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 第一章第四节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654147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8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语文 第一章第四节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18届高考语文 第一章第四节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18届高考语文 第一章第四节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2018届高考语文 第一章第四节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2018届高考语文 第一章第四节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语文 第一章第四节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语文 第一章第四节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新人教版(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一章 语言文字运用,第四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一)正确使用实词、虚词,高考总复习语文,考纲解读,高考总复习语文,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从考试能力层级上讲,正确使用词语属于“表达运用”,要求较高。包括词语辨析与运用。对虚词的考查集中在关联词(连词、部分副词及部分介词)的使用上;对实词的考查,则主要集中在辨析含有相同语素的同义近义词。,高考总复习语文,词语辨析题以高考命题成熟题型而备受命题者青睐。其命题点聚焦在“辨析”上,它包括对词语、熟语的“判定”与“辨别”。特别是“近义词辨析”“虚词辨析”“熟语(成语)的辨析”等,以近义词辨析为重中

2、之重。命题形式有:选择判断题,填空选择题,主观改错题,主观简答试题。特别是将实词与虚词、成语相互整合考查是一个明显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排除法及创设情景是两种基本方法。高考语文试题词语部分,近年分量有所下降,仍设一二道题,足见词语这个知识点在能力型试卷中的重要性。考查形式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 从近三年广东高考试题看,只有2007年考查了近义实词的辨析,且考查的要求也不甚高,只要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和辨析词义的基本方法,就能正确选出答案。预计如果考到实虚词题目,难度也一定不会很大。,高考总复习语文,考点整合,高考总复习语文,一、正确使用实词 实词的考查以同义近义词辨析为主

3、。要掌握和运用好同义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同义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般说来,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辨析同义词,辨异是重点,但要辨异首先要求同。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同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辨析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词语的色彩方面进行辨析 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三类。例: 褒义词:具有肯定或赞许的感情。如:鼓励、成果、抵御、果断、聪明、节俭、维护。,高考总

4、复习语文,贬义词:具有否定或贬斥的感情。如:煽动、后果、抗拒、武断、狡猾、吝啬、庇护。 中义词:不表示褒贬。如:鼓动、结果、抵抗。 词语除感情色彩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我们称之为语体色彩。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对话、文艺作品多用口语,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理论文章。如“表彰表扬”、“贵宾客人”、“陪同陪伴”、“散步溜达”、“马铃薯土豆”,这几组词语义同而语体色彩不同,前者属于书面语,后者属于口语,使用时适合不同的场合。语体色彩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

5、婉和直露等的不同。如“死亡”不带感情色彩,用于与自己不亲近的人;而“逝世”则用于自己尊敬的对象。“嘱咐”多用于临别场合,语气态度恳切;而“吩咐”多用于并不远离的对象,带有命令口气。,高考总复习语文,(二)从词语的意义方面辨析 1.词义涵盖的范围不同,如: “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之意,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上加以扩充;而“开辟”着重指新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较大。 2.词义侧重点不同 比较分析语素,从词义的不同着重点加以区别。名词性的同义词,着重点往往表现在所指事物的特点方面。如“才能”和“才华”,都含有能力、特长的意思,但“才能”着

6、重指办事的能力或对知识、技能、技巧的运用能力;而“才华”则着重指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与特长。动词性同义词的着重点往往表现在动作的方式方法上。,高考总复习语文,如“发现”和“发明”都有新出现的意思,但“发现”着重于新找到本来就存在的事物,而“发明”着重在新创造出来的本来不存在的事物。形容词性同义词的着重点往往表现在所指事物的性质、属性、状态上。如“陡峭”与“峻峭”都是形容山势的高而陡,但“陡峭”着重指出的坡度大而陡直,而“峻峭”着重指山势的高而险峻。 3.词义的轻重不同 词义的轻重,是同义词表达语言分寸的手段,因此使用这类词要仔细斟酌,区别词义,我们应注意这个特点。如“损坏”与“破坏”,

7、都有使物体毁坏的意思,但“损坏”一般是无意的,“破坏”则是有意的。又如,“诬蔑”和“诬陷”都有无中生有地硬说别人做了某种坏事的意思,但前者是捏造事实,破坏别人的名誉,而后者则是妄加罪名,诬告陷害。两者轻重不同。,高考总复习语文,(三)从运用上辨析 1.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 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如: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干劲。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交流思想、经验、物资;交换意见、礼物、资料。 2.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如: 阻碍(动词):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障碍(名词):排除一切障碍。 强大(形容词):强大

8、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壮大(动词):人多可以壮大声势。,高考总复习语文,精华(名词):这是全书的精华。精彩(形容词):这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 公然公开:两个词语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在句中可当谓语,如“真相早已公开了”;可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可当定语,如“公开的秘密”。 不齿不耻:“齿”本为名词,指牙齿,在这里“齿”是动词,有“说到、提及、并列”意。“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齿”前边可以加“所”,构成“所不齿”。如:“人所不齿”。后边一般不接东西,如果要接就必须在所接东西前加“于”,构成“不齿

