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同步测试(无答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5457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同步测试(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同步测试(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同步测试(无答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同步测试(无答案)北师大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维度A 基础知识一、选一选:1.苏联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发展苏联经济而多次进行改革,那么,继斯大林之后,领导苏联人民进行改革的领导人是 ( )A、列宁 B、戈尔巴乔夫 C、卡达尔 D、勃涅日列夫2.结合本课所学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指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改革是在斯大林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进行的B、改革中曾大规模开垦荒地C、改革开始时曾提出反对个人崇拜D、改革摆脱了斯大林模式3.苏联的军事和综合国力大为增长,一跃而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是在哪位领导人执政期间? ( )A、列宁 B、戈尔巴乔夫 C、斯大林 D、勃涅日列夫4.曾经因为适当的改革,

2、使得它被称为“欧洲消费者的天堂”。这个“它”是指 ( )A、匈牙利 B、南斯拉夫 C、苏联 D、捷克斯洛伐克5.领导匈牙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党的领导人是 ( )A、哥穆尔卡 B、铁托 C、卡达尔 D、杜布切克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中不包括: ( )A、高度集中的体制日益显露弊端 B、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C、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 D、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大量渗透二、填一填:7.1953年, 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把 作为了改革的突破点,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同时,他对 也施行手术,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没有打破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模式。8.1968年,匈牙利领导人

3、在全国开始推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将国家的 和 、 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 。这次改革使匈牙利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内出现了稳定局面。维度B 能力提高三、想一想9.材料一:共产党过去一贯执行的方针是尽力扩大作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的重工业把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解决这个首要的国民经济任务上,把主要的人力物力也都用在这方面了。材料二:农产品的生产水平没有完全充分满足居民对于食品以及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对于原料的日益增长的需要。许多集体农庄和许多区的谷物、米粮、亚麻、甜菜、油料及其他作物的产量仍然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这些部门及其他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落后状态,妨

4、碍了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的进一步发展。 -苏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决议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为什么要从农业开始呢?10.1968年8月20日,一架苏联民用客机以机械发生故障为名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降落,但从飞机里冲出来的却是苏联的突击队员,他们占领了布拉格,并绑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它的发生,说明苏联推行的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11.赫鲁晓夫继斯大林之后即位,全盘否定斯大林,而毛泽东却说:对斯大林要 “三七”开,在学习了斯大林和苏联的这段历史之后,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维度C 探究应用四、谈一谈:12.20世纪七、八

5、十年代,同属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两个国家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简单谈谈你的看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五十年代兴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六十年代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十年之中,我们损失了相当于建国三十年以来积累下来的所有财产总和,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会,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中国的经济才开始走上正轨,然而依然是一波三折,在悲有喜。其实,在我们的成长中也会遇到一些艰难和挫折,你是如何面对的呢?第12课 1.D 2.D 3.D 4.A 5.C 6.D9.长期以来,苏联将经济建设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极大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落后又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也受到了不利影响。10.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因为这个国家的改革没有完全依照苏联模式进行。说明推行的是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政策。11.赞同哪一种都行,关键要言之有理。12.苏联: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矛盾积累太多、太久;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等等。中国: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政策,国际环境相对稳定等。1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