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镇平一高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11484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镇平一高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镇平一高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镇平一高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镇平一高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镇平一高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镇平一高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镇平一高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秋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分封制是西周政治秩序正常运转的基础。下列对西周分封制的认识正确的有( )分封制是西周扩大统治区域的一种方式 宗法关系是分封制的基础与周王室无血缘关系者,被排除在分封对象之外统治权力与土地依社会地位高下而逐层分割A.B. C. D.2.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非常民主C唐中宗时期皇权不再独尊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

2、力3.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各项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三省六部制宋朝在中央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在地方设置通判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A B C D4. 十二铜表法第9表公法中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以死刑。”这能够体现( )依法治国思想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保护平民的利益国家的民主化治理A.B. C. D.5.法国巴黎有一个著名的“路易十五广场”,在恐怖统治时期被改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再易其名为“协和广场”,取意“全国

3、各族和谐、融洽、具有凝聚力”。1814年再次被改回“路易十五广场”。1830年路易菲利普时代它又重新恢复为现在的名字“协和广场”。这主要说明了( )A法国大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B法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C法国共和制的道路曲折漫长D法国封建势力疯狂反扑6.“甲午战争时期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第1页(共8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第2页(共8页)A军备落后B政府腐败 C军费匮乏 D军纪松弛7.11900年6月17日中外日报以“歼厥渠魁说”为文章标题指责义和团“毁铁路,

4、焚电局,割电线”。史学界对于义和团破坏铁路和电线一事有多种评价,其中属于文明史观与现代化史观的有( )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仇视洋教的暴民运动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冲突A B C D8.1852年太平天国发表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官以贿得,刑以钱免。”该材料表明( )太平天国运动声讨清朝统治的残暴和黑暗太平天国运动表现出较高的斗争策略水平“奉天”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讨胡”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在民族问题的认识上具有一定的狭隘性A. B. C. D.9.有学者指出

5、:“五四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依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B五四运动的成功是工商学界共同努力的结果C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D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10.世界通史载:“(俄国)临时政府的表现证明它无力处理它面临的问题。临时政府的领导人似乎并不理解战争所造成的新情况”这里的“新情况”包括(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工人建立了自己的武装人民要求和平与面包布尔什维克掌握了军队A. B. C. D.11.阅读下表,表中的数据反映的是( )A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

6、的作用日益突出B中国已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C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完全得到保障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12.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35连体钞珍藏套装包括10元、20元两种面值。钱币的主景图案选自澳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景点,10元正面是妈祖阁,20元正面是大三巴牌坊,背面选用澳门中银大厦作为主景,衬景是澳门的四座大桥。这种设计的寓意是( )澳门被外族占领的屈辱历史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结合喻示澳门的未来更美好 体现中国文化元素,暗喻中国的主权A B C D13.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高度评价中国近年来积极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做法,认为中国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地产生了“变革性和根本性的影响”。下面有

7、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史实,能够体现中非之间深情厚谊的有(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A B C D14.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下列符合邓小平在新时期处理外交关系的重要思想的有(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坚持对外开放A. B. C. D.15.右图是中国画家黄远林的一幅反映战后美国对欧洲活动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有人说:“美国的活动达到了一箭

8、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稳定了西欧经济确立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A BC D16.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因利益和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高三历史月考试题第3页(共8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第4页(共8页)D体现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利益趋于一致17.苏轼曾论述:“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

9、,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借贷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A官府减轻农民负担 B地主致力予民间赈济C产生租佃经营方式 D租佃关系日益发展18.柏霏是北宋四川地区的商人,他来到都城汴京旅游,他可能看到或遇到的情况有在夜市里盘桓到三更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白天到城郊购买瓷器市区和居民区被高高的城墙分开A. B. C. D.19.明代“三言”“二拍”中的商贾小说肯定了商人对利益的追求,也对他们不择手段满足自己私欲的行为给予严厉谴责。清代以后,文言小说里有很多以商人为主体的篇目,就连红楼梦里“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也是“世代皇

10、商”出身。这些反映出( )中国“重农抑商”思潮到“工商皆本”主流思想的巨变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活动活跃频繁的社会现实明清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人们不再以商贾活动为耻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商业意识觉醒A B C D,20.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情况简表。该表格可用于研究唐宋时期经济发展状况 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的动向 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 表明官营手工业退居次要地位A B C D21.文字是历史的鲜活体现。下列文字与所描述经济现象构不成对应关系的是( )A“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 勤”牛耕的推广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越窑

11、青 瓷的精美C“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市”突破 时空界限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2.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其主要含义有( )体现出欧洲探险家们的传教热情现实目标指的是追求黄金、香料等财富反映出海外探险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动力说明达伽马和哥伦布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A B C D23.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这段话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C殖民活动在

12、历史上的主要作用是建设性的D殖民地国家应重视交通业的发展24.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达。19世纪中期英国的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25.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谷物法规定在英国粮价每夸脱低于80先令时,禁止粮食进口。1822年谷物法修正为价格在每夸脱70-80先令间可以进口谷物,而当

13、时国内平均粮食价格只有44先令。该法案引起极大争议,除土地所有者支持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强烈反对。1846年,废除谷物法的法案在议会通过。对此,当时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最可能的反应是( )A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伟大胜利B生产成本肯定会下降,发财的日子到了C面包要便宜了,我们的日子会好过点了D靠高价卖粮、出租土地赚钱的好日子到头了26.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使民族工业失去了存在价值B反动派是真正维护民族基础的力量C挖掉“民族基础”,开拓“世界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