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常识 第二课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631301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常识 第二课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常识 第二课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常识 第二课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常识 第二课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常识 第二课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常识 第二课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常识 第二课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经济常识,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2013高考导航,主干梳理 1公有制的地位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_,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_。,根本经济特征,基础,2我国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1)国有经济 含义: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作用:在国民经济中起_作用,并体现在_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_地位。第二,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_,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主导,控制力,支配,竞争力

2、,意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_,具有关键性作用。,凝聚力,(2)集体经济 含义:是生产资料归_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地位: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劳动者,作用:组织分散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克服个体经济力量单薄,无力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弱点;经营方式比较灵活,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体现_的原则,并能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共同富裕,农村集体经济:实行以_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基本经营制度。这种体制可以发挥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3、,家庭承包,(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 _成分,都属于公有制经济。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_。,集体,质的提高,(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_作用。 4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1)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主导,(2)意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拓展提升 1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2.正确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 (1)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是

4、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的新的所有制实现形式。,其中有公有制经济,也有非公有制经济,不能笼统地把它视为非公有制经济。同理,亦不能笼统地称之为公有制经济,只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才属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成分是非公有制经济。,(2)不能认为股份制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只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所组成的股份制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典题例析 (2009高考海南卷)某奶牛养殖大县的一百多农户自发成立“奶联社”,将奶牛集中起来,由奶联社组织养牛能手对奶牛统一饲养、管理;每头牛作价5000元入股,固定分红,5年返利6000元。,入社后奶牛的饲

5、养成本下降,牛奶的产量上升,奶价因原奶质量提高而上升。从所有制性质上看,奶联社属于( ) A个体经济、混合所有制 B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 C混合经济、股份合作制 D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解析】 “奶联社”属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从其性质来看是集体经济,不属于混合经济,A、C、D排除,答案为B。 【答案】 B,【点拨】 股份合作制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基本特征,是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是当前国有小型企业搞活的一个有效途径。,主干梳理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_中占优势。,社会总资产,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

6、质的提高。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_作用。 (2)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主导,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内容:包括个体经济、 _、外资经济等。 (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_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经济,市场经济,(3)作用:对于活跃市场,方便_,增加_和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等有重要作用。 (4)方针:在坚持公有制 _地位的前提下,要_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并实行引导、 _和管理。,人民生活,就业,主体,鼓励,监督,3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是_,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占主体,(2)原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_”标准。 (3)态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_、_、 _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三个有利于,鼓励,支持,引导,拓展提升 1正确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毫不动

8、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3.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在所有制结构中,二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是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有利于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只要保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并且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就能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发

9、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激发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不仅不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反而能够激发公有制经济的竞争活力,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3)当前我国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由于国有经济仍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而且其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在不断增强,因而国有经济仍然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典题例析 (2011高考江苏卷)2010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186.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

10、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是23%、13%和64%。这说明(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C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 题中数字表明国有资产在固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具有优势,因此,从这一点不能说明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因此,A、B两项都不能入选。社会主义经济就是指公有制经济,因此D项错误。,国有经济、外资经济和民间经济的投资比重说明它们都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C项入选。 【答案】 C,主干梳理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11、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它的基本内容是:在社会主义_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公有制,按劳分配是相对于按资分配、按需分配而言的。范围(前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2)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范围: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3)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_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按_要素分配。 (4)其他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资本,管理,2我国现阶段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

12、)这是与我国现阶段_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_决定的。,生产力,所有制结构,(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_的客观要求。 (4)实践证明,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能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_。,市场经济,共同富裕,拓展提升 1生产与分配的关系,2分配方式,3.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4.对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认识误区 (1)按劳分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 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生产决定分配,在不同的公有制企业中,由

13、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可以分配的消费品在数量上存在差异。,因而,不同公有制企业的职工等量劳动不一定能获得等量的报酬。 (2)劳动收入等同于按劳分配收入。 在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劳分配的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经营风险中经营者凭借复杂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收入。而按劳分配收入仅指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典题例析 (2010高考安徽卷)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

14、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 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 C49000元 21000元 D44000元 11000元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的有关知识,以及考生对不同分配方式的辨识能力。,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所实行的分配方式,因此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为36000800044000(元);李某的个人专利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中的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房租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其妻的个体杂货,店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故李某一家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应为5000600011000(元)。 【答案】

15、D,【点拨】 近几年高考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复习时要注意辨别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主干梳理 1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无论是按劳分配所得还是非按劳分配所得,只要是合法收入,都受到_的保护。,法律,2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_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3意义:有利于进一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合法,有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依法治国和和谐社会建设。,4正确处理私有财产保护与公共利益需要的关系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但必须给予_。实行征收和征用,应当遵循以下三条原则:,补偿,(1)公共利益_的原则。实行征收、征用,必须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这是征收、征用的前提条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