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粤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5418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粤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粤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粤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品德科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5.1我们都是公民1、公民身份的确认(1)公民的含义: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2)国籍的含义: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3)我国法律对国籍的有关规定: 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我们一出世就具有公民的资格。 如果我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在中国的领土上出生,我们一出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答:作为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有特定的法律关系,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与保护的个人; 公民具有国家

2、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最重要的特征); 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4、如何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答:要树立国家观念; 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 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5、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等。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含义是什么?答:公民的权利,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资格、自由和利益。 公民的义务,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应当承担或不得从事的行为。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是公

3、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2、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基本权利公民的平等权利全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权利。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受教育权);妇女儿童权利等。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和财产继承权等。3、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内容 基本义务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如遵守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

4、物等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等。4、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如:劳动权、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5、我们应该如何维护权利,履行义务?答:维护公民权利主要包括: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应当做到:法律鼓励的积极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6、什么是依法

5、行使权利?答:指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5.3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1、我国现行宪法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2、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4、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如何体现?答: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体现在: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其内容不能与宪法相违背、相抵触。否则,将被视为违宪

6、而宣布无效。5、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如何对公民权利作有效的保障?)答:宪法对公共权力实行严格的规范和限制;宪法规定国家和政府负有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我国已建立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7、什么是公共权力?宪法对公共权力是怎样规范和限制的?答: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的国家权力是公共权力。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8、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9、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 答: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要积极行使公

7、民的监督权利。关心国家管理事务,反映并提出对社会管理的建议,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10、什么是公民的监督权?答:公民的监督权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6.1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1.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答:指公民的身体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人身自由是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2、什么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答: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和最高人身权益。它包括身体健康权利和精神健康权利。3、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答: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

8、进行非法搜查。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4、如何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答: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懂的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不去侵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6.2维护人格尊严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利?答: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2、人格尊严权利的具体内容和法律规定权利内容相应法律规定肖像权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肖像。恶意丑化、诋毁及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也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姓名权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名誉权公民享有名誉权,

9、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证书和奖章,禁止对获得荣誉称号的人进行挖苦、讽刺和打击。3、名誉权和荣誉权的区别名誉权是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荣誉权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4、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答: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6.3保护个人隐私1、什么是个人隐私?答: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包括个人独特生理特性、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以及在自己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2、什么是个人隐私权?答: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

10、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3、个人隐私权的重要性答: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4、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答: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邮政法规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拆阅他人信件。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到法律特殊保护。5、哪些是属于侵害未成年人的隐私权的行为?(最少能举两个例子)答:家长或老师未经同意拆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或偷看日记、短信、通信聊天记录等。6、如何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答: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对自己的私人秘密不

11、到处宣扬。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做窥视和传播他人隐私等既不道德又违法的事情。保护自我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 7、未成年人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答:对于家长、老师、同学侵犯自己隐私权的行为,首先进行良好的协商和沟通,要加以说服和制止,;其次情节严重者,应以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7.1维护受教育权1、受教育权利的含义: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2、为什么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从我们个人来说,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所以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从国家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

12、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科学素质是关键。所以,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3、义务教育及其特征含义: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我国目前的义务阶段包括两个阶段:初等教育(小学)、初级中等教育(初中)。义务教育三大特征:公益性;普及性;强制性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珍惜、维护受教育权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适龄儿童和少年入学就读,剥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们应学会运用法律,坚决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利。珍惜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自觉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自觉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

13、,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7.2维护财产权1、什么是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指公民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所累积的财富,包括个人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富。2、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指财产所有人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处分权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3、国家法律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宪法:对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民法和物权法:通过民事法律手段来实现 (民事手段是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最普遍的手段)行政法规:利用行政措施和行政处罚,与破坏、侵吞公民财产的行为作斗争。刑法:通过处罚有关犯罪行为来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最严厉最有

14、效的保护方法)4、财产继承权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一)法定继承的顺序和原则: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人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受继承顺序的限制)法定继承原则和精神: 一般均等原则 照顾原则(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 协商原则 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尽主要抚养义务可以多分;不尽抚养义务,应当少分或不分)(二)遗嘱继承含义:指被继承人生前立下遗嘱,将遗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

15、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优先于法定继承)遗赠: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三)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通过财产继承的方式是未成年人获得财产的主要形式。通常未成年人继承所获得的财产由其监护人代为管理,并为了未成年人的利益和使用,不得随意处分。(四)维护财产继承权协商、调解 法律手段5、智力成果权:含义: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维权手段和方式:追究责任并要求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诉诸法律,寻求解决7.3维护消费者权1、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九大权利:课内:安全保障权(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知悉真情权(知悉其购买、消费或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自主选择权(自主选择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