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2(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44621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2(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2(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2(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2(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2(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2(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2(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2一、选择题(杭州模拟)读下图,回答12题。1该地区()A地势特征为西北高、东南低B湖泊面积最小时出现在夏秋C天然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林D外力作用有流水侵蚀、沉积解析图中西北部为湖泊,显然地势应该是最低的,故A项错;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在夏秋季节,所以湖泊的面积应该是最大,而不是最小,所以B项不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植被应该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不是落叶阔叶林,所以C项明显错误;由于降水多,河流的数量多,所以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D项是正确的。答案D2图中()AMN段铁路建设中工程难度最小BEF段铁路主要分布在平

2、原地区CGH段铁路连接江西的省会城市D铁路与城市的分布仅受地形影响解析影响交通线路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河流、气候和地质条件,MN段虽然在平原地区,但是河流众多尤其要跨赣江,建设成本比较高,A项错;从图中可以分析出来,EF段铁路主要在白色的区域,是小于200米的平原地区,所以B项正确;GH不过南昌,所以C项错;城市还有另一个明显的分布特征就是沿河流分布,仅受地形的影响是不对的,D项错。答案B(安徽马鞍山4月质检)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气象局联合下达了关于对47个重点城市开展空气质量日报的文件,空气质量与预报必测参数暂定为二氧化硫(SO2)日均浓度值、二氧化氮(NO2)日均浓度值和可入肺颗粒物(PM2.

3、5)日均浓度值。PM2.5是指空气中粒径小于或者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表是我国南方某城市3月2日至5日PM2.5监测数据,根据材料回答34题。3. 根据表中所给资料,分析正确的是()PM2.5最高值出现时是因为汽车尾气此时排放量最多PM2.5最高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是因为大气中现出逆温现象4日PM2.5日平均值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该日风力较大4日PM2.5日平均值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该日近地面湿度较大A. B. C. D. 解析日出前后地面温度低,出现逆温现象,大气对流弱,空气中的颗粒物不易扩散而使PM2.5含量较高;风速较大时利于空气中颗粒物的扩散,所以PM2.5含量较低。汽车尾气排放量最多

4、的时间段应该是上下班期间。答案C4. 若我国某城市PM2.5值偏高,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提倡市民积极晨练,增强体质B.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理论值偏低C. 直接用GIS对市区空气质量进行监测D. 工矿企业大多分布在城郊热力环流圈之外解析由于PM2.5是指空气中粒径小于或者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反射或散射部分太阳辐射,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会有所减少,低于理论值。答案B(洛阳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20世纪50年代和2000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状况图。读图回答57题。5甲、乙、丙图例代表的土地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湿地 B林地、耕地、湿地C林地、湿地、耕地 D湿地、耕地、林地解析

5、由图可知,20世纪50年代位于三江平原的丙土地类型到了2000年则大量转化成乙土地类型,这最可能是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将湿地变成耕地的结果,即乙为耕地、丙为湿地。答案B6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最可能导致()A干旱、洪涝频率增加 B土地石漠化加剧C年降水量逐年增大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解析图中区域大量的湿地变成了耕地,这减小了湿地对河流水量的调节作用,极可能导致干旱、洪涝发生的频率增加。答案A7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扩大商品粮基地建设 B推广基塘农业模式C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 D有计划地退耕还沼解析湿地有较好的生态效益,虽然将湿地开垦为耕地会增大粮食的产量,但也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

6、产生严重的影响,故该地今后应有计划地退耕还沼。答案D(福建六校联考)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下图是我国天津滨海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8图中南港重工业区在布局时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原料 B交通C人才 D环境解析读图可知,南港重工业区距滨海新区的中心城区较远,且相对于中心城区来说,南港重工业区位于与季风垂直的郊外,布局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对中心城区的环境污染,因此其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环境,故选D。答案D9图中各

7、功能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从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先进制造业产业区南港重工业区滨海高新区临港工业区A BC D解析重工业区对能源的消耗量大,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最大,而高新技术产业区对能源的消耗最小,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最小,可知选项A正确。答案A10.(哈尔滨高三模拟)读2008年美洲地区CO2排放量分布图(圆中数字表示排放量大小,单位:万吨),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是()A加拿大B美国C墨西哥D巴西解析美国工业发达,经济总量远远超过美洲地区的其他国家,消耗的矿物能源也最多,所以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美洲地区是最大的。答案B(2011江苏)(双选)图1为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2为20

8、02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解析考查我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由图可知,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一直在减少,其中2002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最快,但总量始终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答案BC1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A建设用地增加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D未

9、利用地增加解析考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由图可知,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最主要是由于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显著,大量的耕地变成林地;此外,居民点及工矿等建设也占用了一部分耕地。答案AC(2011重庆)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回答13题。13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解析本题考查土地利用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对柱状图的分析和判读能力。图例中给出了国家标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符合国家标准的人均用地需要在国家标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对比图中各种用地即可分析出人均绿地用地符合国家标准。答案D(

10、2011福州一中高三5月高考模拟)读“近45年来某地气候变化示意图”。回答1415题。14影响该地年均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全球气候变化 B地壳运动C大气运动 D洋流解析影响该地年均温变化的主要因素应该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趋势。答案A15近45年来图中该地气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春季降水量变化趋势和年降水量相反B春季和冬季降水量都以增加趋势为主,但春季降水量增加趋势小于冬季C气候变化趋势以暖湿化趋势为主D气温不断升高,缺水现象日益严重解析45年来,该地区气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降水的总趋势是先减少,后增加。春季降水距平年变化更大。该地区总体呈暖湿趋势。答案C二、非选择题16(2012重庆文综

11、)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主要地带性植被是_。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区土壤水分含量_。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从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来分析判断,俄罗斯出租土地所在地区位于远东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带性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由于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且受海洋影响大,降水较我国西北地区多,因此该地土壤水分含量较我国西北地区高。全球变暖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来说,热量增多,有利于喜温作物生长,生长时间延长和降水增多,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答案亚寒带针叶林高有利影响:热量条件得到改善;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延长;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农作物可利用的水分增加(降水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