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38课时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 浙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576665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38课时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 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8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38课时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 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8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38课时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 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8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38课时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 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8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38课时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 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38课时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 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38课时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 浙教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8课时 生物与环境,第38课时 生物与环境,浙江教育版,第38课时 中考解读,中考解读,浙江教育版,第38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考点1 生物与无机环境,(1)环境_生物:主要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水分、温度等影响着生物的生存。 (2)生物能_环境,同时也能_环境,如动物的保护色、拟态,蚯蚓能松土等。,提醒要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植物根系发达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植物根系发达可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这就是植物对环境的影响。,影响,适应,影响,第38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针对训练1】 2010乐山 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

2、 A河边垂柳的树枝长向了河心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秋天大雁南飞越冬 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使土壤疏松,D,点拨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二是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疏松属于后者。,第38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考点2 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区域内_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特征(单独的个体所不具备的):种群_、年龄_、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2)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_生物种群的总和。群落特征:_现象。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 (3)植被:被覆在地球表面的植物_。,提醒要点 种群内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

3、互助、种内斗争。种群之间的关系(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寄生、竞争等。,同种,密度,结构,所有,分层,植物,群落,第38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针对训练2】 2011温州文成县铜铃山森林公园是温州现有26个森林公园之一,其中有大鲵(俗称娃娃鱼)、黄腹角雉、五步蛇和连香树等珍稀动植物资源。铜铃山森林公园中所有的大鲵可看作一个 ( ) A生物圈 B生态系统 C群落 D种群,D,点拨 铜铃山森林公园中的所有大鲵是该区域中的同种生物属于种群,若铜铃山森林公园中的所有生物则属于群落,整个铜铃山森林公园则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第38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考点3 生态系统,(1)组成:一个

4、生态系统是由一个_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_一起组成的。 (2)生态系统的成分:_,包括太阳能、热能、水、空气和矿物质等; 生物成分包括:_,_和_。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_,是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消费者是各种动物,草食动物被称为_消费者,肉食动物被称为_消费者。分解者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动物如蚯蚓等。,生物群落,非生物因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绿色植物,初级,次级,第38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3)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渠道:_和_。 食物链:生产者初级消费者(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大型肉食动物)。

5、,提醒要点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的特点:循环不息。全球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在食物链中不包含分解者,但在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第38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针对训练3】 2010台州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距北京市中心最近的、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景观。这里生存着多种植物,如多种水草、荷、芦苇等;还生活着蝗虫、鱼类、蛙、野化的家猫等动物和一些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_。 (2)对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

6、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根据表格所列关系,写出一条(野化的)家猫能得到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分解者,植物鱼类野化的家猫,第38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第38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3)近年来,圆明园遗址公园为了改善水系景观,有计划地清除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对提高圆明园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_(选填“有利”或“不利”)的。,不利,点拨 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成分,野化的家猫要能得到能量最多的食物,其食物链必须最短;人为清除多种野生植物,会毁坏植物的多样性,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第38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考点4 生态系统的稳

7、定性生态平衡,(1)稳定性:生态系统总是在变化发展的。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它的_和_通过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自动调节能力越_,生态系统越稳定。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_,生物种类越_,自动调节能力就越_,生态系统越稳定。 (3)影响因素: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_和_。,结构,功能,自动调节,强,复杂,多,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第38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提醒要点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处于成熟时期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不是绝对的稳定。,D,第38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C D,图381,点拨 生态系统是处

8、于动态平衡中的,狼大量死亡后鹿群的数量应是先增多,然后再减少,慢慢趋于平衡状态。因鹿数量增加草的数量就会减少。,第38课时 综合突破,综合突破,浙江教育版,4,分解者,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第38课时 综合突破,浙江教育版,(3)正常情况下,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这是因为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_,由此可见,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_。 (4)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_之中,其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_能力。 (5)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则在图中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_。,鹰,逐级递减的,草(或生产者),动态的

9、平衡,自我调节,鹰,第38课时 综合突破,浙江教育版,点拨 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成分。能级最高的生物其数量最少。生产者是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数量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DDT会残留在生物体内,能级最高者体内残留量最多。,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和能量流动的两条渠道、生态系统的平衡。基本上本课时的重要命题点都有涉及,体现了综合性、灵活性、知识核心性等命题特点。,第38课时 综合突破,浙江教育版,变式题 2010金华 根据图383,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图383,第38课时 综合突破,浙江教育版,(1)图中的各种生物构成一个_。 (2)该生态系统中

10、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有_条。 (3)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必须有的一种成分是_ _。,(生物)群落,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点拨 一个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第38课时 跟踪演练,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1(4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生活着许多水生、陆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区内河流交汇、鸟语花香,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该湿地公园属于 ( ) A种群 B生态系统 C群落 D生物,B,点拨 湿地公园内既有各种生物,也有多种非生物。所以应该属于生态系统。,第38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2(4分)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种群的是

11、 ( ) A所有的藻类 B所有的鲫鱼 C所有的浮游动物 D所有的微生物,B,点拨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藻类、浮游动物、微生物都是一类生物,而不是某类生物中一种。,第38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3(4分)如果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384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图384,A,第38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点拨 相对数量越多的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居

12、能级越低。当乙数量增加时,因为乙吃甲,则甲数量首先要下降,甲吃丙,则丙的数量会上升。因为丁吃乙,乙数量增加,则丁数量也会增加。,第38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4(4分)图385为某池塘生态环境中生物分布的示意图,图中哪一生物可用来合理推测太阳光会穿透到此池塘的底部?( ),图385,A鱼 B虾 C水草 D岸边植物,C,点拨 池塘底部的植物能够生存的原因是能吸收到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和养料。说明阳光能射到池塘底部。,第38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5(9分)图386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图386,第38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1)该食物网中

13、有_条食物链。 (2)如果该食物网要长期维持下去,除了图中生物外,还应有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和_。 (3)在该草原上适度放牧,该生态系统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但如果在该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_。,5,非生物部分,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点拨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图中只有生物成分,草场能恢复原样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第38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6(15分)某湖泊中存在着4种不同的生物A、B、C、D。研究者对其体内的食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绘制成下表:,第38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请你回答。 (1)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以食物链的形式表示4种生物的取食关系。_(用字母表示)。 (2)此食物链中生产者是_,消费者是_。 (3)此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除了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还应包括_。 (4)若此湖泊受到了轻度汞(一种有毒物质)污染,则A、B、C、D四种生物中汞含量最高的是_。,BDCA,小球藻,水蚤、鱼,分解者,鱼(甲),点拨 不论在什么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绿色植物,如农作物等;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包括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等;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第38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7(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