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专题练习3 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871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专题练习3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专题练习3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专题练习3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专题练习3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专题练习3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专题练习3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专题练习3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 、选择题1.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一个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2.下列四项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当一种生物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生物时,则同化量各占一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 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 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3条 D如果螳螂减少,黄雀数量也将减少4.下图表示出

2、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5.同一生态系统中,竞争最激烈的是 ( ) A蛙和昆虫 B狼与兔 C狮子和斑马 D野兔与田鼠6.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7.生产者细胞中的叶绿体中可生成ATP,同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胞中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也能形成ATP。在一个处于生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叶绿体中形成的ATP多

3、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的ATP B叶绿体中形成的ATP少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的ATP C叶绿体中形成的ATP等于线粒体中形成的ATP D叶绿体中形成的ATP等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的ATP8.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某种细菌对植物树叶的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下表所示。哪种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 )序号实验处理甲乙方案一无菌条件自然条件方案二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自然条件方案三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先灭菌,然后接种某种细菌,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A方案一B方案二 C方案三 D三个方

4、案都不能达到9. (2011年肇庆一模)下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定数量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发生竞争的结果10.某生物小组为了解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对其中动物的胃进行解剖,其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甲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胃中食物动物甲乙丙丁戊己乙丙丁戊己庚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如果甲是红树林,则此生态系统属于森林生态系统 此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戊占有3个不同的营养

5、级该生态系统中,个体数量最多的一定是甲乙与丙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若庚获得1 kg能量,则从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甲25 kgA B C D11.在生态演替过程中,下列哪一种情况是最不可能发生的()A在生态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变化B物种总数起始时逐渐增多,然后趋于稳定C在初始阶段之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总量下降D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有机质总量增加1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控和自我修复能力就越大的原因不包括 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其自我调控能力就越大 B、某食物链受到破坏,能量可通过其他食物链传到顶级营养级 C

6、、某一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D、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二 、填空题1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kJ。 (2)从A到B和从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_和_。 (3)欲使C增加3 kg,需A_kg。 (4)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则: 图中A表示_,B表示_,除了图中所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有一部分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14.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你们小组要探

7、究的问题:_。 (2)进行这类调查常采用_法,而不适用_法,原因是_。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前者一般适用于_的群落。 (4)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 W60 W的电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_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_中。 (5)在观察和分类的基础上,若要用记名计算法对两类土壤中的动物进行统计和分析请你设计一个数据统计表。 (6)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你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_。0.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1.B

8、2.B3.D4.C 5.D6.A解析:原核生物中有生产者(如硝化细菌、蓝藻等)、消费者(如根瘤菌)和分解者(如乳酸菌等)。7.A8.C9.解析:D项中种群内个体间没有竞争关系,是种内关系。答案:D10.B解析:已知甲是生产者,根据各个营养级所吃的食物可以判断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红树林不是森林生态系统,属于湿地生态系统,错。该生态系统中有6条食物链,错。生物数量金字塔可能会呈现倒置现象,所以甲的数量不一定最多,错。大量引入外来物种时,可能会给原有生态系统带来灾难,错。11.C解析:在生态演替过程中随着物种数目和营养级数目的增加,生物量总量只会逐渐增加而不会下降,因此生物量总量下降是生态演

9、替过程中最不可能发生的情况。A不符合题目要求,物种数目将随着生态演替的进行而不断增加。B不符合题目要求,因为生态演替达到成熟群落时,物种数目便保持稳定不再增加。D不符合题目要求,非生物有机质总量的增多是生态演替的主要趋势之一。12.D 二 、填空题13. (1)1 250 (2)16 15 (3)125 (4)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4. (1)地区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研究 (2)取样器取样样方法和标志重捕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 (3)目测估计法 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 (4)利用了土壤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中,达到采集目的酒精试管 (5)地区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表(6)地区不同深度(或不同时间)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