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意地栖居单元检测 语文版必修1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72647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意地栖居单元检测 语文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2015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意地栖居单元检测 语文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2015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意地栖居单元检测 语文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2015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意地栖居单元检测 语文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2015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意地栖居单元检测 语文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意地栖居单元检测 语文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意地栖居单元检测 语文版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诗意地栖居(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事实上,赵本山已经成了近年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他以大众化、尤其是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与“狡黠”,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鞭挞不正之风,追求诚实纯朴与人心深处的古道热肠,引起观众的普遍欢迎。2009年春节晚会上他带着两个徒弟表演的小品不差钱,更凸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弘扬了东北地区“二人转”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地表达了来自基层所谓“土得掉渣”的文艺走上主流媒体、进入主流文艺生活、进入城市舞台的酸甜苦辣,以及相互整合交流的大趋势。尽管我知道

2、在知识精英中不无对小品与大众文艺的白眼,但人们已经无法不正视这个赵本山“现象”的意味深长,即以地道的东北土腔调攀登央视文艺殿堂的连续成功。赵本山将本来在某些人包括我本人心目中未必能登大雅之堂的喜剧小品提高到了骄人的水准。正像金庸为武侠小说、张艺谋为大制作的奥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树立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标杆一样。同时我们并不满足,我们有更高的与更多方面的期待。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文化的普及、热闹与和谐,我们还需要文化的巅峰、文化的巨人、文化的前瞻。我们期待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新果实。我们不但需要有模仿秀的天才,更需要提供原型、新型的创造者、发明者,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文化宗师。我们希望得到笑料,更希望笑的背后

3、有洞见式的深邃。我们追求群众的喜闻乐见,我们还期盼对于群众的振聋发聩或者春风化雨或者洗涤启迪。我们需要思想、需要艺术、需要想象力,需要应对挑战的勇气与本领,需要全面小康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树一帜的也是汲取了一切精神营养的哲学、伦理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苗头与思考,需要正视历史也正视现实,能够为今天的、乃至于明天的读者观众解惑释疑,能够带领读者观众探索真理消化真理的作家艺术家学者。我们需要大众化,也需要化大众,就是说,我们期待全面的文化的繁荣与振兴,期待人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期待文化艺术巨匠的新人辈出,我们期待今天的文化艺术发展能够无愧于前人,同样也不会害怕后人的审视。新中国成立

4、初期,毛泽东曾经预言过,“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现如今的文化生活格局,比较起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大大的丰富多彩了。我们当然会重视普及,重视民族民间,重视工厂农村连队,同时我们也必然会重视专家学者,重视大学与科研机构,叫做重视大众也重视小众,重视大众与小众沟通与互补。以2009年春节文艺活动为例,在央视春晚的同时,各种媒体文艺部门与文艺团体都分别组织了不同的春节文艺献礼。它们同样不乏精彩,同样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与切磋。我相信这样的共识会推动我们的文化艺术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大提高。1下列关于赵本山及其小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赵本山的小品以农民化的风

5、格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赢得了所有观众的欢迎。B小品不差钱充分展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弘扬了东北地区“二人转”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地表达了来自基层所谓“土得掉渣”的文艺走上主流媒体的酸甜苦辣。C知识精英群体中很多人对小品这种文艺形式持不屑态度,但因为赵本山以地道的东北土腔土调连续进入央视文艺殿堂,他们不得不正视赵本山“现象”。D近年来,赵本山已经成为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他将喜剧小品提高到了最高的水准。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本文作者看来,我们之所以期待文化艺术巨匠的新人辈出,是因为我们期待今天的文化艺术发展能够无愧于前人,同样也不会害怕后人的审视。B2009年

6、春节各种媒体文化部门与文艺团体分别组织的不同的春节文艺献礼与2009年央视春晚一样不乏精彩。C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与“狡黠”,适合鞭挞不正之风,追求诚实纯朴与人心深处的古道热肠。D我们期待的中华民族的智慧新果实指的就是我们更需要的文化的巅峰、文化的巨人、文化的前瞻。3对原文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本山现象”表明来自基层所谓“土得掉渣”的文艺也能成功走入主流媒体,进入主流文艺生活。B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文化的普及、热闹和和谐。C金庸、张艺谋、赵本山都将本来未必能登大雅之堂的艺术提高到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高度。D大众化的文化在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沟通与互补中,能全面提高人

7、民的文化素质,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寡人社稷危,国家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故赏一人,而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曰:“子之誉日闻吾耳,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子以奸事我者也。”乃烹之。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此刑省奸禁者也。

8、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处一年,与晋惠公为韩之战,晋师围穆公之车,梁由靡扣穆公之骖,获之。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遂克晋虏惠公以归此用约而为德者也。齐桓公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戟,有轻罪者赎以金分,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百姓皆说,乃矫箭为矢,铸金而为刃,以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此入多而无怨者也。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

9、禁。以近喻远,以小知大也。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选自淮南子氾论训)注少正卯,春秋鲁人,曾聚徒讲学。孔子为鲁司寇,三月而诛少正卯。邓析,春秋末郑大夫,曾作竹刑,办私学,教人诉讼。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 劝:勉励B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入:获取C子以奸事我者也 事:事情D因民之所恶而禁奸 恶:厌恶5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为政者“善用赏罚”做法的一组是(3分)()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梁由靡扣穆公之骖,获之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 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A B C D6下面

10、对本文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文字,作者通过几个事例,论述了“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就可以“守约而治广”的道理。B赵襄子赏高赫,是为了倡导君臣之礼;齐威王烹无盐令,是为了禁绝臣子的欺上瞒下。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有利于国家的治理。C野人杀了秦穆公的骏马,穆公非但不怪罪,反而怕他们伤身,这件事使他在后来秦晋之战中得到野人的帮助,反败为胜。D倡导仁政的孔子担任司寇时杀了聚徒讲学的少正卯,国相子产杀掉兴办私学的邓析,文章借此说明劝善禁奸的重要性。7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食 马 肉 者 三 百 余 人 皆 出 死 为

11、穆 公 战 于 车 下 遂 克 晋 虏 惠 公 以 归 此 用 约 而 为 德 者 也。(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子之誉日闻吾耳,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3分)译文:_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3分)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散曲,完成89题。前调阊门夜泊陈所闻风雨萧然,寒入姑苏夜泊船。市喧才寂,潮汐还生,钟韵俄传。乌啼不管旅愁牵,梦回偏怪家山远。摇落江天,喜的是蓬窗曙色,透来一线。注阊门:苏州城西北的城门。8作者在曲的前大半部分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全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答:_9这首散曲写夜泊,写钟声,写乌啼,意境与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

12、霜满天)有相似之处。试比较此曲与张继诗的内容和手法方面的不同。(6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吟鞭东指即天涯。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2)黄鹤一去不复返,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3)醉里挑灯看剑,_。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_。(辛弃疾破阵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木笛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的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考试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木笛。有请朱丹先生。”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从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