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8488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3阅读下面文字,改正其中的错误。(2分)为了这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严霜,道路在脚下延伸;为了这一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挺起胸,成功在奋斗中缩短。而现在,我将登上领奖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这一次我终于握住了“成功”的手,虽然只得了一枚银牌,却是我血汗的结晶,是对我苦练的肯定。我要将这一刻与我的朋友分享,是他们在我失意时为我鼓劲。我要向教练保证,下一目标是以夺取金牌为目的!(1)第句中的 一词应该改为 。(2)第句应删去 。4“我爱你,汉字”综合实践活动。(4分)随着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的字却越写越难看。为此,学校特地

2、举办“推广写字周”活动,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该开展哪些活动,请列举两项。(2分) _有人说,汉字量大,难认难写难学;也有人说,汉字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有艺术价值,汉字 “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分) 5名著阅读。(10分)(1)朱自清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又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分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代表作品有: 等;二是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以及父子、夫妻人伦之情,代表作品有 等;三是描写自然景物,借景抒情,如: 等。(各写一篇)(2)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

3、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 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这是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你能从中联想到朱自清的哪篇文章? (3)朱自清先生为人所称道,不仅是因为他的文字之美,还在于他的民族气节,哪件事最能体现他的名族气节? (4)儿女(节选) 朱自清 阿九是欢喜书的孩子。他爱看水浒,西游记,三侠五义,小朋友等;没有事便捧着书坐着或躺着看。只不欢喜红楼梦,说是没有味儿。是的,红楼梦的味儿,一个十岁的孩子,那里能领略呢?去年我们事实上只能带两个孩子来;因为他大些,而转儿是一直跟着祖母的,便在上海将他俩丢下。我清清楚楚记得那分别的一个早上。我领着阿九从二洋泾桥的旅馆出来,送他到母亲和转儿住着的亲戚家

4、去。妻嘱咐说,“买点吃的给他们吧。”我们走过四马路,到一家茶食铺里。阿九说要熏鱼,我给买了;又买了饼干,是给转儿的。便乘电车到海宁路。下车时,看着他的害怕与累赘,很觉恻然。到亲戚家,因为就要回旅馆收拾上船,只说了一两句话便出来;转儿望望我,没说什么,阿九是和祖母说什么去了。我回头看了他们一眼,硬着头皮走了。后来妻告诉我,阿九背地里向她说:“我知道爸爸欢喜小妹,不带我上北京去。”其实这是冤枉的。他又曾和我们说:“暑假时一定来接我啊!”我们当时答应着;但现在已是第二个暑假了,他们还在迢迢的扬州待着。他们是恨着我们呢?还是惦着我呢?妻是一年来老放不下这两个,常常独自暗中流泪;但我有什么法子呢!想到“

5、只为家贫成聚散”一句无名的诗,不禁有些凄然。转儿与我较生疏些。但去年离开白马湖时,她也曾用了生硬的扬州话 (那时她还没有到过扬州呢),和那特别尖的小嗓子向着我:“我要到北京去。”她晓得什么北京,只跟着大孩子们说罢了;但当时听着,现在想着的我,却真是抱歉呢。这兄妹俩离开我,原是常事,离开母亲,虽也有过一回,这回可是太长了;小小的心儿,知道的怎样忍耐那寂寞来着! 短文介绍了作者的两个孩子,他们是谁?分别有什么特点? 身为父亲,作者有许多的自责和愧疚,文中的哪些话表达了作者这种感情?请找出两句。 座位号 在背影中朱自清以儿子身份写父亲,在儿女中一父亲身份看儿女。身份不同,真情却同样。请说说这两篇文章

6、在 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6古诗词阅读。(4分)丰乐亭游春(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2)诗的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怎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_二、阅读与理解(35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0分)细菌发电前景广阔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 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

7、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 ,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

8、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

9、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7“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2分)效率高 8第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答: 9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段划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B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C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D第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

10、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10结合第段思考,你认为第段的“还”在结构起什么作用?并请写出“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3分)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13分)几生修得到梅花 李榕桦 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

11、乎成了他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进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眉,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最喜欢看

12、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那一树。 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的好啊,“何方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选自青海湖2014年第2期,原文有删改) 【注释】林和靖:林逋(968-1028)。字君复,谥号和靖先生。 11.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