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82534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第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第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第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第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第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第一轮复习教学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第一轮复习教学案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第一节当代的世界市场考点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世界市场的含义和主要类型、含义:世界市场,也叫_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_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主要类型:按_划分,世界市场可分为_市场、_市场、_市场、_市场等类型。、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世界市场是国内市场在_上的延伸,_水平的提高与_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资本主义_的建立,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范围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以致占统治地位国际分工发展世界市场形成【例1】(2005 全国)市场作为

2、各种经济活动的枢纽。连接着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世界市场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它是随着( A )A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形成的B国际性经济组织的发展而形成的C跨国公司的发展而形成的 D市场竞争的展开而形成的、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特点原因或目的表现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例2】(上海政治试卷第18题)2004年底,我国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世界电脑业巨头美国IBM公司的PC(个人电脑)业务部。这表明 ( B ) A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工程承包 B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C我国企业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 D我国的先进技术进入国际市场【

3、例3】(2004年广东卷*多项)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认为,“中国在提高全球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美国和欧洲的消费品市场上,大量的中国产品是高质量的、低价位的。对于这些地区来讲,中国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改善生活的基础。”这说明 ( AC ) A.中国消费品在世界市场具有竞争力 B.中国企业向欧美市场倾销了消费品C.中国消费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 D.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具有竞争优势【过关检测】1(江西大联考)闭关锁国在当今世界不再适用,亚洲应采取“一体化”战略,积极变革。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A )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已成

4、为各国生存与发展的根本A B cD2(南京金陵中学)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纷纷寻求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统计资料显示,在世界贸易组织140多个成员中有90属于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组织。这表明 ( A )A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B市场经济具有自发竞争的特征C加强国际合作可以防止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D各国经济的独立性正在逐步削弱考点2:经济全球化、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包括生产、市场、资金、科技开发与应用、信息传播等方面的全球化,其中生产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跨国公司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最突出的表现,

5、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标志。根本原因: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首先,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保证。由于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各国在经济体制上趋向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保证了商品、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能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动,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次,企业的盈利动机奠定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微观基础。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的价格各不相同,出于盈利动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资金、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企业的这种扩张行为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动因。再次,技术进步为经济全球

6、化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使经济活动成本大幅度下降,从而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兼并、扩张,导致跨国公司日益主导全球经济。、实质:从根本上说,经济余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原因:社会生产力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国际局势相对缓和,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国家战略重点,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发展和完善;各国政府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正确认识经济国际化(双刃剑) 机遇:它有利地推动了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冲击和负面影

7、响:它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对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例4】(江苏政治试卷第24题)下列选项中对经济全球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D )A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B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D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正确面对:A、积极参与(积极大胆):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树立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 B、趋利避害(从容、谨慎):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有清醒的认识,树立防范风险的意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根本之策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同时,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

8、调整的机遇,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并注意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时政追踪 (一)亚欧首脑会议 时政回放: 2004年10月8日至9日,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率团出席。会议正式接纳柬埔寨、老挝、缅甸3个东盟成员国和欧盟的10个新成员加入亚欧会议,成为亚欧39方领导人的首次聚会。随着亚欧会议实现自1996年成立以来的首次扩大,一个横跨亚欧大陆、人口逾24亿、GDP超过世界总量一半的跨区域对话与合作论坛日益向世界展现出勃勃生机。与会各国首脑在“进一步振兴、充实亚欧伙伴关系”的主题下就国际和地区形势交换了看法,讨论了亚欧政治对话、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

9、问题。会议通过了主席声明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宣言以及由中法共同倡议的文化与文明对话宣言等文件。分析点拨: (1)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它需要相互交换商品,需要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范围也不断扩大,必然要求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经济活动参加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广泛利用他人优秀的生产科技成果,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本届会议以“进一步振兴、充实亚欧伙伴关系”为主题,全面拓展亚欧会议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领域合作,从根本上说,正是反映了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这一内在要求。 (2)体现了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

10、强。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和渗透性越来越强,相互影响越来越大,任何国家要想置身于这一潮流之外而求得较快发展是不可能的,谁也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能回避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激烈复杂的国际竞争。在亚欧大陆,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令世界瞩目: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东北亚和东盟地区经济蓬勃发展,亚欧双方在国际格局中力量上升,东亚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西欧资金、技术优势明显,亚欧经济上的互补和利益上的趋同日益突出,因此双方能够不断加强合作。本次会议确定“进一步振兴、充实亚欧伙伴关系”的主题,目的就是要“突出和扩大共识,增进理解和友谊,促进和深化合作”,进一步推进亚欧新型全

11、面伙伴关系,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体现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国策。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竞争性,我国在开放和竞争中利用国外资金、技术,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重视亚欧合作,始终本着积极参与、求同存异、扩大共识、加强合作的精神,积极参与和推动亚欧会议进程。温家宝总理强调,中国将继续加强同亚欧各国的全方位合作,为亚欧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体现了我国的对外政策。高考试题演练:(2004上海卷)33图一 近年来不同技术含量的产品在我国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 图二 2003年不同性质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中所占比重 (1)图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图

12、一表明,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逐年加大,初级产品等其它产品所占比重逐年减小,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了改善。图二表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资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中所占比得远远在于国有企业和其它性质的企业。(2)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对图一、二所反映的现象加以分析说明。 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利用外资有助于引进选进技术和设备,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有助于学习国外科学的管理经验,加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 (3)请谈谈我国应如何合理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确保中外双方的合法权益,应加强对外资的引导,鼓励共投向高新技

13、术等产业和中西部地区;改善投资环境,提供高效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务。注:如果考生顺答出: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予以加分;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可予以加分,本大题总分不超过30分。(2004年江苏卷)39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表1 全国和江苏省国民经济发展部分数据 2003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2003年财政收入(亿元)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 前百名县(市、区)(个) 全国 116694 21700 100 江苏 1245175 196885 17 占全国1067 占全国907 其中:苏南10 苏中5 苏北2注:江苏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其中,苏南超过全国平均

14、水平;苏中超过全国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苏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进出口贸易总额实际和利用外资 在境外投资企业 总额 比2002年增长 113670亿美元 15802亿美元 524 62家表2 2003年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 注:2003年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超过全国14,在全国排名第一。 材料二: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江苏省在前进中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和问题。如,部分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加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些行业存在投资过度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1) 材料一反映了江苏经济发展中的哪些特点?经济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水平比较高,开放型经济比较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苏南、苏北差距较大。(2) 联系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进一步发展江苏经济应有的国际视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江苏经济发展基础条件较好,发展开放型经济已走在全国前头。江苏要加快发展,必须顺 应这一趋势,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