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教学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8557035 上传时间:2017-09-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教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单元 树立团队精神 教学案第一节 小荷争露尖尖角教学目标1、团队需要合理的竞争,合理竞争就是立足于自己的特长和优点,按照平等、公平、诚实 、守信的原 则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通过不道德的手段为他人的发展设置障碍的竞争。合理的、正当的竞争会对团队精神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不正当、不合理的竞争会削弱团队精神,不正当的竞争不仅违反道德,甚至会触犯法律,也会使人习惯于投机取巧,养成懒惰、自私的坏习惯。2、人与人相处,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双 赢是竞争最理想的结果,良好的合作创造双赢。对一个团队来说,竞争不能忘了合作。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重点:什么是合理竞争?为什么要合理竞争?(作用)难点:正当竞

2、争与不正当竞争的区别一、自主预习1、团队含义:2、团队精神是指什么精神:3、竞争可以分为几种?4、合理竞争的含义:5、合理竞争的作用:6、不和理竞争的主要方式是什么:7、不合理竞争的影响是什么:8、教材大雁的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9、IWeFully I 这个公式怎样理解?10、竞争有哪三种结局?11、竞争最理想的结局是什么?如何取得双赢?12、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二、小组讨论1、分析教材华生啤酒厂和金鑫啤酒厂案例?2、分析王群和张小玲的事例?3、分析李鑫的事例?三、小组展示四、课堂巩固单项选择题:1、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下列描述属于竞争积极作用的有 ( )竞

3、争 给我们以直接现实的目标,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 竞争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竞争有利于团体凝聚力的形成和团体整体实力的提高 竞争的压力能引起我2们心情的过分紧张和焦虑A、 B、 C、 D、2、当今社会,各个层面都充满着竞争,下列行为中,属于不良竞争行为的有 ( )对竞 争对手保持高度“戒备” 对对手不良 处境“ 幸灾乐祸” 竞争对手出现困难时,想方设法帮助 试图通过某种不正当方式压倒对手A、 B、 C、 D、3、科学家指出:如果许多人聚合在一起,就某一个问题各抒己见,相互交锋,就可能经过思维的碰撞,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即 112的效果。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合作

4、离不开竞争 B、竞争不能忘记合作C、合理的 竞 争可以相互提高、相互促进 D、在竞争中要做出必要的妥协和让步4、七年级学生小英在考试时将复习资料带进考场,趁老师不注意时进行抄袭。这种行为是 ( ) A、违 法行为, 应受法律制裁 B、说明小英聪明过人,会想办法C、不正当的 竞争,是不诚实的表现 D、有较强的上进心5、集体中的合理竞争应该遵守的原则有 ( )平等 公平 诚实 守信A、 B、 C、 D、6、在学习中,为了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几位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大家共同探讨、密切配合,完成学 习任务;同时,也可以与其他组展开竞争,提高效率。这样的学习小组 ( )A、不是一个团队 B、不能 实

5、现共同的目标C、既存在合作,又存在 竞争 D、不利于整个班级凝聚力的形成7、小润学习一直名列前茅,许多同学暗暗把他当成竞争对手,而他总是耐心地为同学讲解习题。有人说他这样会被别人超过,但他认为“帮助别人就是提升自己” 。这表明小润 ( )A、太傻了,不懂得竞争的残酷性 B、成绩优秀,别人追不上他C、没有 竞争意 识,缺乏竞争实力 D、能正确 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38、一场足球赛, 总是既有双方的进攻对抗,又有本方队员的密切配合,既有战术上的双方克制,又有本方队员的攻防协作。精彩的足球比赛表明 ( ) A、竞 争离不开合作,合作需要竞争的激励B、有了 竞争,才能实现合作,否则合作便不存在C、有了

6、合作,才有竞争,否则竞争便不能存在D、竞 争与合作不能同时存在9、下列对“竞争不忘合作”理解错误的是 ( ) A、积 极的合作能降低甚至消除竞争所产生的 负面影响B、团队 精神的 发挥需要合作C、合作能 够 集聚力量,战胜困难D、要想当“老大”,个人力量太弱了,必 须很好地利用 别人10、应这样看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 ) A、竞争离不开合作,合作有利于竞争 B、竞争与合作水火不相容B、竞 争愈激烈,愈会削弱合作的程度 D、合作越加强,越会削弱竞争的程度11、在市场上,一些不法商人以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来获取利润。它不仅损害了百姓利益,也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对这种行为的正确认识是 ( )A、是正

