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2012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练习(14)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04967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2012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练习(14)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2012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练习(14)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2012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练习(14)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2012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练习(14)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2012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练习(14)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2012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练习(14)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2012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练习(14)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地理模拟系列练习产业转移和资源调配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西部大开发范围的是A.中部地带的山西 B.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C.西部地带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D.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在与东部地区的合作中,西部地区主要输出A.资源与能源 B.劳务和信息 C.资金和技术 D.纺织原料与燃料3.关于“西气东输”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改变输入地的能源构成,不污染大气环境 B.使输出地的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C.减轻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压力 D.促进西部大开发,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4关于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工业结构看,我国大致上具有“南重北轻,

2、西重东轻”的基本特征B从自然条件看,我国北方地区具有平原面积广阔,水力资源丰富的特征C从对外开放程度看,我国南方开放程度较高,北方开放程度较低D从经济增长速度看,自1999年以来,我国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东部5近年来,我国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工业有从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西部地区交通便利;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动;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好;西部地区工人工资水平较低A B C D6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气候优势是A、热量多 B、光照强 C、水分少 D、风力大读“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示意图”,回答79题。7由图分析,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特点是A点、线、面开放格局

3、同步发展 B内陆省会城市与边境城市同步发展C东、西部地区同步发展 D沿边省区的省会城市与沿海城市同步发展8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于A1980年 B1985年 C1988年 D1992年9近年来,跨国公司开始涉足我国西部地区,其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丰富 劳动力资源丰富 市场前景广阔A B C D10读图,符合下列产业转移的工业类型是A技术指向型产业 B资源指向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动力指向型产业日本韩国,我国台湾、香港等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我国西部地区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后期江苏省东濒黄海,西接安徽,北连山东,东南与沪、浙

4、毗邻。地形以平原为主,江南有低丘点缀期间。境内河道纵横,湖泊众多。全省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江苏经济发展水平按照苏南苏中苏北顺序,从高到低,呈梯度分布。据此回答1112题。11关于江苏省区域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相邻省区的界线是不明确的 B属于同一个自然区域C境内气候差异显著 D对外经贸联系比较紧密12造成江苏省经济南北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差异大;历史基础差异大;对外联系和开放程度的差异大;劳动力丰富程度的差异大;矿产资源丰富程度的差异大A B C D读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大产业构成的比较(2000年)图,回答1315题。13图中A、B是分别指中

5、国和美国的第 产业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不能确定14中国与美国相比,在产业结构上最大不同点是中国 A第一产业比重太大 B第二产业比重太小 C第三产业比重太小 D第三产业比重太大15上述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了 A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美国差距较大 B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较美国低 C我国的人口素质较美国低 D我国的农业基础较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回答1617题。16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A B C D17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

6、产规模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18对于不发达地区来说,产业转移带来的不良后果是:A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 B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安置C促进了乡村城市化进程D改变了原有的地理环境我国三大经济带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发展速度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据此回答1920题。19下列不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原因是A气候湿润,地势低平 B面向大海,海运便利C政策支持,基础较好 D矿产丰富,人少地多20下列关于三大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中、西三个地带中占比重最大的都是第二产业B东部经济地带产业结构最合理,第三产

7、业比重最大C中部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特点介于东、西部之间,三大产业比重相当D西部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读图,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完成2122题:2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启动时,水源区必须最先解决的问题是 A河道的淤积 B水质污染C地下水位的下降 D土壤的盐碱化22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A回补地下水 B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C土壤次生盐碱化 D长江河口海水倒灌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2225题:材料一: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整个工程横贯中国东西部,沿线经过新疆等十个省市。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投产,是中国管道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

8、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材料二:西气东输工程路线图。23天然气作为矿物能源,比其它矿物能源所具有的优点是A比较价格高 B是可再生能源 C开采使用方便 D清洁、燃料效率高24“西气东输”工程采用管道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是A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管理使用方便 B损耗大,但连续性强C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只适合在白天运输 D运量大,且储运难度低25“西气东输”管道经过陕北靖边向北弯曲,其主要目的是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 B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C该地区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多 D绕过地形复杂区域,便于施工26西气东输的西段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路径基本吻合,其主要原因是A弘扬爱国主义热情

9、B属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C地形比较平坦 D劳动力资源丰富读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回答2729题。27. 图中跨区域调配的为A. 能源资源 B. 水资源 C. 矿产资源 D. 土地资源28. 右上图中资源调出区制约其工业发展的因素是A. 资金 B. 技术 C. 能源 D. 人才29. 左上图中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 荒漠化 B. 空气污染 C. 生态环境脆弱 D. 地面塌陷30.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其原因正确是A我国西部大开发,使西部的投资环境改善 B完全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价格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低C中西部地区拥有更广阔的市场 D中西部地

10、区拥有更丰富的资源二、判断题31.“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江苏的社会经济发展。32产业转移,有利于迁入地区产业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33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34. 产业转移的方向一般是由欠发达地区或国家向发达地区或国家转移。35产业转移既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加重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36.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能造成生态环境问题。37.西气东输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但对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显著的压力。38.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能缓解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能源供需矛盾。39.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区和调出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

11、40.给予西部大量财政补贴,是我国政府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三、综合题41请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读我国产业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D、E、F三点代表的产业结构特征分别对应的经济地带是 、 、 。1978年以来三个带GDP增长趋势注:时期1 19781980年 时期2 19811985年时期3 19861990年 时期4 19911995年时期5 19961998年 时期6 19992002年(2)在第一个时期,三大地带GDP增长差异约为 %,在第六个阶段三大地带GDP增长差异东部与西部约为 %,此图表明 。(3)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三大地带经济差异?4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统

12、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为此,中央先后作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大决策。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如2004年6月3日,闽、赣、湘、粤、桂、琼、川、贵、滇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在广州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材料二 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1)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看,“9(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2(香港、澳门)”经济圈中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有 。(2)图中从A到B的箭头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之一 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对B区域的环境意义是 。(3)图中B区域向外扩散的细箭头表示了广东省 的方向,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43下图是我国某一区域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我国正在实施的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