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戊戌变法课课练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82502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戊戌变法课课练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戊戌变法课课练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戊戌变法课课练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戊戌变法课课练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戊戌变法课课练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戊戌变法课课练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戊戌变法课课练 人教新课标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2006-2011)500套中考真题课课练(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第7课 戊戌变法选择题2011呼和浩特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往往有作为自己标志的“年号”,下列属于年号的是( D )A秦始皇 B北魏孝文帝 C明太祖 D清朝光绪2011青岛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C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2011莱芜初二某班同学举办以“近代化探索

2、”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是( C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邓世昌血染黄海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A B C D2011苏州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B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2011汕头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 B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2011清远八年级(1)班的

3、同学要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是( C )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C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011梅州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仁人志士认识到“能变则全,不变则亡”,从而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 B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2011 滨州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4、 D )A. 教育制度 B. 科举制度 C. 文化制度 D. 政治制度2011宜宾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 B )A.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 传播新思想C. 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 筹建海军2011南宁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 A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提高了行政效率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 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2010铜仁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D )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5、 B.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第七课 戊戌变法选择题(2010广东东莞,13)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2010四川巴中,20)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是一位同学的列举结 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你帮他挑选出来_。A李大钊 B陈独秀 C李鸿章 D胡适(2010湖北鄂州2)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 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6、用。图4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A维新变法思想B民主与科学C三民主义D马克思主义(2010内蒙古呼和浩特,5)戊戌变法内容中,能说明这次变法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么人兴办工矿企业 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A BC D(2010广西河池,1)如右图人物所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首绝命诗出自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010 湖北孝感,20)1902年的某一天,京师大学堂的日本老师在生物课上解剖了一只羊。慈禧太后听说后大为震怒,管学大臣张百熙急

7、忙入宫叩头请求处分。这则史实反映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入侵 慈禧太后的愚昧无知 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教育改革艰难 近代科学进入了新式学校A B C D非选择题(2010河南,22)(7分)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 魏源海国图志刊行1861年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 京师同文馆创办1888年 北洋海军正式建成1894年 孙中山成立兴中会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1898年 百日维新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1)简要说明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历史背景。(2分)(2)上述大事年表中,有些事件是对魏源思想的实践,请举两例。(2分)(3)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

8、果关系的两个事件。(1分)(4)归纳出上述大事年表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分)22(7分)(1)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鸦片战争的失败,暴露出清政府的腐败与技术的落后。(意思相近即可,但必须体现出鸦片战争失败的内容,2分)(2)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北洋海军止式建成;京师同文馆创办。(任意两个即可,2分)(3)马芙条约签订与百日维新。(1分)(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答出一条给1分,共2分)(2010湖北黄石2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赔饷,此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以发愤痛心者也。然辱国之事小

9、,外国皆觊觎,则瓜分之患大神稷之危未有若今日者康有为上光绪帝书材料二:请回答(1)为避免“瓜分之患”摆脱“社稷之危”,在维新派推动下,光绪帝实行了什么变法?(1分)这次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哪些影响?(2分)答:戊戌变法(1分)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了社会的进步(2分)(2)材料二是辛亥革命博物馆外景照片。这场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答: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3)请从性质、方式和结果三个方面比较这两大历史事件的异同。(3分)答:性质不同,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

10、主革命(1分)方式不同:戊戌变法是改良方式,辛亥革命是革命方式(1分)结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民国,这方面是成功的。相同点:都失败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010山东泰安,33)在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由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三次变化。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l)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因素,请分别写出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直接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侵华战争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4分)(2)在近代列强浸华

11、的过程中,处于亚洲的日本表现尤为猖撅。请写出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三次侵华事变和制造的一次屠杀中国人达30万之多的惨案名称。(4分)(3)伴随列强的人侵,中国各阶层为救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历程。请完成下面的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结构图(4分)(4)在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斗争中,中国社会性质又先后发生了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两次转变。诸写出我国进人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时间和标志。(2分)(5)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祖国统一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请举2例说明。(2分)33.(l)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个要点l分共2分)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12、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个要点l分,共2分)(2)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l个要点l分,共4分)(3)(戊戌变法答百日维新也可。1空l分,共4分)(4)1956年底;(l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或三大改造基本完成)(l分)(5)香港回归、澳门回归(2分)(2010江苏省无锡市,34)四、改错题34.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个主题开展活动,小明同学提供一段素材,其中有两处与史实不符。请你逐一列出,并加以改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13、和练兵方法,开始了戊戌变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高举“民主”和“自由”两面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戊戌变法改为洋务运动;自由改为科学。(2010江苏连云港36)妇女解放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1)梁启超在1896年的变法通议论女学中说到:“(现在有人说)欲强国必由女学(女子教育),人多疑(怀疑)之。”“(受西方列强震撼)而思效(学习)其长者,则惟是船舶之雄也,枪炮之利也,铁路之速也”(而这些都是妇女不

14、能做的)。“故谋国者曰:教妇人非所急也,而不知西人之强在此(女子教育)。”请回答:文中学习西方列强“枪炮”“铁路”等是指什么运动?梁启超要求发展女子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为此,他与康有为等发起了什么运动?(3分)(1)洋务运动。强国(救亡图存)。戊戌变法。(3分)(2010 吉林,13)列举三次发生在19世纪印一卯年代的中外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分)(2010安徽芜湖,12) 判断下列历史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前的内打“”,错误的在题前的内打“”。(6分)(3)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13俄国1861年改革(或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分)明治维新(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