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届高三化学9月段考试题(含解析)苏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90244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届高三化学9月段考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届高三化学9月段考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届高三化学9月段考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届高三化学9月段考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届高三化学9月段考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届高三化学9月段考试题(含解析)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届高三化学9月段考试题(含解析)苏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届高三化学9月段考试题(含解析)苏教版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Na2CO3+SiO2Na2SiO3+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B碳和硅都是A族的元素,所以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相似C二氧化硅既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又溶于氢氟酸,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D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都是酸性氧化物,但二氧化硅不能和水反应生成硅酸分析:A常温下,强酸能够制取弱酸,据此判断酸性强弱;B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属于不同的晶体类型;C两性氧化物是指与酸和碱都能够发生反应,且生成物均为盐和水;D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都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二氧化硅难溶于水解答:解:

2、A高温下,二氧化硅能和碳酸钠反应,不能说明碳酸酸性小于硅酸,要根据常温下,强酸制取弱酸判断,故A错误;B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属于不同的晶体类型,所以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物理性质相差很大,故B错误;C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氟化硅和水,氟化硅不属于盐,二氧化硅不属于两性氧化物,故C错误;D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都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但是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酸,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二氧化硅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的概念及判断,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硅是构成

3、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ABCD分析:根据水晶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排除A和B;再根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可排除D,然后快速选出答案解答:解:几乎所有的岩石和矿物都含有硅酸盐或者二氧化硅,则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故正确;水泥、玻璃是硅酸盐产品,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错误;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则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故正确;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硅及硅的化合物,只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善于积累,并能轻松解决,完成该题,可以使

4、用淘汰法快速完成3制水泥和陶瓷时都需要用的原料是()A粘土B石英C石灰石D纯碱考点: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专题:碳族元素分析:粘土具有独特的可塑性与结合性,即成型性能与烧成性能,是制水泥和陶瓷时都需要用的原料,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生产水泥以粘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研磨、混合后在水泥回转窑中煅烧,再加入适量石膏,并研成细粉就得到普通水泥;陶瓷的原料是粘土,经过混合、成型、干燥、烧结而成,所以制水泥和陶瓷时都需要用的原料是粘土,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硅酸盐工业的有关知识,掌握制水泥和陶瓷的有关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4常温下,下列

5、不发生反应的一组物质是()硅与NaOH溶液 硅与盐酸 硅与氢氟酸二氧化硅与碳酸钠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 二氧化硅与浓硝酸ABCD考点:硅和二氧化硅专题:碳族元素分析:硅、二氧化硅在常温下能和强碱溶液、氟气、HF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Si+2NaOH+H2O=Na2SiO3+2H2,所以能反应,故错误; 硅与盐酸不反应,故正确; Si+4HF=SiF4+2H2,所以能反应,故错误;Na2CO3+SiO2NaSiO3+CO2,常温下二者不反应,故正确;SiO2+2NaOH=Na2SiO3+H2O,常温下二者能反应,故错误; 二氧化硅与浓硝酸不反应,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硅及二氧化硅的

6、性质,硅不活泼,但硅属于亲氧元素,二者都和强酸不反应,但能和HF反应,题目难度不大5有关氨的说法正确的是()ANH3是4核7电子分子,具有还原性BNH3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氨气易液化,液氨可用作制冷剂C氨气是非电解质,NH3H2O是电解质D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遇氨气产生的白烟为小冰晶考点:氨的化学性质专题:氮族元素分析:ANH3含有10个电子;B依据氢键对氨气的物理性质的影响解答;C依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判断;D浓盐酸与易挥发,能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解答:解:ANH3含有10个电子,故A错误;BNH3分子间含有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强,易液化;氨气分子与水分子容易形成氢键,所以氨气及易溶于

7、水,故B正确;C氨气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离子,是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一水合氨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氨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C正确;D浓盐酸与易挥发,能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所以产生大量白烟,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氨气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熟悉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氢键对氨气物理性质的影响6已知NH3难溶于CCl4,如图所示,下列装置中,不宜用于吸收氨气的是()ABCD考点:尾气处理装置;氨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氨气极易溶于水,直接用水吸收,能够发生倒吸现象,所以吸收氨气时所选装置必须具有防止倒吸的作用,A中用倒扣的

