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 边塞诗鉴赏1复习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654530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9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语文 边塞诗鉴赏1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届高考语文 边塞诗鉴赏1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届高考语文 边塞诗鉴赏1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届高考语文 边塞诗鉴赏1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届高考语文 边塞诗鉴赏1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语文 边塞诗鉴赏1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语文 边塞诗鉴赏1复习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时明月汉时关 (唐)边塞诗鉴赏,授课人:毛现军,学习目标 1. 总结边塞诗的常见的思想内容和常见的艺术手法。 2.通过总结和做题来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可以说, 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关于边塞诗,自语文诗歌鉴赏考古诗主观题以来,边塞诗已连续多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出现在高考题中。主要考查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点击高考考点,一、 初步感知 总结内容,分组讨论:,以燕歌行

2、 为主,结合南园十三首(其五)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总结边塞诗常见思想内容。,思想内容,四、描绘边塞的景。 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前几句。,一、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如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死节从来岂顾勋? ”等。,二、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如“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等。,三、或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或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渴望良将出现),或表达反战主题。如燕歌行 ,点击高考(内容),(2009高考全国卷2)阅读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

3、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请问: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分析。,答: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二、 深入探究 总结手法,诵读诗歌,分组思考、讨论 (1,3, 4、5/6、7,8、9、10),艺术手法,四、比喻、夸张、对比等。,一、景物的渲染与烘托。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前几句。,二、虚实结合。如从军行七首(其一) 塞上听

4、吹笛 ,三、用典。如出塞二首(其一) 塞下曲 ,点击高考(艺术手法),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5分)(改编自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全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分析之.,答:虚实结合 。(分析略.),三、 迁移训练 积累知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即“黄沙”“百战”“穿金甲”各表现了什么?)。 2、

5、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答: (1)“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艰苦、荒凉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2)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我的感受,异彩纷呈的边塞诗,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它们带我们领略了古战场上的血雨腥风、刀光剑影。 今天,秦时的明月亘古如新,汉时的边关已化陈迹;和平的阳光正在洒遍四方,悲壮的诗句依旧代代传诵。认真品读这些边塞诗,重温英雄的豪情壮志,我们就能从内心走向崇高,从灵魂深处超越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