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炼字教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654205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炼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诗歌炼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诗歌炼字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炼字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炼字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9年语文科考试大纲】2009年上海卷考试手册对古诗文鉴赏、评价能力的要求有两点:1、鉴赏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2、评价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教材分析】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诗歌的鉴赏,高一上第五单元选入了两晋时期的两首诗歌咏诗和饮酒,高一下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一共选入了唐宋时期11首诗歌和一篇汉乐府,从体裁上涵盖了古体诗、格律诗、词,呈现了诗歌形式的多样化,高二上则在宋词的基础上,增加了元曲二首,共六首诗歌,高三上选入的三首诗词。从这个编排情况上来看,新教材对诗词的积累、鉴赏是很重视的。而对诗词的鉴赏,离不开对语言的鉴赏评价,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是十分注重对学生赏析诗

2、词能力的培养的,高三的复习专题,也整理出“语言”赏析一项,也是当前课改背景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情分析】我任教的班级,据同学们自己说,最怕做“炼字”题,为什么呢?归结下来,主要还是存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1、不能熟练掌握关于炼字的诗歌鉴赏规律;2、缺乏诗歌炼字的相关知识积累;3、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鉴赏思路。【教学设计】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和教学过程如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炼字”题型并归纳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操练,巩固“炼字”题的答题思路,积累相关的炼字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鉴赏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

3、的鉴赏评价能力,并激发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归纳解题思路,梳理关于“炼字”的相关知识。(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关于诗词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这一专题更重要的是将学生零散的关于“炼字”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了解古人作诗时,对语言的锤炼艺术;并针对高考的三种出题形式,逐一加以操练,总结、归纳解题方法。)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引导学生自觉地去鉴赏更多的诗歌。(语文讲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担负着一个文化传承的责任,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一方面要能使学生会做这类题目,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更加浓厚的兴趣。)四、教学法:本课主要采用练习、归纳的形式五、教学课时: 拟用

4、两课时,第一课时,重在操练,归纳方法;第二课时,归纳炼字相关知识。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先简单介绍“推敲”“一字师”典故,让学生了解古人在诗歌创作中,对语言锤炼的重视。引导学生在读诗歌的时候,仔细玩味诗中“传神之字”。对高考“炼字”题的三种形式先分别进行举例介绍,即: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这是要求直接鉴赏关键词);例如问:王国维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什么?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这种要求先找出关键词,并作鉴赏);例如:“泉声咽危石,日色

5、冷青松”这一联中,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这种是要求作比较鉴赏)。例如:有人说“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是陶渊明饮酒的诗眼,用得最妙,如若把它改成“看”“望”等就大失其趣,为什么这样说?在介绍之后,让学生自己试图解答,对这一类题型先自己熟悉。老师再给出参考答案,引导学生摸索总结出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1、把这个字放回原诗,看它是否有文言现象(例如活用、修辞手法等),如果有,要指出来;2、对这个字进行解释(写景、状物),展开联想,对诗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进行描写;3、表达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或有什么表达

6、效果。例如:王维过香积寺中“泉色咽冷石,日色冷青松”句,“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写出了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解释字义,描绘景象)在这个基础上,再就这三种炼字题的命题角度,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解题思路鉴赏,从而掌握关于炼字的诗歌鉴赏规律。第二课时梳理、积累相关的炼字知识。通过比较这些“传神之字”在词性上的特点,归纳出古人炼字主要是集中在几类词方面:1、动词。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中,“破”和“弄”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

7、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的气势。2、形容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写出了烽烟的劲拔和坚毅,“圆”写出了戈壁沙漠上太阳的浑圆, 这两个字不仅准确描绘出了沙漠的景象,而且真切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感受,给人一种苍茫孤寂的感觉。3、数量词如庾信小园赋中“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这两句中的数词,既凸显出了园小的特点,又给人一种悠闲、飘逸的感觉。4、特殊词这里的特殊词更多的是从一种表现形式上来讲的,比如: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叠词叠词的作用一般是起到增强诗歌韵律感,刻画某种意境的作用。例如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拟声词拟声词可以使诗文生动形

8、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颜色词颜色词作用一般为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例如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红”与“绿”道出了作者岁月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着色的思绪”。附录:【作业】1、下列划线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参考答案:(“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

9、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使人那颗孤寂的心。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问: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参考答案:(“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补充想法】经过了两节课的学习后,学生对炼字的诗歌鉴赏规律有了初步把握,并也积累了相关的炼字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诗歌炼字题不再令人发怵,学生鉴赏诗歌语言也会有自信心,在这个基础上,被古人“炼字艺术”折服的同时,也培养起了鉴赏评析的浓厚兴趣。 当然,诗歌“炼字”鉴赏能力的提高并不是说做几道题,讲一种方法就能获得的,还需要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多读,多感悟,多品味。这个专题的复习,如果说只是引导学生不再畏惧“诗歌语言鉴赏”这扇大门,带领学生开启了这扇大门,走进去,那么之后的日子,相信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门内丰富的宝藏、精彩的内容深深吸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