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93174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201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201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201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201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绵阳中学高2012级第五学期第一次月考语 文 试 题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觉解解元 露马脚露宿风餐 歆慕薪火相传B论语论辩 倒春寒翻江倒海 犄角掎角之势C禅宗禅让 干云霄干将莫邪 洞穴空穴来风D慰藉狼藉 发横财横行霸道 省亲反躬自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谲诈 吻云刺天 礼尚往来 位置相戾 拔木转石B洗炼 风烛残年 草菅人命 融汇贯通 一蹴而至C蕴蓄 俾官野史 目不暇接 矫柔造作 幻化无方D诡辩 心心相映 潜移默化 行影相随 宛然可见3.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四川省汶川县的

2、映秀镇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依山傍水,秀色可餐,历来为国人所称道。B“512”大地震发生后,互联网及手机短信中流传着用三个“8”攻击北京奥运会的谣言,这些由境外的“功”邪教组织恶意制造的事件不一而足。C2008年5月31日,数百名韩国人在首尔抗议进口美国牛肉,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言辞激切,兴之所至,上下其手。D在这块巴掌大的端砚上,雕刻着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个个栩栩如生,可称是鬼斧神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能源危机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发生物能源,成为各国缓解液态燃料的重要途径。B通过中国人3年的刻苦攻关,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了“嫦娥一号”人造月球卫星,

3、有望年内飞向38万公里外的月球。C近年来,国内外因高管舞弊引发的财务造假案层出不穷,同时有向第三方公信机构蔓延之势,使得造假案情越来越复杂。D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物权法将给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根据国际湿地公约,湿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拥有静止或流动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滨海水域。湿地通常具备三个要素:水成土、临时或长期的水淹条件、耐湿生物或水生生物(尤其是植物)。这就将人们惯常理解的,仅指水域与陆地之间过渡地带的湿地概念,扩大

4、至在空间上与之紧密相连的河流、湖泊等水体,使其形成整体,这有利于湿地生态的综合保护。滨海湿地和由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构成的内陆湿地,属于自然湿地;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建成的水库、渠道、水田、塘堰等,属于人工湿地。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占世界湿地资源的十分之一。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与人类生存发展休戚相关。湿地是许多野生动植物(包括许多濒危物种)的“家园”,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巨大基因库。湿地也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能保持大于其土壤自身质量3至9倍甚至更高的蓄水量,能在短时间内蓄积洪水,然后慢慢将水排出。湿地还是有毒物质的降解容器。当人类活动造成的各种有毒物质进

5、入湿地时,许多湿地植物和湿地中的微生物群落,能对其进行降解和转化,净化环境。这是湿地享有“地球之肾”美誉的重要原因。湿地资源丰富,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湿地提供的动物产品,如鱼虾等,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产自湿地的谷物养活了全球50%的人口。取自湿地的芦苇是重要的造纸原料。湿地的水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用水保障,也提供了“舟楫便利”。湿地资源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换能量,如水力或泥炭发电。另外,湿地景观独特,是人们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但长期以来,人类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多功能性认识不足,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透支湿地资源。例如,将大量湿地排水后改作他用,导致湿地面积锐减;过度捕捞、采挖湿地动植

6、物,破坏了湿地生态平衡;上游湿地的林木砍伐造成水土保持功能退化,使中下游泥沙淤积,湿地蓄洪功能下降;工农业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湿地水体。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湿地的紧迫性,并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农业带产生的大量硝酸盐和其他化学物质,不仅导致流域水质恶化,刺激藻类泛滥,还在入海处的墨西哥湾形成一个面积20000平方千米的无氧区。专家们认为,流域内湿地的大量丧失导致入海径流氮负荷过重,是造成无氧区的主要原因。有专家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在全流域进行大规模湿地生态重建,全面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这个建议已得到认可。由于湿地类型多样,其功能和价值不尽相同,因此湿地生态的恢

7、复和重建要有具体目标,因“地”制宜。例如,用于控制污染的人工湿地可大量种植芦苇、香蒲、莎草等植物,通过收割再利用或沉积的方式去除水体中大部分的营养盐,这是分散和净化工农业及生活污水的有效办法。作为鸟类或鱼类栖息地的湿地,其生态保护要特别注意保持自然状态下的“原型”状貌。以水文调节为目的的湿地建设,重在加强湿地的滞水能力。为人们提供旅游休闲场所的湿地建设,则更应重视优美环境的营造。当然,各类湿地生态的构建在承担主要功能的同时,完全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5下列对“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与人类生存发展休戚相关”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自然环境独特的湿