8、漏斗、C中四氯化碳、D中干燥管都可以起到防止倒吸的现象解答:解:A倒扣的漏斗使NH3充分吸收同时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故A错误;B由于NH3易溶于水,可发生倒吸现象,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故B正确;C由于NH3难溶于CCl4,NH3与CCl4接触不易发生倒吸现象,能够用于吸收氨气,故C错误;D由于干燥管的上部大,能够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氨气的吸收装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尾气吸收时必须防止倒吸,要求学生掌握常见气体尾气处理方法,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

9、式是()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33Fe3+NO+2H2OB铜片与浓HNO3:Cu+NO3+4H+Cu2+NO+2H2OC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OHNH3+H2ODAlCl3溶液中滴加足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亚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被硝酸根离子氧化;B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水;C漏写碳酸氢根离子与碱的反应;DAlCl3溶液中滴加足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解答:解: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的离子反应为3Fe2+4H+NO3

10、3Fe3+NO+2H2O,故A正确;B铜片与浓HNO3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u+2NO3+4H+Cu2+2NO2+2H2O,故B错误;C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的离子反应为HCO3+NH4+2OHNH3+2H2O+CO32,故C错误;DAlCl3溶液中滴加足量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A、C为解答的难点8将盛有12mL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是()1

11、.2mL2.4mL3.6mL4mLABCD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可能发生的反应为:4NO2+O2+2H2O=4HNO3,3NO2+H2O=2HNO3+NO,试管中O2和NO2气体按体积比1:4混合全部溶解,液体充满试管,假定全部为二氧化氮,剩余气体体积为12mL=4mL,实际是结果剩余4mL气体,小于4mL,则说明剩余气体为NO或氧气,若为氧气,根据4NO2+O2+2H2O=4HNO3,求出参加此反应的O2,最后相加得到原来的氧气;若为NO,先根据3NO2+H2O=2HNO3+2NO求出过量的NO2,然后根据4NO2+O2+2H2O=4HNO3求出参加此反应的NO2,据此

12、解答解答:解:可能发生的反应为:4NO2+O2+2H2O=4HNO3,3NO2+H2O=2HNO3+NO,试管中O2和NO2气体按体积比1:4混合全部溶解,液体充满试管,假定全部为二氧化氮,剩余气体体积为12mL=4mL,实际是结果剩余4mL气体,小于4mL,则说明剩余气体为NO或氧气,若为氧气,则参加反应的气体为12mL2mL=10mL,根据4NO2+O2+2H2O=4HNO3,可知参加此反应的NO2的体积为10ml=8mL,参加反应的O2的体积为10mL8mL=2mL,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为2mL+2mL=4mL;若剩余气体为NO气体,根据3NO2+H2O=2HNO3+NO,可知过量的N

13、O2为32mL=6mL,反应4NO2+O2+2H2O=4HNO3消耗的气体总体积为12mL6mL=6mL,则反应消耗的氧气为6mL=1.2m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氮氧化物的性质、混合物有关计算,难度中等,关键是分析剩余气体的成分91.92g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随着铜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Cu全部反应时,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1.12L,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是()A0.12 molB0.1 molC0.11 molD0.2 mol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二氧化氮和水,当硝酸浓度变稀,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

14、n(Cu)=0.03mol,与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和NO2,根据N元素守恒计算解答:解:n(Cu)=0.03mol,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随着铜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与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和NO2,根据原子守恒得生成硝酸铜需要的n(HNO3)=2nCu(NO3)2=2n(Cu)=20.03mol=0.06mol,气体为氮氧化物,气体的物质的量=n(NO)+n(NO2)=0.05mol,根据N元素守恒可知共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6mol+0.05mol=0.11mo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根据氮原子守恒来分析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硝酸的性质,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二氧化氮和水,当硝酸浓度变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