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讲义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 新人教必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7135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讲义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 新人教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讲义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 新人教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讲义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 新人教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讲义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 新人教必修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1)喜: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为:A.满足文化需要,充实精神生活;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C.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D.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2)忧: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A.有关部门和单位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B.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的名义,迎合低级趣味;C. 有些媒体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3)对策:文化市场越活跃

2、,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作为公民应自觉抵御、拒绝污染。【深入】1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具有双重影响,应辩证地分析,把握其主流。2对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进行管理,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同时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应用指导】能针对当前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出现的现象,如:政府为打击网络、手机庸俗内容而采取的行动。2. 发展大众文化。(1)发展大众文化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

3、样化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2)含义: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误区警示】“人民大众需要”和“人民大众真正需要”是两个不同概念,只有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应该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是能够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而“人民大众需要”的文化则会包含性质各异的文化,比如封建迷信等思想,仍然大有市场,但是绝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深入】(1)大众文化、时尚文化与先进文化究竟

4、什么是大众文化,不同的学者在上存在着差异。一般认为,所谓大众文化,就是以大会传媒为手段,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动作,旨在使普通大会获得感性愉悦的文化形态,包括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影视作品和广告等。可见,大众文化中既有文化中的精华,也可能包含着庸俗和糟粕的部分,不能将大会文化等同于先进文化。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样的文化当然是先进文化。时尚文化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在短时期内特定社会群体所崇尚的文化消费或文化体验。时尚文化并不等于先进文化,有些时尚的东西往往是披着时尚的外衣宣扬落后甚至是腐朽的文化。在不

5、同历史时期,先进文化有不同的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当时中国的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流行文化并不代表经典文化。经典文化是经过历史考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好的阐释。经典文化可以是流行的,但流行并不一定是经典。(3)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只要符合社会主义要求,为人民大众真正需要,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即大众文化。【应用指导】能结合先进文化建设的

6、实际,阐明应发展为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即大众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要。3. 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含义、危害及存在原因。(1)落后文化: A.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B.表现: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C.政策: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2)腐朽文化: A.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B.危害: 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C.政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3)存在的原因: A.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历史

7、原因)B.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 (现实原因之外因)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的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 (现实原因之内因1)D.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等现象。(现实原因之内因2)【深入】传统习俗与落后文化传统习俗不等于落后文化。落后文化通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落后文化并非仅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通过传统习俗表现出来的也并非都是落后文化。我国传统习俗中既有前人积累的精华,也存在糟粕性的内容,我们应当保留传统习俗中的精华部分,改造其中的落后部分,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指点迷津】落后文化不同于腐朽文化。共同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都是文化中糟粕的东西,对社会都有严重的危害,都应当加以抵制。区别:含义不同:落后文化是指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势表现出来;腐朽文化是指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态度不同:对待落后文化,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待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