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教材培训课件 人教版必修1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689181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4.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教材培训课件 人教版必修1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高中语文 教材培训课件 人教版必修1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高中语文 教材培训课件 人教版必修1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高中语文 教材培训课件 人教版必修1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高中语文 教材培训课件 人教版必修1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教材培训课件 人教版必修1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教材培训课件 人教版必修1必修2(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课标版语文必修1必修2教材培训,开篇语,关于课改 理念是新的,虽然有些理想化,也受到很多限制,但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理念不是神圣的、无可置疑的。 全国一个通用课标,未有效考虑地区差异。 没有搞好配套改革,未能及时总结,推行速度过快。 关于操作 教无定法,不必拘泥。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心中要有学生,重在创设民主氛围,形式上倒是次要的。 能做多少做多少,每个人都做一点,课程就能推进一大步。,一、人教版教材基本状况,编写队伍 立体教材构成 必修5册 选修15册 丰富的配套产品 教师用书 语文读本(必修读本5册+选修读本15册) 朗读磁带 试教通讯 培训资料包 培训手册,

2、人教版教材部分封面,人教版教材部分封面,人教版教材部分封面,二、编写特色,坚持“守正出新”,适应新时代的特点和各类中学的教学需要 构建“立体系统”,体现内容的综合性和体例的模块化 突出“过程和方法”,以浸润式学习的设计整合各个方向的教学目标 设计编排大气综合,关键词一:守正出新,原则的提出 衔接(与老教材) 照顾教师需求 教材编写经验和传统的继承 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探索 必修教材侧重“守正” 选修教材“出新”较多,关键词二:立体系统,综合语文实践系统 阅读鉴赏名著导读表达交流梳理探究 三种能力的立体培养 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应用能力 内容的综合性 模块化编排体例,关键词三:模块化编排,语文教材特

3、殊的模块化 教材编写的小模块化 大模块套小模块 大模块:品味与欣赏(审美能力)、思考与领悟(探究能力)、沟通与应用(应用能力) 小模块:以单元教学为核心组织 比如,必修三小说单元(主题:人物与环境;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十八岁出门远行),关键词四:过程与方法,人教版教材部分内容,人教版教材部分内容,三、必修教材结构,阅读鉴赏(4) 表达交流 写作4+口语交际1 梳理探究(3) 名著导读(2),阅读鉴赏,写作教材的三个系统,集中独立的写作专题 研讨练习中的随机写作 梳理探究中的综合写作 写作教学的几个小建议 对“话题探讨”的要求要适度 灵活处理“话题”和“写法”的关系 抓住一个“写”字,

4、表达交流写作,表达交流口语交际,梳理探究,梳理探究的几个建议,完成任务,不可不理 把握弹性,有所选择 提前布置,覆盖全部 自主设计,加强指导 入口要小,联系生活 关注过程,关注态度,课标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名著导读,教材使用原则, 整体把握教材,落实课标要求。 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点。 二度开发教材,整合课程内容。 充分利用教材,拓展教学资源。,四、人教版语文选修教材,人教版部分选修教材封面,人教版部分选修教材封面,五、第一学期教学目标,调查学生初中语文学习状况,完成学生从初中到高中语文学习的过渡。比如初中的淡化语法,而语病题

5、,文言文中学到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又牵涉到语法知识;通过导学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通过课文的讲解,使学生把握一定的鉴赏方法,积累必要的知识(文学常识、古文知识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远大的志向、忧国忧民的精神等等 通过作文训练,让学生能写出通顺的记叙文 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课前即兴演讲、演讲比赛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六、必修1,第一单元,反复朗读; 分析意象; 两类意象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 抓住意象前面的修饰词 发挥想象; 感受真情; 陶冶性情。,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诗两首 雨巷(戴望舒) 再别康桥(徐志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 青),沁园春 长

6、沙,加强诵读,扫除文字障碍,初步感知 突出形象性 感知诗词句法的独特性 重点举例 几个动词:看、恰、问、忆、记 表示程度的几个词:红遍、尽染、碧透、漫山 描绘秋景到追忆往事,诗两首,加强诵读,感知诗意 鼓励个性化解读 关注诗词结构 分析意象 雨巷、我、姑娘(关注其关系) 金柳(及其艳影)、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意象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实际上要还原诗人写作时的所思所想。) 以形象化的描述,代替抽象的分析,“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夕阳中的金柳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夕阳不再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夕阳了,而是烈日之后,充满了宁静和温馨的夕阳。金柳被比作夕阳中的新娘,它们的相似点在哪里呢?(

7、学生七嘴八舌回答)一种温馨的色彩和回忆。你可以想想你对你所心仪的对象是怎样的态度?是不是觉得她(他)一切都好,回忆起他(她)的一切事情,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在心头荡漾起温馨的感觉。作者重回康桥,见到河畔的金柳,在夕阳中,想到它就像夕阳中的新娘一样,在粼粼波光中投下惊鸿一瞥,看到这普通的金柳,内心不禁有一种温馨的感觉在“心头荡漾”。 由岸边的金柳看到水中的“艳影”,又注意到了另一个意象“青荇”。“青荇”怎样呢?哎,“油油地在水底招摇”,看,它多有情义,是不是像在与诗人交流、对话。你看,诗人也忍不住了,想融化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水草都这么有情义,那作者对康桥的感情之深可想而知了。

