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腰关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模块测试试题(无答案,五四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73942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腰关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模块测试试题(无答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腰关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模块测试试题(无答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腰关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模块测试试题(无答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腰关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模块测试试题(无答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腰关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模块测试试题(无答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腰关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模块测试试题(无答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腰关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模块测试试题(无答案,五四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腰关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模块测试试题(无答案,五四制)1在给出的一组数,3.14,0.333,中,无理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5个 2的算术平方根是( ) A4 B2 C D3.适合下列条件的ABC中, 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A:B:C=1:2:3 b=6,A=450; A=320,B=580; A、2个 B、3个 C、4个 D、5个4. 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且随的增大而减小,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可能是( )A B C D 5. 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3)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是( ) A.

2、(-2,6)B.(-2,0) C.(-5,3) D.(1,3)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4 B C= -3 D= - 4 123第7题7. 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则的度数等于( ) ABC DABCD8、某洗衣机在洗涤衣服时经历了注水、清洗、排水三个连续过程(工作前洗衣机内无水),在这三个过程中洗衣机内水量y(升)与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对应的图象大致为()9、小明从镜子中看到对面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A21:10 B10:21 C10:51 D12:0110油箱中存油20升,油从油箱中均匀流出,流速为0.2升分钟,则油箱中剩余油量 Q(升)与流出

3、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是( ) AQ0.2t BQ200.2t Ct=0.2Q Dt=200.2Q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 a是9的平方根,而b的算术平方根是4,则a+b= OA1112已知的平方根是,则它的立方根是 13. 如右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14. 如上右图所示,有一圆柱,其高为12cm,它的底面半径为3cm,在圆柱下底面A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得到上面B处的食物,则蚂蚁经过的最短距离为_ cm。(取3)15.P(3,4)到轴的距离是 ,到轴的距离是 ,到原点的距离是 .16. 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则P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为_

4、17. 已知O(0, 0),A(3, 0),B(1, 2),则AOB的面积为_18.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和a+2,则a= ,这个正数是 。19. 若一次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且交点在X轴上,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 20. 如图,在RtABC中,C=90,BC=6cm,AC=8cm,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沿BD折叠,使点C落在AB边的C点,那么ADC的面积是 第20 题图 三、解答题(本题60分)21. (8分)计算: (2); (4)=922、(4分)比较大小: (1)与 24. (本题6分) 已知的平方根是3,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的平方根25(本题6分) 在等腰ABC中,AB=

5、AC,D是AC上一点,且AD=BD=BC,求ABC各角的度数.ABCD26、(本题6分)如图,A,B是公路l(l为东西走向)两旁的两个村庄,A村到公路l的距离AC1km,B村到公路l的距离BD2km,B村在A村的南偏东方向上(1)求出A,B两村之间的距离;(2)为方便村民出行,计划在公路边新建一个公共汽车站P,要求该站到两村的距离相等,请用尺规在图中作出点P的位置(保留清晰的作图痕迹,并简要写明作法)北东BACDl27(6分)初二(1)班同学到野外上数学活动课,为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27-1),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连接AC、BC,并分别延长A

6、C至D,BC至E,使DC=AC,EC=BC,最后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如图(27-2),先过B点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E,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 (27-1) (27-2)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2)方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28、(6分)如图所示,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C、DF相交于G,ABBE,垂足为B,DEBE,垂足为E,且ABDE,BFCE。求证:(1)ABCDEF;(2)如果GF=4,求GC的长。29、(6分)如图,小明在做数学作业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AB=CD,BC=AD,小明动手量了一下,发现A确实与C相等,但他不能说明其中的道理,请帮助他说明这个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