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1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24364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1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2011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2011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省2011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省2011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1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2011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宝鸡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 文试 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质论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

2、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十分重要。“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评论人物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

3、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以“文”、“质”二字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子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即“文”,“以质信言”即“质”,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

4、文饰润色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文”、“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文”、“质”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质”的方面;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文”的方面。“文”、“质”这对概念,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1根据原文,下列有关“文”和“质”的表述,不符合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文”和“质

5、”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评论人物的,其中“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B“文”和“质”这一对概念在评论作家作品、概括时代文学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C孔子认为,“文”有文华之意,“质”是质朴之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文华与质朴相配得当才能成为君子。D人们一般认为,“文质彬彬”就是形式和内容互相协调,其中“质”是指内在的道德,“文”是指外在的表现。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晋以后文论中“文”、“质”二字的含义也大都沿用了孔子的意思,只是少数场合可以大体理解为形式和内容。B韩非子说“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其中“以质信言”是指以质朴

6、的语言进谏,“鄙”则与孔子话中的“野”意思相同。C班彪说史记“文质相称”,这可能是借用了论语的意思,从文学角度对史记外部风貌作出了高度评价。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和“质”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韩非子难言指出,如果分别采用“文”或“质”不同风格,就无法达到向国君进谏的目的。这是“文”、“质”涉及社会生活的一个例子。B从古代文论来看,如果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兼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那就会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C“文”和“质”这一对概念的含义,不但在古代文论中大致上是一以贯之的

7、,它跟最初评论人物时的意义也是一脉相承的。D当古代批评家不满于文坛风气,要求加强“文”或“质”的时候,就意味着当时文坛可能已经过于质朴或过于靡丽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李邈,字彦思,临江军清江人,唐宗室宰相适之之后。少有才略,以父任为太庙斋郎,擢通判河间府。以迕蔡京、童贯,迁知霸州,为辽国贺正副使。还,贯将连金人夹攻契丹,呼邈至私第,以语动之,使附己。邈言契丹人未厌其主,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贯不能用,乃乞致仕。叹曰:“国家祸乱自兹始矣!”金人犯京师,诏趣入见,邈慨然复起就道。既至,会姚平仲战不利,京师震动。上问御敌奈何,邈言:“胜负兵家之常势,陛下无过忧,第

8、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因言:“种师道宿将,有重名,二敌所畏。朝廷自主和议,而尽以诸道兵畀师道,视敌为进退。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使见可击而进,胜固社稷之福:不胜,亦足使敌知吾将帅有以国为任者。”上称善。守真定,兵不满二千,钱不满二百万,自度无以拒敌,乃谕民出财,共为死守。民恃邈为固,不数日,得钱十三万贯、粟十一万石,募民为勇敢亦数千人。金人至,邈乞师于宣抚副使,且间道走蜡书上闻,皆不报。城被围,且战且守,相持四旬。城破,邈巷战不克,将赴井,左右持之不得入。斡离不胁邈拜,不拜,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乃拘于燕山府。金人问曰:“集民兵击我,谓我为贼,何也?”邈曰:“汝负盟,所至掠吾金帛

9、子女,何讳吾言敌?”不能屈。久之,欲以邈知沧州,笑而不答,且说之曰:“汝不以此时归二帝及两河地,岁取重币如契丹,以为长利,强尚可恃乎?”金人讳其言,命邈被发左衽,邈愤,诋毁甚力。金人大怒,遂遇害。将死,颜色不变,南向再拜,端坐就戮。燕人为之流涕。(选自宋史忠义传,有删节)【注】完颜斡离不,金太祖第二子。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迕蔡京、童贯,迁知霸州 迕:触犯B第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 第:但C邈巷战不克 克:能够D乃拘于燕山府 拘:关押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唐宗室宰相适之之后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B以迕蔡

10、京、童贯,迁知霸州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C第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D邈乞师于宣抚副使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童贯曾有联合金人夹击契丹的计划,并召李邈到私人府第谋划这件事,但李邈认为契丹百姓尚未厌弃自己的君主,时机尚不成熟,因此不赞成。B金人进犯京师,李邈建议皇上不能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应该早作决断,放弃和谈,把全部兵权都交给老将种师道,和金人决一死战。C李邈守卫真定,充分调动百姓的力量,坚守了一个多月。城池被攻破,仍顽强抵抗。被俘后,也能保持民族气节,坚决不向金人臣服。D金人想收买李邈,以官职

11、相诱,没有成功。逼李邈改变宋人的服饰装扮,又被李邈义正辞严地斥责。李邈被杀害之时,燕地的百姓也为他流泪。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邈言契丹人未厌其主,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5分)(2)汝负盟,所至掠吾金帛子女,何讳吾言敌?(5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8(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3分)(2)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9本诗最后一句

12、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0补写下列名句空缺部分(任选一组)(5分)第一组:安能屈豪杰之流, ,发其志士之悲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 (杜牧阿房宫赋)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吾所以为此者,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永遇乐)第二组: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吾尝终日而思矣, 。 (荀子劝学)人非生而知之者, 。 (韩愈师说)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苏轼赤壁赋)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 。(荷

13、塘月色)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的(1)-(4)题。白发冯骥才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或者再努力,往上登一登。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开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根白发!这

14、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我。她用力想托我起来,我却紧紧抱住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里。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那种人生感叹,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枝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时,我心里一动,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做?”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这么多的白发!我竟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