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78137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试题 本试卷共12页,36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2、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Cl 35.5 K 39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118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共16小题,每小题 4分,共64分。1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2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A蛋白酶 BRNA聚合酶 CRNA D

3、逆转录酶3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确定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C实验还需设计有2 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

4、,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6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

5、体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24以下选项正确的是25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B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自土壤、水和空气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6、共 182 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6(16分)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为研究某种外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题9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题9图2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1)该放射性物质中被标记的元素是_。光合作用过程中,含标记元素的化合物被光反应提供的_还原成糖类。在适宜温度下测得叶片光饱和点,若其他条件不变,进一步提高温度,则该叶片光饱

7、和点的变化是_。(2)由实验结果推断,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_组。B组幼铃放射性强度百分比最低,说明B组叶片的光合产物_。为优化实验设计,增设了D组(激素处理叶片),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_。由此可知,正确使用该激素可通过对_进行调配,从而_棉铃脱落。(3)若该激素不能促进插条生根,却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其最可能是_。27(16分)香味性状是优质水稻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1)香稻品种甲的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其香味性状的表现是因为_,导致香味物质累积。(2)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其中

8、,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_。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_。(3)用纯合无香味植株作母本与香稻品种甲进行杂交,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请对此现象给出合理解释:_;_。(4)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花粉经脱分化形成 ,最终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这表明花粉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需要的_。若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在_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28(16分)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1)图示反射弧中,a是_。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

9、为_。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3)伤害引起的痛觉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_,直接促进_对水的重吸收。(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_。29(16分)为了探究植物矿质吸收是否与水分吸收同步(即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和水分),特设计如下实验(图24):通过光照控制大麦叶片的蒸腾作用(水分蒸发忽略不计),然后测定大麦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探

10、究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和水分。【实验设计】依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的实验记录表如表5。(1)表5中,如果实验条件X1代表光照,检测变量Y2代表大麦培养液中的Ca2+浓度,那么X2应为_,而作为Y1的大麦根系水分吸收(或蒸腾量)可借助于_测得。(2)表5中的实验数据应按_方式处理方可初步证实探究假设的成立与否。A比较Z1:Z3和Z2:z4两个比值 B比较Z1+Z2和Z3+Z4两个加和C比较Z1一Z3和Z2一Z4两个差值 D比较Z1Z2和Z3Z4两个乘积(3)为了进一步调查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5中的Y3至Yn应为_。(4)实验条件X l的光照既有光能因素又有热能因素,为区分两者,增设一实验

11、条件X3_。A将II号杯置于晨光或夕照之下 B在II号杯中加装散热搅拌装置C在光与II号杯之间加装滤色玻片 D将II号杯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中(5)在本探究中,检测变量Y2的初始浓度(大麦插入前)不宜过高,否则_。(6)【探究结论】依据实验数据,与假设对照判断是否相符,并得出结论。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该实验的结论是:植物根系以_(等比例或不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和水分。(7)【实验分析】请分析支持该结论的理论依据是_。 2014-2015学年高三级期中测试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7(16分,每空2分)(1)a基因纯合,参与香味物质代谢的某种酶缺失(2)Aabb、AaBb 3/64(3)某

12、一雌配子形成时,A基因突变为a基因 某一雌配子形成时,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4)愈伤组织 全部遗传信息 幼苗28.(16分,每空2分)(1)传入神经 外负内正 电信号 化学信号电信号(2)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3)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4)吞噬细胞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9. (共16分)(1)黑暗(或不同光照强度) 容器上的刻度 (2)A(3)其它矿质元素(或至少三种以上的矿质元素名称) (4)D(5)会导致植株失水(6)不等比例 (7)植物吸收水和吸收矿质元素方式不同30.(16分)(1)312.4 (2分) 碱性(2分) (2)羟基、羧基、碳碳双键 (2分)(3) (2分) 31.(16分)488.3kJ/mol (3分)(1)(t-BuNO)=0.06molL-1min-1 (2分)解:(t-BuNO)2 2(t-BuNO)开始浓度(molL-1) 0.50 0转化浓度(molL-1) 0.5060% 0.5060%2 (过程1分)平衡浓度(molL-1) 0.50(1-60%) 0.5060%2K=1.80mol/L(2分)(2)C (2分)(3)(2分,每条线1分)CH3OH + 8OH- -6 e= CO32- + 6H2O (2分) 4 (2分)32. (16分)(1)4.00mol/L (2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