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题 北师大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54381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题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题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题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题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题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题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题 北师大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江涛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C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2014宜昌)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C. 的棉花比的铁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3.(2014湖北宜昌)当甲车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的乙车驾驶员感觉自己的车在 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甲车 C.乙车 D.路灯4.(

2、2014山东潍坊)学了密度知识后,李明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一个鸡蛋的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图1 5.(2014武汉)如图1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 边的小红为参照物 .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6.(2014北京)下

3、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7.(2014绵阳)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 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冰棒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8.(2014山西)如图2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在段是

4、液态 图2 图3 C.海波在段吸热,温度不变 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 min9.(2014泰安)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点开始运动,但物体比迟才开始运动时刻,在点,在距离点处 从第开始,末相遇 5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只有正确 .只有正确 .只有正确 .只有正确图410.(2014兰州)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的密度比的大 B物质的密度是 C物质的密度是的2倍 D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201

5、4衡阳)为了预防禽流感,某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用如图5所示的体温计测量体温,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图中所示体温计的读数 是 。 图5 图612.(2014南昌)如图6所示,纸带上两点之间的长度是 。 13.(2014泰州)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 。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 (选填“”或“”)是相同的。常用的速度单位有和。其关系是= _。 图7 图814.(2014无锡)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7 (选填“甲”或“乙”)所示,若实验环境气压明显低于1标准大气压,则测得的水的沸点会 10

6、0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5.(2014南昌)如图8所示是天平配套使用的砝码盒,盒内的砝码有一个、一个、两个,剩下的砝码是 和 ;调节好天平后,将物体放在右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恢复了平衡,读出砝码和游码示数之和为112 g,则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g。16.(2014德阳)甲、乙两人从相距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甲带一条狗,同甲一起出发,狗的速度为,狗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这样持续下去,直到甲、乙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 图917.(2014成都)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 盘。当放入、 和

7、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拨到如图9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18.(2014河南)如图10所示,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 。 图10 图1119.(2014武汉)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接近时,每隔记录一次温度,绘制了如图11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而形成的。 (2)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水的沸点是 。此时烧杯

8、内水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三、简答与探究题(20、21题各3分,22题6分,23题7分,24、25、26题各8分,共43分) 图1220.(2014南昌)如图12所示,甲图是两位同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请你在乙图中用图像分别描述出男女同学此段时间内的大致运动情况。 21.(2014德阳)火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放置一会儿后,发现瓶外壁“冒汗”。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22.(2014呼和浩特)小杨同学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画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3甲所示。 甲 乙图13 (1)由

9、图甲可知,冰的熔点为 ; (2)如果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读数为 ; (3)相同时间吸热相同,从图甲中可以判断冰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1423.(2014滨州)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14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 ;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时间/min891011121314温度/9697989895

10、9898 (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 ,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合理即可)。24.(2014河南)在图15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点和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图15 (1)图中段的路程 ,如果测得时间。则段的平均速度 。 (2)在测量小车从点到达点所用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点才停止计时,测出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点由静止

11、释放,测出小车到达点所用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25.(2014北京)小欣为了测量液体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 乙 丙图16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16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2)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16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3)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6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 (4)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的密度为 kg/。26.(2014 山东青岛)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 表格实验次数物体m/gV/cm3/( g/)1铝块127102.72铝块254202.73铁块179107.94铁块2158207.9图像 图17结论方法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的。上述实验图像如图17所示,图线 反映了铝块的实验情况。由数据表格形式变换成图像形式,运用了 法。由上述实验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 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