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达标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54605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达标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达标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达标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达标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达标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达标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达标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训练达标检测【双基巩固】1.同学们在童年时期大都有过捉鱼的经历,往往已捉到手的鱼又让它挣脱,这是其体表具有黏液的缘故。鱼体表黏液的作用是()A.防止人类捕捉B.减小运动阻力C.保持鱼体表湿润 D.辅助呼吸2.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将鱼从水池取出,不久便会死亡的原因是()A.身体内缺水 B.体表干燥C.血液循环停止 D.无法呼吸3.鲫鱼游泳时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A.尾鳍的摆动 B.胸鳍和腹鳍的摆动C.各种鳍的共同作用 D.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4.下列水生动物中,哪一种是脊椎动物()5.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品种,著名的“四大家鱼”就是其中之一,它们是()A.草鱼、鲤鱼、鲫鱼、青鱼

2、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C.鳙鱼、鲫鱼、带鱼、草鱼D.鲤鱼、青鱼、带鱼、鲢鱼6.活鲫鱼的鳃是鲜红色的,这是因为鳃丝内含有丰富的()A.动脉 B.静脉C.毛细血管 D.氧7.水中的氧进入鲤鱼体内的途径是()A.水口鳃血液B.水鼻腔鳃血液C.水鳃血液口D.水口血液鳃8.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下列特点中最关键的是()A.鱼用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B.鱼必须在水中繁殖C.鱼的体形与水中生活相适应D.鱼有鳞片9.小孙同学家养了五条漂亮的金鱼。在观察金鱼时,他注意到金鱼的口在水中有节奏地张开、闭合,鳃盖也一张一合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你帮小孙同学解释,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从鳃孔排水的意义是()

3、A.排出废物 B.进行呼吸C.交换体内外的水分 D.摄取食物10.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发现卖鱼的叔叔不断地向鱼池里面通入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A.促使鱼多活动,增加鱼的活力B.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获得足够的氧气C.使鱼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D.提高水温,使鱼生活的时间长一些11.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全面禁止捕捞 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控制鱼网网眼大小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A.B.C.D.12.目前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日益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严重 人类过度捕捞鱼的产卵量过低 鱼的食物短缺A.B.C.D.13.下图是一种常见的金鱼,金鱼有许多适于水中

4、生活的形态特征。请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金鱼的体形左右,呈,有利于。(2)体表覆盖,有作用,能分泌,有利于。(3)金鱼用呼吸,金鱼的有协助和维持身体的作用。【能力提升】1.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相比,它们的体内有()A.脊椎 B.脊柱 C.心脏 D.肌肉2.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水草呼吸作用增加鱼缸内二氧化碳的含量B.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鱼缸C.水草是鱼的重要饵料D.水草通过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氧的含量3.小明的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为了买到物美价廉的鱼,她决定买一条刚刚死去的。在许多死亡的鱼中,挑出新鲜鱼的办法是挑选()A.鳃丝颜色鲜红的 B.体表湿

5、润的C.鳞片完整的 D.体表无伤的4.(2012莱芜学业考)科考队员发现一种生物无四肢,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它可能生活在()A.水中 B.空中 C.森林里 D.沙漠里5.鱼具有适应水中生活的一些重要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B.依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C.体表都具有鳞片,适应于各种水域环境D.在水中用鳃呼吸6.下列哪一组全是淡水鱼品种()A.青鱼、草鱼、带鱼 B.带鱼、鲅鱼、大黄鱼C.鲤鱼、鲫鱼、草鱼 D.鲅鱼、大麻哈鱼7.在保护海洋鱼类资源中,规定鱼类准许捕捞的尺寸,规定渔网网眼大小的规格,是为了限制捕捞()A.亲鱼B.成鱼C.幼鱼D.鱼卵8.如

6、果因水域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一种稀有鱼灭绝,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在于()A.这种鱼将在很久以后才会再进化出来B.整个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C.渔业产量将受到损失D.人类将永远损失一种动物资源9.请你在阅读下面的资料后回答问题:渔业水域环境是水产资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对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29条江河的不完全统计,有2.5104千米河段的水质达不到渔业水质的标准,2 800千米长的河段鱼类基本绝迹。全国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死鱼现象严重,死鱼最多的年份甚至达到5107千克。据调查统计,2012年全国各地发生了10多余起水污染事件,经济

7、损失很大。(1)从这些资料分析,造成我国鱼类数量急剧减少、有些种类快速灭绝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结合以上资料,请你谈谈怎样更好地保护渔业资源。(3)作为中学生,为了保护珍贵的水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4)请你为水域污染严重的地段写一块警示牌。10.(拓展探究)下面是小明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的实验记录,请分析回答:取三条大小一样的小鱼,用剪刀分别剪掉第一条小鱼的胸鳍和腹鳍,第二条小鱼的尾鳍,第三条小鱼不作处理。然后将三条小鱼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会发现:第一条小鱼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维持鱼体竖立状态;第二条小鱼向前游动时,身体明显地上下左右晃动,方向感不强;第三条小鱼一切正常。(1)

