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复习课件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655291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6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复习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2018届高考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复习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2018届高考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复习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2018届高考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复习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2018届高考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复习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复习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复习课件1(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专题辅导,专题六十四:散文阅读讲稿,第六模块:现代文阅读,1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2分析综合 :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现代文阅读能力,理解,鉴赏,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筛选信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分析,散文鉴赏方略之一: 散文的分类及特点简介,一、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 在古代

2、,为区别于韵文、骈文,把不押韵、不重 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统称为散文。 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列的一 种文学样式。 二、散文的分类 1、 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 抒情散文、说理散文三类。 叙事散文包括:报告文学、特写、速写、回忆录、 游记、传记等; 抒情散文包括写景与咏物两类; 说理散文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 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 以归入这一类。,2、从内容和文采上看散文又可分为两大类: 文艺性散文和非文艺性散文。 3、近年来,由于叙事性散文中的报告文学和议论性散文中的杂文越来越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学样式,因

3、而人们又把这种以抒情为主或抒情与叙事并重的作品称之为“散文小品”。,三、散文的特点 1、散文属抒情文学,重在表情言志,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 所谓“感”,是说作家由某一眼前物或某一身边事发生了某种独特的感应,或产生了某种亲切的感受, 或触发了某种潜在的感情;所谓“悟”,是从中悟出了某种人生的真谛和哲理。 2、从结构上看,许多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神”在散文的“形”上有所表现:一是在形和神的结合点(动情点)上为思想找到象征物。为情感找到借代物,这样可使散漫的材料“聚集”于一点,组合成有机的整体。二是要有合适的叙事抒情线索。三是用文眼统摄。,散文鉴赏之二:,散文中的景与情、情与理,景与情 散

4、文写景状物记事述人,目的是抒情言志。情有 独钟,情有所系,情感总是依附于形象。 传统文论把描绘人物、事物、景物形象和生活场 景的语言统称为“景语”,且“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散 文家总是寓情于事、融情于景、寄情于物,然后由人 及义,即事明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同诗歌一样,散文也讲究意境,情景交融是意境 的最高境界。创造意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触 景生情,另一种是缘情造境。不管是哪一种意境,共 同要求是情景相生,情景交融,而其中,情是景的灵 魂,景是情的依托。,情与理 有些咏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有些象征性、 哲理性散文,抒情之外,还要阐发一种哲理,赞颂某 种精神,使所咏之物人格化。说理

5、性散文情理交融的 特征尤为明显。一般说理文中的道理是理性化的,使 人折服;而说理性散文是情感化的,能使读者的心灵 发生感应,受到震撼。二者产生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 说理文中的“理”诉诸理智,依靠科学论证,逻辑推断, 在推理过程中力避感情的介入;而说理性散文则是因 事生情,以情推理,因理由情生,所以“理”也著上主 观的感情色彩。说理性散文中的情理交融应是作家真 性、真情、真知、真见的统一。,散文鉴赏之三:,散文中的写景状物、记事述人、说理抒情,写景状物 写景文和状物文是抒情散文的两个重要门类。写 景,真真切切,活灵活现,情寓其中;咏物,细致入 微,形神兼备,意蕴其内。优秀的散文作品写景状物 时善

6、于抓住景物的特征,鲜明地描绘景物的风貌,使 其个性突出,具体可感,且色调与情趣统一,自然节 奏和心灵节奏契合。成功的景物描写总是动静相生, 写好动态,静物才会有生命,有灵魂。 阅读写景状物的文字,须把握写景状物的立足点, 这样有助于弄清顺序、脉络、结构、层次。写景时的 观察有定点观察和动点观察,一般有四种观察形式: 定点透视,变角变焦;定点动景,“物换星移”;动点 定景,多角多面;移步换景,游踪组合。 除把握立足点外,还要弄清具体的观察方法。这 其中有视角的变化,或仰视、或平视,或俯察,或侧 看,或环顾;有视距的变化,或远观,或近觑;有视 野的变化,或鸟瞰全景,或特写局部。,阅读时,要善于把握

7、景物的层次条理关系, 分出总体和局部,背景、远景、中景、近景及点 景,弄清宾主、轻重、虚实,从而把握景物的全 貌、基调和总体特征,进而探索蕴蓄其内的情趣 和理趣。,记事述人 散文贵“真”贵“散”,散文中的事实往往有以少总多、 小中见大的特点,典型性很强,而且寄深情,寓哲思,含蓄蕴藉。并不以情节取胜,无需完整、曲折,只求抓住其闪光点,动情点。散文记事的手法十分灵活,顺叙、倒叙、插叙、平叙、补叙等各种叙述的方式在回忆性散文、人物传记中经常用到。散文述人,常以白描-“画眼睛”的笔法,特写人物性格的特征,据此表达感悟,抒写情怀。,抒情说理 形象激发情感。 散文中的抒情手段有两种,在形象描绘的基础上直抒

8、胸臆叫直接抒情,在形象描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抒情是间接抒情,一般有融情于事、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融情于理四种方式。 抒情的语言手段通常有如下两种:1)调配景语的形象色彩。形象有色调,亮色暖调引起快感,暗色冷调引起不快感。语言的形象色彩可以暗示作者的情绪,诱发读者的情感。2)利用情语指点、感染景语。另外,移情、拟人也是情景交融最重要的语言手段。 关于说理。散文说理时的叙例是生活化、场景化、 形象化、情感化的,有如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龙。其“论点”也用形象的语言包装,“论证”过程是一种形象的推理。,散文鉴赏之四:,散文的表达技巧,散文的表达技巧,修辞方面,手法方面,摹绘形容,巧拟妙喻,象征,渲染,映

