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高中201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15368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鄂州高中201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鄂州高中201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鄂州高中201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鄂州高中201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鄂州高中201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鄂州高中201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鄂州高中201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州高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三地理本试卷共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56分)根据紫金山天文台的计算,北京时间12月22日7时40分,我国迎来2010年的“冬至”。读图1回答1-2题。1. 2010年我国进入“冬至”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昼长等于乙地昼长 B丙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C丁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N ,175W 2图示当天,鄂州高中校园旗杆的阴影可能是下图中的下图(图2)为地球表面一段弧线的投影。据所学知识作答3-5题。3若AB为地球某日昼长为8小时的等昼长线,则

2、 AA地当天17:00日落B若该日在7月,则B地当天日出于东南C若B地居民当天观察到日出于东北,则B地位于南半球DB地纬度不超过404若AB为地球某时刻等太阳高度线,则 AAB一线上各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相等B此刻AB一线上各地等高物体的物影等长CAB一线上各地物影的朝向相同DAB一线上各地日出地方时相同5若AB为地球某经线圈的一半,则 A若A地太阳高度为零,则B地太阳高度也为零BA、B两地纬度之和为90 CA、B两地不可能昼长相等D同一天,A、B两地不可能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是风向标符号,长线段表示风向;短线段表示风力大小,标在风向标的尾部。图3中甲和乙表示世界某地不同季节的风向情况。读图3

3、回答6-7题。6有关该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C河流有较短的结冰期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防汛压力大7图甲所示季节里A美国东南部沿海飓风活动频繁 B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C华北平原地区正在忙于收摘棉花D三江平原正在忙于播种小麦读图4,回答8-9题。8图中最易形成瀑布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 D丁9图中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A从乙到丙 B从丁到乙C从戊到甲 D从丁到戊图5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关于乙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

4、是 AP湖为淡水湖,水面季节变化较大 B乙河是在向斜谷地上发育的河流 C乙河为内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DP湖是乙河的重要补给水源11关于甲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部分河段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 B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 D冬季盛行西南风每年有大量候鸟在澳大利亚和东亚之间迁徙。图6为科学家2010年用卫星追踪一只标号为“H3”的斑尾塍(chng)鹬迁徙路线,读图回答12-13题。12这只斑尾塍鹬在此次迁徙中,穿越了一个暖锋的阴雨云带。其最可能的时间是 A4月8日 B4月10日 C4月22日 D5月l9目13这只斑尾塍鹬停留到ll月便沿途返回澳大利亚,路途中可能遇到

5、的现象是A沿途皆顺风 B沿途前半段顺风,后半段逆风 C飞越我国山东半岛时,当地农民正忙着收割小麦 D沿途飞过的自然带依次是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下表示意19981999年“世界各大洲(地区)淡水利用概况”,据此与所学知识作答14-16题。地区年提取量各部门用水比例(%)总水量(Km3)人均水量(m3)生活工业农业全世界324064582369a1452027588b455625145531北美地区5121798134740中美地区969166886南美洲106335182359c16345

6、426985d175916423414表中abcd代表的地区(或大洲)应分别为 A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 B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C亚洲、大洋洲、欧洲、非洲 D大洋洲、欧洲、非洲、亚洲15从表中信息,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南美洲人口比北美地区的多 Ba地区农业用水量比b地区多C农业用水比例越高,农业生产水平也越高Dc地区人均工业用水量与中美地区的人均工业用水量很接近16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带来的供需矛盾,智利正在实施“雾中取水”方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雾中取水符合节流原则B沿海寒流带来的浓雾从海上涌向陆地,提供宝贵淡水资源C雾中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暖湿气流D从事雾中取水的生产企业应属于市场导

7、向型工业7月5日某地理考察小组在25N附近野外考察,于当天北京时间12时20分观察到A城的物影为一天中的最短,且该日A城于B方向日出,C方向日落。下图(图7)是该小组绘制的当地小区域的山河分布简略图。读后回答17-20题。17河流AB段的流向为A由西南流向东北 B由东南流向西北C由西北流向东南 D由东北流向西南18考察队员在图示地区考察时,在考察日志中做了如下记载。其中不可信的是 A河谷及山麓的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B从A向C,河谷中的砂石颗粒越来越大C河流水位较1月份考察时测量的数据要高D河水较1月份考察时更浑浊19河流DF段弯曲,而AC段比较平直。考察队员的分析正确的是 AAC段河水受地

8、转偏向力影响小,以侧蚀作用为主BAC段河水流速较DF段的慢,以堆积和侧蚀作用为主CDF段河水流速更快,以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DDF段河水流速较慢,以堆积和侧蚀作用为主20考察队员通过比对,发现该日观察到的日出与日落方位与另一天观察到的完全一致,则“另一天”最可能是 A5月15日 B5月1日 C6月22日 D6月9日 下图(图8)为亚欧大陆内陆地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分布图。读图回答21-22题。21该山地各植被带的分布上限,在南坡均比北坡的高。是因为南坡 A降水更多 B热量条件更好 C地形坡度更陡 D相对高差更大22下列四图能正确反映该山地北坡年降水量与海拔的相关性特征的是平均年龄中位数是指用人口平

9、均年龄除以2的得数。它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及其年龄结构特征。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读后,据所学知识作答23-24题。国家日本巴西瑞典尼日利亚中国韩国世界平均年龄中位数44628941715235237928423从表中可分析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5.2岁,属年轻型人口B表中各国,日本是人口最老的国家C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65岁)比中国的多D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的高24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但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是因为 A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B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C

10、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女性人口远多于男性人口D引进外资,带来外籍劳动力的大量涌入道路密度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道路网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平均车行速度是指某地区各种汽车的平均行车速度。下图(图9)中左图示意某特大城市道路密度等值线,右图示意其平均车行速度等值线,读图后完成25-26题。25甲地的值可能为 A4.6 B5 C3.1 D3.826甲处不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是 A十字路口 B绿地 C卫星城 D商业区图10为某地牧草生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图11为该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27-28题。27图10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偏低 B降水偏少 C乳牛大量繁殖 D鲜草供应偏多28该地乳畜

11、业发达,既生产新鲜牛奶,也外销不易变质的其它乳制品。该地可能位于 A意大利 B阿根廷 C澳大利亚 D美国第卷(非选择题 共44分)29.下图为世界地图的局部。a、b、c、d代表四种自然带,等压线为1月的气压分布形势。回答下列各题。(14分)(1)写出a、b、c、d代表的自然带名称。(2分)a ;b ;c ;d 。(2)分析图中a处形成不同于同纬度内陆地区的自然带的成因。(6分)(3)简述赞比西河的径流量特征及形成原因。(6分)3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6分)材料一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可达1万平方千米

12、,水深可达11米;最小水面只有2700-3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定期逆向改流的河流之一。材料二 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它包括越南南部的一大部分和柬埔寨东南部,面积44,000平方公里(39,000平方公里属于越南)。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和鱼米之乡,也是越南最富庶的地方。(1)指出洞里萨河的流向变化及其对应的大致月份,并说明其成因。(6分)(2)试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湄公河三角洲的形成。(6分)(3)指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解释其成因(4分)31下图示意英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布及该市各区域污染排放统计的相关资料。读图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1)该城市的工业区分布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5分)(2)结合图乙,比较A、B两城区的污染排放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6分)(3)C城区的房价比A城区的高。据图分析其可能原因。(3分)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ABCBAAABDCCBAA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