8、根据小明的实验记录,可以推测:鱼的胸鳍和腹鳍具有的作用;尾鳍具有的作用。(2)在小明的实验中,第三条小鱼的作用是。(3)通过本实验,小明认为鱼的游泳速度与鳍无关。请你结合有关知识,对他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4)若从动物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可选用什么办法完成类似小明的探究?;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设想(仅回答出方法,不必详细介绍操作方法)。答案解析【双基巩固】1.【解析】选B。鱼体表覆盖着鳞片,并且能分泌黏液,使体表黏滑,可减小运动时水的阻力,适于在水中游泳;鱼用鳃呼吸,故体表黏液与保持湿润和呼吸都无关。2.【解析】选D。本题考查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里面有大量的鳃丝,含有

9、毛细血管,在水中,鳃丝展开,使水中的溶解氧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水中,完成气体交换;鱼离开水后,鳃丝由于缺水,黏在了一起,导致鱼无法呼吸,最后窒息死亡。3.【解析】选D。本题考查鲫鱼游泳的特点。鲫鱼游泳时主要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背鳍、胸鳍和腹鳍维持身体平衡;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各鱼鳍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游泳运动。4.【解析】选D。本题考查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海马属于鱼,鱼属于脊椎动物;虾、海蜇和螃蟹体内无脊椎,属于无脊椎动物。5.【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我国常见鱼类的了解。我国淡水鱼有1 000多种,包括“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和鲤鱼

10、、鲫鱼等。海洋鱼已知的约有2 000种,常见的有带鱼、大黄鱼、鲅鱼等。6.【解析】选C。本题考查鳃的结构特点。鳃是鱼的呼吸器官,主要由鳃丝组成,鳃丝既多又细,内部密布毛细血管,在水中鳃丝展开,增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与水进行气体交换,完成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浓度升高,血液变成鲜红的动脉血,故活鱼的鳃是鲜红色的。7.【解析】选A。本题考查鱼的呼吸过程。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8.【解析】选A。本题考查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鱼之所

11、以能够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就是,一是能在水中呼吸,二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鱼在水中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相互协调来维持鱼体的平衡,从而利于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靠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来完成呼吸。9.【解析】选B。本题考查鱼的呼吸特点。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中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水流过鳃的时候,水中的氧气可以扩散到鱼鳃中的毛细血管,同时,鳃中的二氧化碳也可以扩散到水中,小金鱼的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合,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完成呼吸。【拓展延伸】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共同特点水生动物虽然千差万别,形态各异,但都适应水中生活。(1)具

12、有能在水中运动的结构(如金鱼和海马的鳍,河蚌的斧足等)。(2)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器官(如鱼和海马的鳃等)。(3)都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在水中摄取食物和防御敌害(如海葵的触手等)。10.【解析】选B。本题考查鱼的呼吸特点。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菜市场的鱼池中,鱼的数量多,密度比较大,可能会因为缺氧而使鱼死亡,所以要不断地向鱼池里面通入氧气,保证鱼正常的生活。11.【解析】选D。本题考查鱼类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不是全面禁止捕捞,而是要使捕捞量小于生长量,促进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的措施有:休渔期、休渔区、控制网眼大小,以避免过度捕捞,促进鱼类的休养生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人

13、们等。12.【解析】选A。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引起水质的变坏,使得许多鱼类无法正常生存和繁殖,再加上人类的过度捕捞,使许多鱼类日益减少,并濒临灭绝。鱼的产卵量并没有受到影响,鱼的食物短缺也不是主要原因。13.【解析】本题考查金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1)金鱼的身体两头尖,中间宽大,左右侧扁,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2)金鱼的体表覆盖鳞片,有保护作用,能分泌黏液,黏液能够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3)金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多、密,内布毛细血管,适于与水进行气体交换。鳍是金鱼的运动器官,具有协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答案:(1)侧扁流线型减少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14、(2)鳞片保护黏液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3)鳃鳍运动平衡【能力提升】1.【解析】选B。本题考查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为无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故两类动物区分的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2.【解析】选D。本题考查鱼的呼吸特点。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利用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当水流经鳃丝时,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水进行气体交换,水中的氧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水中,完成呼吸。在鱼缸中放入新鲜水草的目的是利用水草的光合作用释放氧,增加鱼缸内氧的含量,为鱼的呼吸提供充足的氧。3.【解析】选A。本题实质上是考查鱼的呼吸特点。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渗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所以如果鱼新鲜,说明鱼刚死去,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充满了鲜红色的动脉血,鳃丝颜色鲜红。4.【解析】选A。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