9、衬,对比,以小见大,以点带面,阅读文学作品,依北京大学谢冕教授所指导的方法,就是“泡”找”“进”“猜”“补”。 “泡”,就是把作者由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练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找”,就是找到作者塑造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进”,就是走进作者所创造的境界中去,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文学作品的客观世界中去,引起感情的共鸣;“猜”,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对作品的内蕴加以补充和阐发;“补”,是对文学作品中一些跳跃性的内容进行再加工。对散文的鉴赏也不例外。下面谈谈散文鉴赏的有关方法和思路。,散文鉴赏之五:,联系背景,选点连线,整体感知,鉴赏散文要捕捉动情点,连接感悟线 动情点重要,抓住

10、这一点向纵深处开掘,即能发现作品的旨趣。动情点并不难找到,因为它总是出现在作品开头的部分,作者总是在全力映衬、描述这一点。一篇散文中可以出现几处闪光点,这表明哲理在抽象,情感在升温。这些亮点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总是出现在不同事实片断的转换、接榫处,总是用议论抒情句提示。接通闪光点的连线就能了解作品的外部关系和内在联系,把握住作品的结构、思路和旨趣。,初步弄清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形象特征,这是鉴赏散文的第一步。整体感知是审美心理的最初层次,是读者对文本内容的形式感知,是在“第一印象”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情往似赠,兴来知答”,从而最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及作家的情感。,散文鉴赏之六:,揣

11、摩语言,合旨适境,揣摩语言是在客观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富有警策作用或者能够代表作者风格或者对文章主旨表达有决定作用或者意蕴丰厚或者运用修辞的重点语句和语段语段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赏析,体会其象征义、比喻义,寻觅出文章各部分之间在言情表意上的内在联系。 揣摩散文的语言要以作品的题旨、情境为参照系。 另外,揣摩语言还需考虑其他方面,如本句的句式结构、在语段中的地位、相邻句、在全文的作用以及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修辞等。,散文鉴赏之七:,明确意象,缘景入情,建构意境,赏析散文的意境应缘景入情。在把握语言的基础上,将语言符号所代表的内容转换成具体可感的物象,融入作者和读者的双重感受后,明确清晰的意象,然后找

12、出意象构成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和意象群之间的内在关系,结合作者情感、创作背景、读者的真切体验,建构起符合文章主旨又体现读者个性的意境来,使读者与作者在一定层面上达到情感的共鸣。 写景状物的散文要从景物特征入手。记事述人的散文要从典型细节入手。明确意象,构建意境,读者可以徜徉于美妙超俗的艺术世界,得到舒心惬意的美的享受,美的启迪,做一次灵魂和精神世界的心灵旅游,这是鉴赏的真谛。,散文鉴赏之八:,展开联想和想象,所谓“联想和想象”,是指读者选定了主要的鉴赏切入点后,随着作者的行文思路,面对文章中的情与景,事与理,进行主观的体验与感受,要么由此及彼,要么由表及里,要么由现实到未来,要关于通过比较,进行发

13、散思维,从而使阅读内容经过读者自己的再创造而得到拓展和丰富。 联想想象可以扩展作品的内涵,真正体现读者的再创造,再现美的意境。 另外,联想想象可以深化文章的题旨,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散文鉴赏之九:,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分析评价”就是对文章中所蕴含的情与理,对鉴赏对象的各主要特征进行宏观和理性的思考。“分析评价”是对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最高级的一环。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会对同一事物作出不同的评价,关键在于是否能结合作者情感、创作背景、读者的生活底蕴做出客观、合理而具有读者个性特征的结论。 在鉴赏中,要重点培养理性思考评价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评价能力,可以让我们的鉴赏不受世俗的、流行的羁

14、绊,可以使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评价更为准确。,散文鉴赏之十:,不同作品的比较鉴赏,“观于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在平时的散文鉴赏中,注意联想和思考,同样的题材和主题,别的作品是怎么表现的;同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与自己接触过的别的作品相比,哪一个更能打动人。 比较是鉴赏能力提高的关键环节,对散文的单篇鉴赏,进入到一定层次后,必须进行同类或不同类单篇作品的相互比较,才能形成有层次有系统的鉴赏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1、在平时的鉴赏活动中,应充分展开联想,从散文的意境、用词用语、形象刻画、景物描写、情感抒发、哲理内涵、表达技巧、谋篇布局等角度选择相类或相反的作品进行比较。2、注意了解一些散文鉴

15、赏的有关概念。3、注意参考一些文艺评论文章,它们评论的角度、得出的结论、鉴赏用语、文章的重心等等。,散文命题形式及思路指导,【常见设问形式】 1、从全文看, 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3、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4、作者是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的? 5、本文以为线索,可以分为几层?请分析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和作用。,如何理解文章标题? 为什么要以此为题或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春天的梦(05全国卷1)第4题: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解答】 如

16、果能抓住“春天的梦“的比喻义(春天如梦,给人温暖,给人希望),注意其虚实意义( 一是实指自然界的春天,一是其比喻社会的、人间的“春天” ),再结合文章的主旨(寒冬中对春的渴望),就能准确答题。 (1)作者这样写表达出两层意思: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她给人给人温暖和希望;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是充满春天气息的梦,她更能给人温暖和希望。(2)作者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巧妙而有效地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和呼唤真情的主旨。,掌握标题的意义和作用: 有的标题作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的作用;有的标题从结构上看有文章线索的作用;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有的标题有比喻作用;有的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 因此,理解或鉴赏标题时,一是要分析词语,二是要注意修辞,三是要注意虚实,四是要联系全文内容和结构,五是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背景。,【命题一】 如何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或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例 一日的春光(05全国卷3)第1题:“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