8、 诗人在康桥走着,又看到了榆荫下的一潭清泉,诗人把它比作“天上虹”怎么样?哎,“揉碎在浮藻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比喻呢?联系前边想想。(学生回答)哎,夕阳投射下,波光粼粼的水面,一条彩虹被揉碎了,形象吧?那么就眼前之景,作者又想到了什么呢?下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哎,是不是想到了自己当年求学时,意气风发,风华正茂,曾经做过的无数的彩虹式的梦?而梦又是朦胧的,这和我们见到波光粼粼的水面时,眼睛模糊的所见是不是有所吻合之处? 一想到“彩虹似的梦”,似乎有个画外音把他怎么样?哎,惊醒了。一个“寻梦”似乎预示着又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哎,想到了当年自己朝气蓬勃、追寻梦想的景象。这

9、些句子“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不是对当年生活的一种诗意概括? 诗人沉浸在对康桥的美好记忆中,似乎真的回到了当年,要用放歌来表达自己对康桥的热爱,但“放歌”却又把他拉回了现实。他要告别康桥了,放歌很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为“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这里作者为什么用“箫”?(学生回答)对,箫适合忧伤的调子,如果是笛子就不行了,因为笛子横吹,比较悠扬,更时宜欢快的调子。另外,这里用箫,还是出于押韵的考虑。高明的诗人总能在形式和内容之间找到一种合理的平衡。再看后边几句“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小虫子也感觉到了我即将离开之人的心境,似乎也在替我考虑,暂时停

10、息了自己的鸣叫,这样写使得诗人情感抒发更加深重。,雨 巷,再别康桥,七节诗可以各用两字概括:作别金柳水草(青荇)潭水寻梦(放歌)沉默告别。图示如下:,大堰河,我的保姆,关注学情,“引蛇出洞”,有针对性地教学 诗歌抽象? 诗歌缺乏逻辑性? 诗歌堆积了太多的东西,没有选择? 太过于通俗? 描述性意象的大量运用 可能问到的问题,第二单元,提要钩玄 加强诵读; 理解主要内容; 概括要点; 审视史实。,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5.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6.鸿门宴(司马迁),烛之武退秦师,相关背景(烛之武退秦师史事编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8-9)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

11、夕设版焉 (郑)无礼于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郑)贰于楚 第一次学文言,要适时总结一些文言词语及用法(单音词、名词做状语) 辞令的分析:低姿态-分析利害-挑拨离间,荆轲刺秦王,情节:紧扣“刺”字展开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场面 荆轲出场准备信物求得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现战于秦廷倚柱笑骂荆轲被斩 人物形象赏析 反思与评价 举例:两首诗,柳宗元评荆轲,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匹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促反受诛。

12、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陶渊明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鸿门宴,曲折情节 人物形象 细节描

13、写 人物对比,第三单元,教学建议 抓细节 品情味 理线索 品语言,特 点 写片断 抒真情 章法自由 语言个性化,1.品人与品文 2.方法:圈点批注,第三单元,7.记念刘和珍君(鲁 迅) 8.小狗包弟(巴 金)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记念刘和珍君,关键点:理清作者情感发展的脉络 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一些: 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第二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四节:“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第五节:“但是,我还有

14、要说的话”。 第七节:“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关键语句的品味,记念刘和珍君,创造性学习示例:刘和珍传,刘和珍,祖籍河南,生于江西贫民之家。自幼吃苦耐劳,善良和善,勤学好思,常为家国虑。后求学京都,备受同学敬信,为学生运动热潮引领。然不幸于“三一八”惨案中遇难,时年22岁。英年早逝于政府军枪棒,时人扼腕,为其国家难得之英才,尊其曰“刘和珍君”。 鲁迅先生痛悼曰:“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颂其为“虽殒身不恤”之“勇毅果敢”中国女子。人死后,尘归尘,土归土。然智者,永为智者;愚人,恒为愚人(然智者虽归尘土,永为智者;愚人虽苟活于世,却恒为愚人)。君为中华之英才,国人之骄傲。,小

15、狗包弟,两个“人与狗的故事” 小狗对人 老艺术家:视小狗为朋友 无名小狗:小狗却感恩图报,对朋友忠诚、不离不弃 人对小狗 巴 金:很喜欢、自豪视为包袱,最后抛弃,结果后悔、自责、愧疚 小狗包弟:温顺、伶俐、可爱,与主人有感情,小狗包弟,难点:文革背景处理的深浅问题 重点 事件 艺术家与小狗的故事回忆包弟(聪明可爱) 包弟的结局 忏悔精神 含泪的控诉 严苛的自审 第11段的整体解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品味人物 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人物肖像、情态、语言、心理、行为、细节 箜篌引 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

16、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第四单元,把新闻当做新闻来阅读(基于新闻文体的特殊性) 特殊结构 以事实说话 客观叙述为主,主观性曲折表达 语言力求准确、严密 阅读教学 分清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 辨析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 写作教学 在实践中写作新闻,比如:策划新闻活动,组织新闻社团等。,第四单元,10.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 婷、杨 兴)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 11.包身工(夏 衍) 12.*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 曹智 白瑞雪),别了,不列颠尼亚,把握新闻事实新闻的六位侍者 新闻的结构分析:标题+导语+主体 客观叙述的表现+主观情感的表达 超常规的写作方法: 新闻事实与背景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