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单元 物态变化同步双基双测(b卷)(解析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5422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单元 物态变化同步双基双测(b卷)(解析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单元 物态变化同步双基双测(b卷)(解析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单元 物态变化同步双基双测(b卷)(解析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单元 物态变化同步双基双测(b卷)(解析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单元 物态变化同步双基双测(b卷)(解析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单元 物态变化同步双基双测(b卷)(解析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单元 物态变化同步双基双测(b卷)(解析版)(新版)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单元 物态变化同步双基双测(B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4湖北省宜昌市春季九年级调研考试物理试题】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凝华现象 B.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可以降低体温,属于汽化现象C.冬天,窗户玻璃上形成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D.家族电路短路时,保险丝烧断,属于液化现象2.【201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九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下面四幅图中,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后又冷却变成岩石是凝华现象B乙图中的固体空气清新剂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了是升华现象C

2、丙图中土地干涸龟裂是液化现象D丁图中水结成冰是水的熔化现象3.【2014-2015学年江苏省兴化市常青藤学校联盟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度联考】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4.【2014湖南省益阳市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

3、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右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华4.B 解析:甲壳虫背上形成的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体温低于周围温度的甲壳虫体放热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对照各选项,B符合题意,选填B。5.【2014广西南宁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题】“飘渺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现象的形成与对应的物态变化的连线,正确的是( )。A雾汽化 B露液化 C霜凝固 D雪升华6.【2014广西南宁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4、物理试题】下图是某种晶体融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晶体在融化过程中( )。A不断放热 B温度一直升高C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融化持续了12min7.【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物理试题】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 B.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C.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 D.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8.【2014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实验初中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13年CCTV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

5、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0,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A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C加热至2444. 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D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9.【2014-2015学年江苏省兴化市常青藤学校联盟八年级月度联考】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C用久了的电灯泡玻璃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发生了汽化和凝固现象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10.【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15届八年级上学期

6、第一次月考】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吸热的是()A游泳结束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B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向地上洒水降低环境温度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1.【2015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研片八年级月考】温度计的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图示数是 12.【2015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研片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如图密封的锤形玻璃泡装有少量碘颗粒,用酒精灯微微加热后,发现玻璃泡中紫红色的气体越来越浓,此时仔细观察玻璃泡中 (填“有”或“没有”)液态的碘,紫色的气体是固态碘直接 而成。停止加热后,玻璃泡中紫色气体将 (填“保持不变”、“持续变浓”或“

7、逐渐变淡”),同时在玻璃泡未加热的部位发现小颗粒,此过程实质是碘的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13.【2015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研片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向云层中投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被投到云层中的干冰很快 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 为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2015湖北省宜昌市春季九年级调研考试物理试题】我国民间有名谚语“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 热。15.【2014-2015学年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10月月考】小军同学学了“物态变化”一章的知识后,做了如下

8、实验:他把酒精反复涂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他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变 (选填“大”或“小”),这是因为酒精在 时要 (选填“吸热” 或“放热”、 “不吸放热”)造成的。三、作图与实验(本题包含2道题,共24分)16.(5分)我们知道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且温度保持不变,根据这一特点,请在图中的坐标系中大致画出能描述晶体凝固的图象. 16.晶体凝固图象如图所示17.(9分)【2015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理综】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1)小全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该错误是 。(2)B、C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

9、图乙。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则分析图像可知: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看出,b、c两种图象的水的初温相同,沸点相同,c加热时间长,所以c的质量较大18(10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 ,内能增大。(3)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 段吸收的热量较多。四、简答题(本题包含3道题,共18分)19.(5分)夏天,扇扇子为什么会感到凉快?19.夏天扇扇子可以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使汗液蒸发加快,蒸发时从身体吸热,带走一部分热量,所以感到凉快20(5分)如图所示,刚从水中出来的人,为什么觉得冷?如果有风吹来,他会感觉更冷,为什么?20.因为人出水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使人体的温度下降,所以他会觉得冷(2分)。有风吹来时,空气的流速加快,使水的蒸发加快,吸收更多的热量,他会觉得更冷(2分)。21.(8分)在广州的春季,每当“回南天气”到来时,课室的墙壁、黑板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1)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些“水”是如何形成的(2)提出一个防止课室内“出水”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