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3.1 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复习系列课件 中图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562690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13.1 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复习系列课件 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中地理 13.1 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复习系列课件 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中地理 13.1 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复习系列课件 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中地理 13.1 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复习系列课件 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中地理 13.1 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复习系列课件 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13.1 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复习系列课件 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13.1 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复习系列课件 中图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数据库,高端数据库,第十三单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数据库,第一节 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必修三,考情预测 1.考情总结: (1)从考查力度看,本部分出题的概率约为5%左右。 (2)从考查内容看,侧重于3S技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尤其是侧重考查了沙漠逃生、交通工具和国土整治、矿产等的实际利用。 (3)从题型上看,多以示意图、联系图、实际3S信息图和文字表格等背景资料呈现,主要是选择题。,2备考建议: (1)重视以下考点内容:结合国土整治、资源开发、生态建设与保护以及自然灾害监测等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全球定位在交通、治安及救助导航中的应用。 (2)题型主要

2、重视选择题。 (3)联系现实热点,如北京奥运、汶川地震、“神舟”七号发射、京津、京沪、武广高铁的运行、国土整治等,考查“3S”技术的应用。,1(2009年安徽文综)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完成(1)(2)题。 (1)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2)下表、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 ( )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点拨】 该题着重考查3S技术的功用。解题的关键是了解3S技术的差异与数字地球概念与

3、功用的差异。 【解析】 第(1)题,遥感具有范围大,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少等特点,能快速、高效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第(2)题,根据题干可得出安徽省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在土地利用现状中耕地比重最大,其次是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总结表格中数据可以判断中土地利用类型结构正确。 【答案】 (1)A (2)B,2.(2009年广东地理)从某一时刻的遥感影像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森林火灾面积 B土地干旱程度 C洪峰流量 D植物病虫害程度 【点拨】 本题考查从遥感影像中获取的信息情况,解题时应根据遥感的应用入手。 【解析】 遥感是指在飞机或卫星上来感知地物,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各

4、种地物的反射率不同来区分地物,而森林是否有火灾、土地是否干旱、植物病虫害程度不同都会使得反射率发生变化,在遥感影像图中就能体现出来;而洪峰流量大小不能改变反射率,故遥感影像图反映不出来。 【答案】 C,3(2008年海南地理)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回答(1)(2)题。 (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 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布局 (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 大气污染 区域规划 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水文地质 A. B C. D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了不同地理信息系统(GI

5、S)图层在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领域的应用。根据图中各个图层分析该地理信息系统所给的地理信息要素,在此基础上进行解答。 【解析】 第(1)题,该地理信息系统包括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五个图层,未涉及工业、商业和学校图层,故该专题可能研究耕地分类和评价。第(2)题,建设垃圾场必须考察该地区区域规划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要避免布局在住宅区或风景区附近,也不能布局在河流上游,以免污染环境。 【答案】 (1)A (2)D,4(2007年上海地理)读有关3S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_。根据图中显示的经纬

6、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_。,(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_技术。图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 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 技术获取的。为 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_颗卫星的信息。,(3)图中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和 ,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和_,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_。 (4)图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

7、、GIS不同组合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技术的组合。在图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_。 【点拨】 本题综合考查了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计算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读图,分析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知识分析解决。,【解析】 第(1)题,主要从图中的注记中读出该图半径实际距离为500千米,图上距离为1厘米,便能计算出比例尺;另一方面明确呼和浩特、济南、天津、太原与北京的相对位置,就能对号入座。第 (2)题,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RS技术;经过GIS系统对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进行处理,则能快速设计

8、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要知道任何一点的精确位置,可用GPS技术获取。第(3)题,RS技术能够提供影像信息功能;GPS技术能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GIS技术可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进而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 第(4)题,首先从图中直接可以看出丙为GIS和GPS的重叠部分,因此代表二者的组合。其次明确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是哪类技术的组合,举出利用相应技术的例子即可。,【答案】 (1)150000000 ADBC (2)RS GIS GPS 四 (3) (4)GIS与GPS 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们位置; 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