8、地,为许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家园”,也为人们提供了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B自然资源丰富的湿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所有物资,如食物、饮水、能源等。C生态系统完善的湿地,就像一块天然“海绵”,既有很大的蓄水量和很快的蓄水速度,又能将水慢慢排出。D生物构成多样的湿地,可以利用生物自身的功能有效降解和转化有毒物质,因而有“地球之肾”的美誉。6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湿地面积的锐减,将会对与之相关的生态系统安全构成威胁,带来严重的后果。B捕捞和采挖湿地动植物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湿地生态功能的减弱。C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上游湿地生态的破坏必然带来下游湿地

9、水质的污染。D各类湿地生态功能完全不同,因此湿地生态的恢复和重建必须要有具体的目标。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占世界湿地资源的十分之一,因此我国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很高。B人类应当汲取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牺牲湿地的教训,不要再为自身利益去利用湿地资源。C只要大量种植芦苇、香蒲、莎草等植物,就能充分保持湿地在自然状态下的“原型”状貌。D只有着眼于全面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对各类湿地生态的恢复和重建才会真正有效。三、(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与友人论门人书顾炎武伏承来教,勤勤恳恳,闵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然

10、欲使之效曩者二三先生,招门徒,立名誉,以光显于世,则私心有所不愿也。若乃西汉之传经,弟子常千余人,而位富者至公卿,下者亦为博士,以名其学,可不谓荣欤,而班史乃断之曰:“盖禄利之路然也。”故以夫子之门人,且学干禄。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而况于今日乎?今之为禄利者,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穷年所习不过应试之文,而问以本经,犹茫然不知为何语,盖举唐以来帖括之浅而又废之。其无意于学也,传之非一世矣,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惟贫而不能徙业者,百人之中尚有一二。读书而又皆躁竞之徒,欲速成以名于世,语之以五经则不愿学,语之以白沙、阳明之语录,则欣然矣,以其袭而取之易也。其中小有才

11、华者,颇好为诗,而今日之诗,亦可以不学而作。吾行天下见诗与语录之刻,堆几积案,殆于瓦釜雷鸣,而叩之以二南、雅颂之义,不能说也。于此时而将行吾之道,其谁从之?“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若徇众人之好而自贬其学,以来天下之人,而广其名誉,则是枉道以从人,而我亦将有所不暇。惟是斯道之在天下,必有时而兴,而君子之教人有私淑艾者,虽去之百世而犹若同堂也。所著日知录三十余卷,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庶不为恶其害己者之所去,而有王者起,得以酌取焉,其亦可以毕区区之愿矣。夫道之污隆,各以其时,若为己而不求名,则无不可以自勉。鄙哉硁硁所以异于今之先生者如此。高明何以教之!注

12、:帖括:唐宋科举士子为对付科举死记硬背经书的一种方法。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三年学,不至于谷。 谷:俸禄。B. 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 审:明白。C. 而叩之以二南、雅颂之义。 叩:考查。D. 则是枉道以从人。 枉:歪曲。9.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顾炎武不招徒授学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 夫子之门人,且学干禄。 今之为禄利者,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 其无意于学也,传之非一世矣。 读书而又皆躁竞之徒。 今日之诗,亦可以不学而作。 君子之教人有私淑艾者。A. B. C. D.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顾炎

13、武看到从孔子那时一直到他所在的时代,就没有真正肯专心向学的人,于是他没有接受友人招收门徒的建议。B. 顾炎武坚信只要有真学问,后来总会有同心相印的人出现,彼此哪怕相距百世之久也会像是同在一室似的近亲。C. 顾炎武在阐明自己不愿招收门徒的同时,还表明了自己的心愿与追求。显示了他不甘随波逐流务求虚名的人品。D. 援引典故,列举事实,巧作类比,笔法灵活,说明充分,可以说是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最显著的特色。第卷(共120分)四、(23分)11. 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闵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3分) (2)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14、。(3分) (3)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庶不为恶其害己者之所去。(4分) 1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1)请赏析首联中“又”字的妙处。(2分)(2)这首诗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心理?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6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组任选一组)(5分)(1) ,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谨庠序之教, ,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杜甫客至中写诗人无力盛宴款待朋友却愈见主客之间真诚相待深厚情谊的句子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