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55498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更符合题意。)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 B葡萄糖 C钙离子 D呼吸酶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 B C D4.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2、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5.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A细胞内液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6.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7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2,4D B乙烯 C吲哚乙酸 D吲哚丁酸8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光照强度 B食物种类 C湿度 D温度9在一阴湿草丛中,生活着蚂蚁、蜘蛛、蚯蚓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A.生态系

3、统 B生物群落 C种群 D食物网10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11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A光照强度 B种群的年龄结构 C土壤盐碱度 D人类活动12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A影响因素不同 B初始条件不同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13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演替是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

4、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14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和分解者C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D生产者和消费者15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 A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 BDDT是挥发性物质C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D含有DDT动物的迁移16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

5、、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17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招引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声信息1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19.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6、20下列对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作用(应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施放性引诱剂,诱捕害虫 B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 D喷洒保幼激素,提高蚕丝产量21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A50只 B42只 C92只 D160只22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7、)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2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中,最核心的并关系到其他两个层次存亡的是( )A基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C生物群落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24如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的是: ()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 B.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具有二重性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25右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用D4可以表示大

8、气中的CO2库26下图(一)中所示的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二)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图(一)(二)中所表示的生物关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A甲B甲C丙D乙27.图3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为()图3A.酶、抗体、载体B.抗体、载体、酶C.载体、抗体、酶D.酶、载体、抗体28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消耗植物( ) A. 10千克 B.40千克 C.100千克 D.280千克29如下图所示,

9、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 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30.分别刺激图中的、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A.B.C.D.32(4分).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1) 如

10、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_(填字母),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特性。(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_(填字母),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33.(6分)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1) 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固定的能量。(2) 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 、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3) 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子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4) 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11、 和 。34(14分)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3.5612.8010.300.48226.50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 ;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 ,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 和 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35(11分)下图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抗体,请回答:(1)该细胞为_细胞,它是由_ _分化而来的。(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它能消灭_。抗体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用标号)_。(3)在抗体分泌的过程中要消耗由 _提供的能量。二、非选择题31.(5分)回答下列问题(1)血糖的来源是 和 。(2)不同原因是 。(3) 和 。32(4分)回答下列问题:(1)_(填字母),_。(2) _(填字母),_。33.(6分)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