7、确的,很多人都用这种方式获利 B、是正确的,竞争激烈可以理解C、是 错误的,属于不正当 竞争 D、这是正当竞争简答题:1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 问题:八年级某班的温荣生好胜心强,事事都要争第一。在班里,只要谁在某一方面超过了他,他就会心里憋着一股气,发誓要战胜别人;老师表扬哪位同学,他也会不舒服;有时甚至为了超过别人不惜一切手段。同学们都对他敬而远之。(1)温荣生表现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竞争?(2)说说这种竞争的危害。13、研究表明,只有在这样一个“人”字形的团队中,大雁才能飞得更高更远。4这种自然界的现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人说在一个团队中竞争合作不能共存,你怎样认为?并谈谈你的

8、理由。五、课堂提升1、在一个集体中,只有集体成员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2、请说出 6 种需要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3、怎样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六、课堂小结朗诵诗歌:我是大海中的一滴小水珠,有我和我的伙伴,才能形成汹湧澎湃的大海,造福人类;我是高山上的一株小草,有我和我的伙伴,才能形成翠绿的山川;我是集体中的一员,有我和我的伙伴,才能形成和谐,温暖的集体。课堂反思第四单元 树立团队精神 教学案第二节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知识目标:1、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2、了解偏激或走极端的思维习惯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良后果;3、懂得什么是换位思考;4、知道相互支持的具体表现及要求;能力目标:1、

9、生活中学会表现宽容,做到与人为善,;2、学会助人、乐于助人;情感价值观目标: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道理,学会凡事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进行“换位” 思考,与人交往中懂得相互之 间需要帮助与支持,从而为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打下较好的基础。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重点:相互支持的重要性难点:在生活中5怎样做到宽容创设情景,展开话题古代前贤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给人启迪、幽默隽永的妙语箴言。这些格言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便是这千万条格言中的一句,现实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发现这句话的被人们熟知和推崇的程度。它十分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

10、做人、怎么对待他人,但是现实生活中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和实践前贤的至理名言。请大家畅所欲言,用自己的话表达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理解。一、自主预习(请认真独立完成,相信你行!)1、如何理解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怎样学好换位思考?(1)换位思考要求克服偏激或走极端的思维习惯。(2)生活在团体中,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多记住他人的帮助,少想别人的过失,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人。3、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要相互支持?4、怎样做到人与人相互支持?5、为什么我们不能一味拒绝别人的帮助?6、学会表达宽容尊重他人,求同存异;适度忍让,

11、体谅别人;坦诚相待,主动沟通;正视缺点,自我提高。二、小组讨论1、分析教材李勇的事例?2、分析教材欧阳浩的事例?三、小组展示教师点评: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多想一想,多记住他人的帮助,克服偏激或走极端的思维习惯,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千万不能己所不欲,却施于人,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损人利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非常自私的一种做法。我们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人,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充满阳光,日子将会更加多姿多彩。四、课堂巩固单项选择题:61、新学期发新书时,小杨发现他的书内页有一小块破损,他本来想递到后面给别人,但他马上想到,别人也旨定不想要

12、这本书,于是他就自己拿了。他的做法是 ( )A、乐于助人 B、人人为我,我为人人C、知恩 图报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下列做法中,体现换位思考方法的有 ( ) A、当别人不理解我时,就算了。“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B、当父母反 对我看电视时,我不理睬父母,照样看C、“面对这种情况,假如我是她的 话,我也会生气。 ”D、当父母要求我认真学习时,我听不进去3、“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的人, 须知每个人都会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这句话告诉我们 ( ) A、要严格要求他人 B、要宽容他人的过失C、要平等待人 D、要诚实守信4、一味地拒绝他人的帮助是 ( ) A、自立自强的表现 B、自信的表现C、对他人的不尊重 D、无可非议的5、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他人而存在。衣食住行、学习工作、交往娱乐都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学会助人、乐于助人 B、独善其身,洁身自好C、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D、在必要时也要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6、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这是因为 ( ) 我 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