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1年初中政治毕业生学业考试(样卷)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15374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2011年初中政治毕业生学业考试(样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北省武汉市2011年初中政治毕业生学业考试(样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北省武汉市2011年初中政治毕业生学业考试(样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北省武汉市2011年初中政治毕业生学业考试(样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2011年初中政治毕业生学业考试(样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2011年初中政治毕业生学业考试(样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试卷(样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沧海桑田、自然变迁,生命的流逝总让我们无限感慨。“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A人类的命运由自然界其他生命来主宰B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人类的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最有价值的C各种生命息息相关,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2500米一骑绝尘,1000米带病夺金,3000米接力协力登顶,王潆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创造了奇迹。“你们想赢我可能很难!”这句经典的王潆式“狂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实力是撑起信心的支柱B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只要学会用

2、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就一定能成功C自负能够激励自己的斗志,自尊有利于释放自己的潜能3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平衡。他的话告诉我们A根据自身实际,对人生目标适当进行调整,有利于实现理想B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遥远,理想对人的行为不起任何作用C通向理想的路不止一条,成败取决于机遇4现代生活中,免费的公园、无人售票的公交、街头阅报栏、公用电话亭、开放的健身设施、公共自行车等,越来越多的公共设施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对公民的社会公德水准和文明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尊重社会,就要遵守社会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B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维护公共秩序,是公民享有的基

3、本权利C尊重他人,尊重社会的核心是保护环境52010年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如今。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的官员,开始通过这种形式问政于民,汇聚民智、了解民意。这说明A互联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外行使监督权利B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c互联网成为我国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渠道6志愿者服务,是为了其他社会成员或公共事业而自觉自愿提供时间、精力和劳务的行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赛场内外的志愿者在170万人以上;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招募,截至2009年12月31日,报名总数为61225

4、1人。大家积极争当志愿者,是因为A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B公民要自觉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C道德义务是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72010年3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因贪污、受贿罪,终审被判无期徒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法院系统因犯罪而被判刑的最高官员。该案说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ABC8历时一年半、易稿数十次之后,关系中国教育未来10年发展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终于向社会公布。纲要强调,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重中之重。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是A强制性、统一性、公益性B强制性、普遍性、终身性C强制性、义务性、免费性9近年来,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步推进与国际社会的对话合作,在一系列重大多边会议上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这表明A中国已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B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C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唯一力量102010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灾害,袭击着甘肃省舟曲县,中国军民以气吞山河的气概,不屈不挠的精神,夺得了抗击灾害的胜利。这告诉我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能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承担道德责任就是

6、在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ABC11近年来,世界各地遭受了极端天气带来的各种灾害。洪灾重创巴基斯坦及欧洲多国,旱灾则袭击了俄罗斯和非洲多国;中国、美国等北半球多国遭遇历史罕见酷热,而南半球多国则面临罕见低温。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ABC122010年9月20日,“辛亥首义武汉文化周”在台北开幕,主旨是大力弘扬辛亥首义精神和以振兴中华民族为

7、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民族文化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ABC132010年,武汉市民族文化周的主题是“民族团结,欢聚江城”,“认民族找朋友欢乐民族大家庭”体验活动成为民族文化周最大的亮点。今年我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实现56个民族大团圆56个民族同胞同在我市工作、生活、学习。这一切充分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B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

8、俗习惯和语言文字14右边的漫画“保护伞”表明的是A实现社会公平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B保障社会公平是兴国之要,是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C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民生问题15“有的时候,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感动;有的时候,我们铭记了感动;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做到感动身边的人。”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开展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激发正义,弘扬正气是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需要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ABC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20分)16走近

9、上海世博会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将吸引2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世界各地约7000万人次参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为理念充分演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1)“精彩世博,自豪中国。”中国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举办一届历史上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界博览会。请简述理由。(2分)(2)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历史与未来的和谐?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发表自己的意见。(2分)17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刚刚过

10、去的5年,跌宕起伏、艰苦卓绝而又成就斐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十一五”都将是令人难以忘怀的5年。它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新的5年发展路线图正在绘制中,站在“十二五,的门槛上,我们期盼着一个蕴藏更多生机与活力的5年。(1)我们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什么是中华民族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2分)(2)回首5年非凡之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坚持改革是“十一五”期间的三个显著特征。请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2分)(3)凝聚民心、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国家发改委开展了主题为“共绘蓝图一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

11、献策”活动,请全国人民为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纲要出谋划策。请你积极参与活动,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的重点问题,踊跃建言献策。(2分)2011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 历史与社会综合试卷(样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备选答案A、B、C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并将其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012345得分答案CAA ABBAABABBACA二、非选择题(10分)33(1)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我们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

12、确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团结协作,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支撑,有举办国际大事的成功经验,所以,我们对成功办好世博会充满信心。(2)人与自然和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节能、环保方面的立法工作,严厉打击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族的资源节约意识。(2分)人与人和谐:严格依法治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缩小地区差距,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关爱弱势群体;广泛开展精

13、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形成良好社会风气。(2分)历史与未来和谐:回首辉煌历史,展望和谐未来,中华文明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逻辑,提示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与人类共同谋求和谐发展的崭新未来。(2分)34 (1)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分)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1分)(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富裕人民,让人民充分享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也是国家强大的根本目的。(2分)改革是实现科学发展、永续发展的必由路径。中国经济要想真正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就在于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特别是要在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否则,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也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2分) (3)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不同的角度建言。可从宏观政策性措施来谈,也可就某一突出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提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建议与要求。(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