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11—1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11500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许昌市11—1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许昌市11—1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许昌市11—1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许昌市11—1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省许昌市11—1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许昌市11—1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许昌市11—1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历史试题(期末)【新人教】命题范围: 必修一全册第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011惠州市第二次调研)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省召开,其宣传口号有“和谐齐鲁义,精彩全运情”、“齐鲁齐心,全民全运”等,用“齐鲁”代表山东起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2011广东增城市调研)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内容。钱

2、氏重视修订族谱,充分说明( )A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 B中国古代分封制根深蒂固 C中国古代郡县制度影响深远D传统商品经济的发展3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最主要是因为( )A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为两汉至宋元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统一了度量衡 D统一了法律4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 (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5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

3、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6、(2010深圳市第二次调研)“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词中提到的四位皇帝都( )A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吸取农民起义教训,休养生息D大力抑制土地兼并,戒奢从俭7(2011届广东信宜市摸底考)东汉尚书台、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D文臣地位不断提高8(2011广东六校第一次联考7)古代雅典非常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创立陶片放逐法 B扩大官员的选拔范围C发放“观剧津

4、贴”,鼓励观赏戏剧 D只承认少数人的公民权9、(2011届广东信宜市摸底考)“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右图用鲜血和生命供奴隶主享乐的古罗马奴隶角斗说明罗马法( )A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B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努力缓解社会矛盾 D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10(2010山东文综15)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11(2010海南单科10)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

5、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曾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A代议制 B分权制 C共和制 D联邦制12太平天国运动是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合力的产物。除了具备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特点外,又赋予了时代新特点,这主要是因为( )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的萌发太平天国颁布了资政新篇 农民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A B C D13(2011佛山市禅城区调研)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

6、入人心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14(2010福建漳州南靖联考)五四运动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之所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A它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而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B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共同领导革命,而非单独领导革命m D无产阶级只是革命主力,还没有真正成为革命领导阶级15(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8题)红色旅游的宣传词中有“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的说法。这里的“历史红”指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C人民军队的诞生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6(2011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联考

7、)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创设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其中最根本的是(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17(2010广东省湛江二中期末考)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说明了:( )姓名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政党中共中共中共民革民革民盟中共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民主联合政府C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D中国共产党在政府中不居于领导地位18(广东实验中学09-10高一模块一考试)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很多挫折,其中最大的

8、挫折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反”“五反”运动 D“文化大革命”19(2010北京文综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20(2010届盐城市二模)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功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一国两制”得

9、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A B C D21、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最主要的意义是( )A使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B形成与美苏抗衡的新力量C发展中国家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 D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22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这表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A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世界的一员 C欧盟外交的代表 D两极世界的一极23造成下图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的冷战政策B苏联的支持与挑拨C国际恐怖主义泛滥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4欧共体从1967年成立之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1986年的

10、12个成员国,2004年5月1日,欧盟发展到25个成员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迅速走向一体化的原因有( )地域上接近 民族文化传统接近 内部经济联系密切 联合自强,应对超级大国威胁。A B C D25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物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苏联已经解体 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C中美关系好转 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5小题,共50分。26(10分)中 央郡县乡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图四 军机处内景请回答:(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

11、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其职责是什么?有何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材料二 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实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遣成的唯一不足

12、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以上材料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请回答(1)材料一中,雅典民主制存在的不足是什么?造成的主要消极影响是什么?(2)与材料一相比较,罗马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3)据材料一、二,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民主制的共同点是什么?其阶级本质是什么?28(10分)(2010山东潍坊昌乐检测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材料二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材料三 第一条 为了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