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单元训练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49306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单元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单元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单元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单元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单元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单元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单元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1. 右图为三教图。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D使儒学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解析:三教并立出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出C,排除;儒学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当时儒家融合了法家、道家及阴阳家的思想,排除D项。三教合一的潮流在宋代发展为理学,即新儒学体系,故正确选项是B。答案:B2. 2014河北省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论语宪

2、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朱熹强调:“修齐治平”。其反映的共同主张是()A. 人本主义 B. 经世致用C. 重道轻器D. 积极入世解析:从材料中的“安百姓”、“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可判断选择B项,都是主张做学问要实用,但修身、齐家两个阶段不能反映积极入世,故D项不正确,人本主义和重道轻器不符合材料中两个人的共同主张,故A、C两项也不正确。答案:B3. 2014广东省“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

3、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 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解析:题干提供的信息是“理学”的创新,这里应该理解为南宋朱熹融合了儒家思想以外的思想;A项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不是理学,故排除;C项理学的作用应该也是儒家思想的共同作用,故排除;D项并未说明理学的创新,故也应排除。答案:B4. 2014广东省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屩去登临

4、。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仁”。该诗所反映学术思想属于()A. 道教 B. 佛教 C. 程朱理学 D. 陆王心学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陆王心学强调内心反省,C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C5. 2014江苏省南京市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培养社会责任感维护社会稳定禁绝个人欲望A. B. C. D. 解析:宋明理学并非“禁绝”个人欲望,

5、故与史实不符,可排除B、D两项。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可知正确。故选C项。答案:C6. 2014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然则某今日之论,虽或于朱子异,未必非其所喜也。”请判断该学者是()A. 程颐 B. 朱熹 C. 王阳明 D. 李贽解析:从材料“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虽或于朱子异”可以排除A、B两项。又从“虽或于朱子异,未必非其所喜也”,说明该学者仍是理学学派,只是观点与朱熹不同而已,而李贽反对理学派,故D项不正确。答案:C7. 2013吉林一中月考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6、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解析:从材料肯定自由恋爱,农民起义,男女平等,反对理学等信息,可以判断李贽反对的是封建礼教,故答案选C。答案:C8. 2013河南洛阳高三统考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7、A. 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 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 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明末清初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作出判断。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诉求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B项不能体现“异质”,C项说法不正确,D项夸大了明末清初思想的影响。答案:A9. 2013平煤高级中学高三月考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灾者,君而已矣解析:本题考查黄宗羲思想。D项属于黄宗羲思想,具有反封建专制启蒙色彩。A项是孟子

8、的思想,B项是荀子的思想,C项是董仲舒的主张,A、C两项都是维护君主统治,B项是朴素唯物思想。答案:D10. 2014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零诊)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C. 天下为主,君为客 D. “圣人”之言非“万世之至论”解析:A项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C项是黄宗羲的主张;D项是李贽的主张。从题干独治和众治的关系可知是君主专制和人民主权的关系。答案:B11. 2013湖南岳阳二模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

9、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 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B. 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C.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 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提供信息“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和所学史实说明要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故答案选A。答案:A12. 2013山西高三诊断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A.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 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 主张

10、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 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能够从明朝灭亡汉族亡国中反思君主专制之害,进一步提出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答案:A二、非选择题13. 2013潍坊一模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历史学对人类生活所作的解释对变迁和传统或赞同,或拒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本只是一太极(理),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朱子语类材料二东阳陈同父跌宕不羁,常与客言,昔有一士,邻于富家,贫而屡空富翁告之曰:致富不易也大凡致富之道,当先去五贼,五贼不除,富不可

11、致。请问其目,曰:即世之所谓仁、义、礼、智、信是也。程史(1)依据材料一,归纳朱熹的思想体现了儒学怎样的“传统”和“变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迁”的原因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指出陈同父的思想与朱子的思想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解析:第(1)问,要明确题目所说的“传统”是对儒学思想的继承,“变迁”指的是儒学的发展,结合材料一即可回答;“原因”要根据所学知识从佛教、道教的传播,儒学受到冲击以及“三教合一”趋势的出现等方面回答。第(2)问,“不同”根据材料中陈把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视为“五贼”可知,他是反对儒家的仁义思想的,这与朱熹的思想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12、要从儒家思想的义利观和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分析。答案:(1)传统:仁、礼思想;变迁:吸收佛道思想,提出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原因:佛道兴起,儒学发展出现危机;唐宋出现“三教合一”的潮流。(2)不同:陈反对儒家的仁义思想,主张发财致富。原因:传统儒家思想把义利对立起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要求发家致富。14. 2013盐城二模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

13、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材料二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他在焚书卷一中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材料三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导致了大胆的反传统结

14、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学视为社会之典范的“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程朱和王阳明对“理”的认识有何不同。两者穷“理”的途径有何差别?(2)材料二中李贽对“理”是怎么认识的?分析产生这一认识的独特因素。(3)材料三中王夫之对“理”有何认识?请用同时代思想家的某一观点为材料三中“导致了大胆的反传统结论”提供佐证。(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理学在社会教化功能中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加以比较可得出。第(2)问,结合材料信息“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可得出李贽对“理”的认识,然后根据李贽的生活环境得出产生这一认识的独特因素。第(3)问,根据材料信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得出王夫之对“理”的认识,然后联系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思想主张进行论证。第(4)问,根据理学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深远影响加以概括。答案:(1)不同:程朱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理,心是万物本原。差别:程朱主张探究外物(格物致知),王阳明强调内心自省。(2)认识: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就是理)。因素:生活环境;西学东渐。(3)认识:理即气,理是客观事物(理存在于具体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