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3.7《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7111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3.7《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3.7《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3.7《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3.7《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3.7《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3.7《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3.7《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3.7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项练习试题(必修1)一、选择题一: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2011合肥模拟)“分配的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这就是说()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B.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解析:社会提供的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的多少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选A。答案:A二: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2.(2011海口模拟)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 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

2、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 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 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 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是()A.29 760元;17 000元B.49 760元;20 000元C.48 800元;20 000元 D.44 260元;3 000元解析:王某所在的是国有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即36 00096012 80049 760元。按股分红(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和专利技术分红(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即3 0

3、001 700020 000元。纳税和捐款不属于“个人收入”,不符合题意,因此答案选B。答案:B3.(2011衡阳模拟)2010年我国开始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是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A. B.C. D.解析:错误,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是按劳分配,不是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不符合题意。答案:D三:按个体劳动成果和生产要素分配4.(2011苏州模拟)某镇居民张某在一闹市租用李某的两间房子,投资5万元开办了一个小饭店,自己掌厨,妻子购货

4、、理财,儿子女儿当服务员。每年缴纳费税后净收入6万多元。房主李某每月收取租金600元。张某一家人的收入和李某收取的房租分别属于()A.按劳分配所得和非按劳分配所得 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C.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和福利性分配所得 D.按劳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解析: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适用于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因此A、D两项不能选;C项中的按资本要素和福利性分配所得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张某的小饭店属于个体经济,李某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分配收入,故选B项。答案:B四:效率和公平的关系5.(2011大连模拟)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

5、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一论述表明()经济发展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要做到社会成员的平均分配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A. B.C. D.解析:材料体现了公平分配的重要性。符合题意。平均分配的观点错误,不符合题意。答案:A6.(2011宣武模拟)合理解决分配问题,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关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效率提高有助于增加社会财富公平有助于社会和谐A. B.C. D.解析:是效率的重要性,是讲公平的重要性,涉及的不是效率和公平的相互关系

6、,应排除。答案:A7.(2011徐州模拟)下表为改革开放以来A市基尼系数变化情况表:年份1978年1990年1996年2003年2009年基尼系数0.190.330.420.460.48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介于0.30.4属于相对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较大。假如你是A市市长,你认为解决上述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最适宜的经济措施是()A.完善分配制度,加强市场调节B.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C.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D.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解析:A项错误,面对收入差距,应加强宏观调控,而不是加强市场调节。B项错误,应该

7、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D项错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答案:C8.(211茂名模拟)2009年8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透露:农业人口60岁后可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金,在通过试点完善之后将逐步推开。该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A.注重效率,促进农民致富B.注重公平,统筹城乡发展C.通过财政再分配,巩固农业基础地位D.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改善农村基本条件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社会公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应选B。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答案:B五: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9.(2011合肥模拟)有人指出,社会公平与经济市场化是兼容的,我们应该寻求二者之间的最

8、佳平衡点。各类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既要重点向做出突出成绩的劳动者倾斜;也要统筹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这些措施()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贯彻了回报社会、先富帮后富的精神体现了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有助于劳动者树立竞争择业观A. B.C. D.解析:不合题意,回报社会、先富帮后富是个人行为,不是政府行为。不符合题意,分配问题与劳动者的就业观念无关。答案:C10.(2011北京东城模拟)读漫画“分蛋糕”(如右图)。解决天价薪酬,需要()发挥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加强和

9、完善国家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A. B.C. D.解析:错误,实现社会公平要加强宏观调控。不符合题意。答案:D11.(2011长春模拟)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加大对低收人群体的就业扶持A. B.C. D.解析:不是分配公平问题,应排除。答案:C12.(2011宁波模拟)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企业和政府的收入比重持续上升。同时,同期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也在持续下降。为解决此问题,国家应采取的举措有()增加财政支

10、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存贷款利率,扩大消费需求强化税收调节,消除收入差距加强政府调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A. B.C. D.解析:扩大消费需求,应降低存贷款利率,排除。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允许存在收入差距,但防止收入过分悬殊,故不选。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增加财政支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13.(2011南京模拟)材料1:2009年江苏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内容项目城乡行业地区城镇农村垄断行业一般性行业苏南苏中苏北数值(元)20 5528 00454 60518 7037 6235 8363 606增长(%)10.59.412.710.58.911.

11、712.7 注:2009年,江苏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 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材料2:2009年以来,江苏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促社会公平: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落实沿海开发国家战略,促进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所辖地区加快发展;2010年2月1日起,又以超过12%的增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等等。(1)请结合材料1,简要概括江苏居民收入分配状况。(2)联系材料,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要全面分析图表提供的信息,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不足。第(2)问考查如何实现分配公平,要从基本经济制度和生产发展、完善分配制度、宏观

12、调控等角度分析回答。答案:(1)2009年,江苏省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与人均收入都有较大提高;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人均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居民人均收入增幅低于财政收入增幅,说明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苏北、苏中经济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分配秩序,打破行业垄断;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效率、促进公平。14.(2011北京崇文模拟)

13、在2009年我国实现了“保增长”的目标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调结构”确定为2010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某班同学围绕“调结构”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和讨论。同学甲:展示图1材料1:注:最终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世界平均消费贡献率超过60%。评论:2009年尽管我们实现了保增长的目标,但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2010年,“调结构”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同学乙:展示资料材料2: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4年的10.39%提高到2008年的19.99%。从劳动

14、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所占比重持续下降。19962007年,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而大部分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评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调结构”的重中之重。结合甲乙两位同学的材料和观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1和材料2的关系,并说明应该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解析:本题是一个探究性试题。考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注意要联系材料反映出的问题回答措施。答案:(1)我国国内消费不足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居民收入所占国民收入比重过低。(2)在初次分配中,政府要实施结构性减税,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在再分配中,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人,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