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2011-201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82571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2011-201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2011-201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2011-201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2011-201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2011-201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腾八中20112012学年度初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数 学 试 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1、下列四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2、在中有理数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D5个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理数都是有限小数B无限小数就是无理数C实数包括有理数、无理数和零 D无论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4、若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0 Ba=0 Ca0 Da为任何实数5、如图,ABCCDA,AB=5,BC=6,AC=7,则AD的边长是-( )A5 B6 C7 D不能确定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2、、8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12cm B16cm C16cm或20cm D20cm7、若, , 则 的值是( ) A8或 B或 C或 D或第8题图8、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把阴影部分剪下来,用剪下来的阴影部分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新正方形的边长是( ) A、 B、 2 C、 D、 9、如图,在中,BD是的平分线交AC于D,若CD=n,AB=m,则的面积是( )A. B. C. D. 第9题图10如图所示,从下列四个条件:, ,中,任取三个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为结论,则最多可以构成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共30分,每题3分)第10题图11的平方

3、根是 12、腰长为16cm,顶角为150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 13、已知点P(-3,4),则P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14.大于且小于的所有整数是_15、化简:= 16、如下图,在ABC中,AB=8,BC=6,A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AC于点M、N。则BCM的周长为_。17、右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木框,甲虫在边框上爬行(,端点除外),设甲虫到另外两边的距离之和为,等边三角形的高为,则与的大小关系是 (填“、或)18、若实数a、b满足 19、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20如图,D是AB边上的中点,将沿过D点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点F处,若,则=度三、解

4、答题(共60分,21、22、23、24题各6分、25题8分、26、27题各9分、28题10分)21、计算 22、解方程23、如图:在ABC中,B=90,AB=BD,AD=CD,求CAD的度数。24、如图:ABCD,B=D,求证:ADBC。25、如图:BCD和ACE是等边三角形,AD、BE交于F点求证:(1)BE=DA(2)求的度数。26、如图,点B、D、C、F在一条直线上,且BD=FC、AB=EF (1)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不再加辅助线)。使,你添加的条件是: (2)选取添加的一个条件,证明。27、实验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1) 由图观察易知A(0,2

5、)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的坐标为(2,0),请在图中分别标明B(5,3) 、C(-2,5) 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的位置,并写出他们的坐标: 、 ;归纳与发现:(2) 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坐标平面内任一点P(a,b)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l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不必证明);运用与拓广:(3) 已知两点D(1,-3)、E(-1,-4),试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Q,使点Q到D、E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要有必要的画图说明,并保留作图痕迹)28、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点B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点C向A点运动。(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