9、于”。如:“不齿于人”等。而“耻”是个形容词,有耻辱、羞愧、可耻的意思。在词中“耻”具有意动用法,有“以为耻”的意思。“不耻”前边不能加“所”,后边可直接接东西,构成“不耻”,表示“不以为耻”的意思。如“不耻最后”等。,高考总复习语文,3.适用的对象不同,如: 爱护爱戴:前者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级同辈之间;而后者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抚养奉养:前者用于长辈对晚辈;而后者用于晚辈对长辈。 关于近义词的辨析上面谈了三大点七小点,假如每一个词都去这样逐一比较辨析,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而考试时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技巧。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

10、语的意义。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对于一段文字来说,它所处的那篇文章是它的语境;对于一句话来说,它所处的那个语段是它的语境;对于一个词来说,它所处的那句话是它的语境。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词语往往具有多种意思,但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特定的双关修辞例外)。,高考总复习语文,比如“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深红色的外衣”中是“颜色浓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词语使用的正确与

11、否主要是看其适合语境与否。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选其符合语境义者。注意辨别同义词或近义词在意义、色彩、运用这几方面的细微差别。如:“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化装、化妆)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语境意义是明显的,是指她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阔太太。“化装”与“化妆”,相异语素是“装”与“妆”。都有修饰、打扮意义,但“装”有服装义,“化装”就是改变自己的服饰而装扮成某种身份的人,“妆”就是打扮义,使自己容颜美丽。因而应选“化装”。,高考总复习语文,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再判断该选何词。有些近义词没有相同或相异的语素,通过语素比较而鉴别之是不行了。从词语本身的意义、功用又辨

12、析不清,那就把所辨析的词语放入日常习惯用语中,由此而区分出其异同,再选合适的,如:他(迟疑,犹豫)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迟疑”“犹豫”都有“一下不能判定”义。迟疑不决、犹豫不决,这些词语都正确。只有放到日常习惯语境去体味其差异,才能判定应选哪一个。“我请他帮助,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跟我走了。”“我请他帮忙,他犹豫了一下,同意了。”“迟疑”常指行动而言,“犹豫”常指态度而言,因而据语境应选“犹豫”。,高考总复习语文,二、虚词使用五戒 虚词虽然远比实词少得多,但它灵活多变,除了近义虚词需要仔细辨识外,还要注意其位置、搭配习惯等。从历年高考来看,虚词辨识和使用的出错率始终居高

13、不下。笔者把虚词的使用方法归纳为“五戒”。 1.一戒近义混淆:一些近义虚词在适用对象、范围、场合和搭配习惯及其所表达的语法关系和附加色彩等方面有着细微的区别,一定要仔细辨识。 例:放学时间还没到,集体活动还没结束,你怎么能_离开学校呢? (A径直 B径自 C竟自),高考总复习语文,例: _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 _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A即使也 B尽管但) 解析:例选B。“径直”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不间断;“径自”表示某一个人或某一方面单独做某事,多含贬义;“竟自”,竟然,多用于表现人们对某人做事的结果感到意外。例选B。二者都表示

14、让步,但前者还表示假设,后者还表示转折,“尽管”引出的分句是事实。 2 .二戒贪多滥用:滥用连词和副词易出现赘余,滥用介词易导致主语残缺。 例: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经建起了临时帐篷,以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解析:例中“再次”与“余震”的“余”意思重复;例滥用介词“在中”导致主语残缺。,高考总复习语文,3三戒搭配错用:不少虚词有着固定的搭配习惯和语法功能,如果张冠李戴,就会使句意紊乱或表意不明。 例: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

15、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例:邓亚萍现在给大家的印象,不只是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_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A而是 B而且是),解析:例中成对使用的关联词“由于所”搭配不当,改为“由所”;例选B。与“不只是”搭配的是“而且是”。,高考总复习语文,4四戒位置倒用:可以放在主语前后的关联词要注意分句的主语是否相同,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放在主语后;反之,放在主语前。 例: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例: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村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解析:例两分句的主语分别是“质量”和“成

16、本”,关联词应置于主语后,故“就是”放在“成本”后;例否定副词应放在“把”字句的“把”前,故“没有”放在“把”前。,高考总复习语文,5五戒图简漏用:漏用虚词会出现成分残缺,导致句意不明。 例: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例: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解析:例配对使用的介词短语“在里”漏用介词“在”导致结构混乱;例漏用介词“在”导致歧义。,高考总复习语文,1.实词的考查重点放在同音词。近义词的选择和辨析上,即根据语言环境为句子选择词语,有时也考查对词语意义的正确理解。从2009年命题特点来看,有的试卷没有设题,有的省份将实词与成语合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