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云霄县城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证》课件 北师大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632634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云霄县城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证》课件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福建省云霄县城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证》课件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福建省云霄县城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证》课件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福建省云霄县城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证》课件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福建省云霄县城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证》课件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云霄县城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证》课件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云霄县城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证》课件 北师大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宫,长城,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A,B,C,明清都城北京,1368年明朝建立定都北京,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迁都北京,明成祖朱棣,北京城的结构分为几重?分别是?,A,B,C,3重。 A:京城 B:皇城 C:宫城 (紫禁城、故宫),故宫布局沿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南北取直,左右对称,故宫建筑形式雄伟、庄严,布局严禁,色彩金碧辉煌,前朝后寝。,太和殿是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大殿,俗称金銮宝殿。 宫中所有重大的庆典仪式都 在这里举行。,太和殿,太和殿内景,中和殿,清代的皇帝在举行大典前,先在中和殿小憩,接受朝拜。,保和殿,保和殿

2、是明代为皇帝参加奉天殿的活动场所,清代皇帝则举行宴会。乾隆后期,是殿试的考场。,乾 清 宫,明代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并处理日常政务 。乾清宫正殿悬挂着“正大光明”巨匾。,交泰殿,殿中设有宝座,宝座后有4扇屏风。清代封皇后、授皇后“册”“宝”的仪式都在这里举行。每年元旦、冬至、千秋(皇后生日)三大节日,皇后要在交泰殿举行典礼,接受皇贵妃、贵妃、妃、嫔、公主、福晋(亲王、郡王的妻子)等的朝贺。,坤宁宫,坤宁宫在清代改为祭神场所。其中的东暖阁为清代皇帝大婚之用。,故宫的龙,想一想,1 . 故宫建筑的色彩一律用红墙黄瓦,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2 . 故宫的许多建筑数

3、字几乎都和九有关,如台阶的级数、门钉的数目等,这是为什么? 3 . 为什么故宫许多建筑的名称都有“仁、和、中、安”等字?,1 . 红色表示着重尊严,黄色是皇室的标志。,2 . 体现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3 . 突出传统的儒家理念。,北京故宫,故宫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作品,可能就是北京了” “整个北京城乃是世界的奇观之一,它的(平面布局)匀称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品,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明长城,明长城,目的:,起止点:,地位:,防御蒙古骑兵,东到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军事

4、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 经济上: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 政治上: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长城入海处山海关老龙头,嘉 峪 关,戚继光,辽东,临洮,鸭绿江,嘉峪关,匈奴,蒙古族,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长城精神,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日长城之痛,甘肃省山丹县老军乡夯土长城由于数百年的风雨侵蚀,成为长短高低不等的一个个土墩。,山西省右玉县长城杀虎口关楼,由于当地旅游开发修复时忽略历史依据,简单追求景观效果,失去了原本的历史风貌。,故宫,长城,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大一统气派,课 堂 小 结,故宫和长城是我国保存较好的两座文化遗址,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展现了明清大一统气派。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故宫和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想一想,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什么不同?,(1)目的: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范蒙古 骑兵的侵扰;秦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 御匈奴南下。 (2)起止: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 关;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3)建筑成就:明长城的修建达到了历史 上的最高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