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三生物 第16讲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专题作业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84635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三生物 第16讲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专题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高三生物 第16讲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专题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高三生物 第16讲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专题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高三生物 第16讲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专题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高三生物 第16讲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专题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三生物 第16讲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专题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三生物 第16讲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专题作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生物 第16讲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专题作业【核心知识】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包括全部植物、动物、微生物。2群落的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 群落的演替等。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种间互助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4种间斗争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如水稻和稗草 捕食: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影响植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阳光,森林中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食物

2、和栖息空间。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群落的结构是指 ( )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中各生物的多少C群落中各生物的食性D群落中生物的空间配置状况2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层,同时枝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组成也有区别,这表明群落有 ( )A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B对种群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C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彼此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3如图为生

3、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在K值时,a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a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在一定时间范围内,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弱到强A B C D4下面的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实例是 ( )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树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大的大肠杆菌菌落5.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4、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6有以下几组生物:大豆和杂草;食虫鸟和昆虫;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请将各组间的关系与所给的三个曲线图按序对应 ()ABCD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蚯蚓、老鼠等动物其中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 )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食物网硅藻的生长需要硅酸盐。下图是Tilman等对两种淡水硅藻针杆藻和星杆藻的研究结果。图中a表示单独培养针杆藻、b表示单独培养星杆藻的情况,c表示两种硅藻在一起的培养情况。针杆藻和星杆藻之间的关系()A竞争B捕食C种内互助D共生湖泊中的滨螺以多种藻类为食。右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

5、的关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各种藻类之间的关系为竞争B滨螺密度过大时,藻类种数明显减少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增加D中等密度的滨螺可提高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将a、b两种草履虫分别

6、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在成分和温度等条件完全相同的培养液中,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培养产生的结果判断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有b存在,a就不能生存B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a和b能够共存,但b的数目肯定多于aC在该实验培养条件下,b的生存能力肯定强于aD在该实验培养条件下,a和b是互利共生关系12.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

7、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13.(2013江苏卷10)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 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 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 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 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14.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

8、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的种群密度会下降15.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实验小组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 hm2 C.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

9、的丰富度下降 D. 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二、多选题16以下不一定或不能成为互利共生关系的有 ()A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体内 B两种生物相互为对方提供生活条件C乳酸菌菌落中混有大肠杆菌 D大豆和大豆根中的根瘤菌17如图表示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农田退耕后的演替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B图中的演替类型既有初生演替又有次生演替C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强D在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生态位重叠程度在下降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 B种间斗争有利于群落的存在和发展C

10、捕食关系使狼和免相互选择,能量相互流动,从而共同进化发展D竞争和寄生的结果是处于劣势一方最终灭绝19下列有关实验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跳蝻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B在探究“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会腐烂”时,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实验组的土壤要加入细菌或放线菌等微生物C生态缸设计的目的是观察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必须强调所用器械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20. 森林中的群落包括 ( )A细菌和真菌B所有植物C所有动物D落叶和土壤三、非选择题21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项目的调查,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1953年1973年1984年1996年叶面积

11、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截获率/%20.342.388.995.917.4355.50116.61150.811.5014.5223.8826.00(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演替,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对该地区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测定群落中植物丰富度的最简单方法是识别这些植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情况,以获知群落的垂直结构。(2)请在图中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3)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是_;随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的 能力增强。(4)当各项调查数据

12、 时,判断此生物群落发展到了顶极群落。22水田中生活着一种无色草履虫(单细胞动物),以细菌和真菌为食,但常因与绿藻共生而成为绿色草履虫,该草履虫即使有食物也能依赖共生的绿藻而生存。(1)绿藻可以为共生的草履虫生存提供_和_。(2)现有一批绿色草履虫,请设计一个既能除去共生绿藻,使之成为五色草履虫,又能保证其存活的简单的培养方法: 。(3)将破碎的绿色草履虫培养,可以获得共生的绿藻种群。培养液中除须含有_外,还须置于_处培养。(4)将绿色草履虫和除去绿藻的无色草履虫,在四种实验条件下培养。实验条件是“有光食物丰富”,“有光食物贫乏”,“无光食物丰富”,“无光食物贫乏”。下图所示的生长曲线是四种实验条件下所得的结果,则对应于图A、B、C和D结果的实验条件分别是:A ,B ,C ,D 。(用序号表示)绿色草履虫和无色草履虫在暗处共同培养时,在食物中存在着 关系。23.下图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经几天后放入大量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A、B、C曲线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 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又构成 关系。(2)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的数量变化情况。(3)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 。(4)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