己的处境会招来别人的嘲笑,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小李的行为是一种什么心理?(1分)这种心理是怎样产生的?(1分)(2)要想克服这种心理,必须培养怎样的心理素质?(1分)怎样培养这种心理素质?(3分)28根据例句,完成下列表格(6分)名人名言说明的道理例人贵有自知之

9、明我们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1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之心,若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2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3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四、分析说明题:(12分)29 材料一:“我爸是市长”-2014年10月29日夜间,河北航空公司由重庆飞往温州的飞机起飞前,乘务员两次提醒旅客关闭手机电源,头等舱一名郑姓男子很不情愿地关闭了手机,但在乘务员走后又马上开机,并伴有铃声,安全员出面提醒。起飞后两分钟左右爬升关键阶段,郑某又开机,安全员制止。郑某多次辱骂及推搡,将安全员推倒在地,“脚踹了安全员”。郑某被制服后,称自己是福鼎市市长儿子,让自己父亲

10、报复当班安全员和证人们。材料二:相关链接2010年“我爸是李刚” 2010年10月16日晚,一名男子在河北大学校内驾车高速行驶,将两名正在轮滑的女,生撞飞,造成一死一伤的校园惨剧。令人义愤的是,该男子肇事后,没有停车救助而是继续前行,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下车后,肇事者未表现出丝毫的歉意,他竟然说:“看把我(的)车(给)刮的!你知道我爸是谁吗?我爸是李刚!有本事你们告去!”(2)郑某、李某在做错事情后,并未表现出丝毫的歉意,而且口出狂言。请联系“知耻近乎勇”的有关知识回答:他们身上缺少了哪一种重要的品质?(2分)这种品质对个人对社会有何重要意义?(4分)(3)材料三中的划线句“我有权力撑腰

11、,法律能奈我何?” ,请你运动七年级敬人者 人恒敬之的法律知识对这句话做出反驳。(4分)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6分)题号12345678答案ACCCCBA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CDCBCBC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题号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BBABABBBAA28.(1)做人从知耻开始 (2分)(2)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2分)(3)授人玫瑰,手留余香(2分)四、分析说明题:(12分)29. (1)知耻(羞耻心 羞耻感)(2分)(2)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在受到他人或社会的批评和指责时,就会感到羞耻,从而改过自新,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去履行义务,不做有损人格的事。(2分) 羞耻之心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至关重要,对公民切实履行社会道德义务,树立道德责任感,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2分)(3)作为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1分)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1分),同时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1分)。在我国,没有特殊的公民,也没有特殊的权利。任何人无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