9、,GIS分析水灾损失; 丙:装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 丁:RS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场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一、全球定位系统,二、遥感,【答案】 GPS 经纬度 高度 24 是否工作正常 卫星是否沿预定轨道运行 GPS接收机 位置 全天候 高精度 自动测量 定位 导航 军事 交通 农业 遥远的感知 电磁波特征 航空 航天 获取 记录 用户应用 彩色 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调查 农作物的估产 全球气候变化的观测 水污染 沙尘暴,一、选择题 2007年4月14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了第

10、五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这标志着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又向前迈了一步。回答12题。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测速外,还能够提供的服务包括( ) 授时 通信服务 农作物长势预测 气温异常监测 A B C D 【解析】 农作物长势预测和气温异常监测是遥感技术的功能。 【答案】 A,2一支地理考察队所用手持式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的如右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 ) A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高度 B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C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D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 【解析】 根据图中的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结合起来思考,A项的纬度和海拔高度明显不符合要求

11、,B、D两项的海拔高度也不符合要求。 【答案】 C,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回答34题。,3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解析】 本题考查了3S的应用,对地壳运动的精确观测主要体现在测量各网点的精确经纬度位置,地壳的高度、地壳运动的方向、速度、距离等,所以需要采用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 B 4根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判断,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 B大地高程测量 C地震监测和预报 D为电离层研究、气象预报提供数据 【解析】 图中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的基准站、基本站与区域站在我国分

12、布的范围较广,但又相对集中在我国地质不稳定的地区,显然是通过对地壳运动的精确观测,判断各站点之间的距离位移。进行地震监测和预报,而各站点之间的距离位移则需要用GPS技术。 【答案】 C,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乞力马扎罗山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回答第5题。,5上图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 【解析】 本题考查了3S技术的功能和应用,由图片可以看出,影像是由获取地物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而形成的,这是遥感技术的功能。 【答案】 A,二、综合题

13、6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卫星影像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是运用_技术获得,该技术的关键装置是_。下列关于其工作的主要环节,正确的是( ) A信息源数据库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 B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表达 C目标物传输收集信息处理分析成果 D目标物收集传输信息处理分析成果 (2)图示地区盛夏期间主要发生的农业气象灾害是_;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减灾措施。,【解析】 本题利用了一幅遥感图片来考查遥感的基础知识,第(1)考查遥感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其工作的主要环节是首先通过传感器将地物的电磁波信息收集,然后传输到地面进行信息处理分析形成遥感图片。第(2)题考查对遥感图片中区域的判读,根据海陆

14、轮廓可知该地为长江三角洲,盛夏期间(7、8月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出现伏旱天气。 【答案】 (1)遥感 传感器 D (2)干旱(或伏旱) 盛夏受到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降水量少,蒸发强 。发展水利工程。,1.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及各自功能,2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典例1 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 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下题。,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测量当地的海拔高度,应该利用GPS技术,GPS能确定某地的三维坐

15、标: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答案】 B,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如下图:,(2009年上海市崇明模拟)导航型GPS接收机可显示当地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动态指示前进方向(其正北方向为0,正东方向为90)、导向、设定路标、生成行进路线、显示当地日出和日落时间(早期的GPS接收机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伦敦格林尼治时间,即世界标准时间)。回答(1)(2)题。 (1)某日一外国游客在杭州时,其早期GPS接收机屏幕上显示的日出21:50,方向225,则杭州日出时的北京时间和游客前进方向分别是 ( ) A13:50、西北 B13:50、东南 C05:50、西南 D06:50、西南 【解析】 由于导航型GPS接收机动态指向(其正北方向为0,正东方向为90)、指示方向225在坐标系第三象限西南方向;GPS接收机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伦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