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1.1《文化与社会》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7040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1.1《文化与社会》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1.1《文化与社会》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1.1《文化与社会》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1.1《文化与社会》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1.1《文化与社会》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1.1《文化与社会》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1.1《文化与社会》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1.1文化与社会分项练习试题(必修3)一、选择题一:文化的内涵1(2011福州模拟)2009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A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B人们受教育的程度C语言和文字部分D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含义这一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文化概念的识记情况。要明确,我们教材讲的文化既不是狭义的“文化”,如A、B所说,也不是广义的“文化”。C只是我们所讲的“文化”的一部分。答案:D2(2011锦州模拟)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2010年在俄罗斯举办“汉语年

2、”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在山东省梁山县举办“水浒文化节”参加读书俱乐部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区分经济现象与文化现象的能力。其中属于经济现象,其他属于文化现象,故选D。答案:D3(2011常州模拟)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孩子和年轻白领中迅速走红,有人喜欢临危不乱的懒羊羊,说做人要做懒羊羊;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灰太狼屡败屡战的精神。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说明()A文化是人所创造出来的一种价值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D文化环境决定人的思维方式解析:喜羊羊和灰太狼是人创造的文化作品,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影响,说明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C符合题意。答

3、案:C4农历“兔”年到来之际,不少商家推出各色产品展现传统生肖“兔”文化,深受百姓喜爱。这说明()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物质载体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D文化环境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解析:依托兔年推出产品展现生肖“兔”文化,是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的表现,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不能表明。答案:B二:文化的形式5(2011三亚模拟)多明戈的高亢美声、巴西人的热情桑巴、“非洲脚印”的鼓点、柔美的江南“茉莉”、曼妙的侗族大歌、多彩的羌族文化,舞台表演、街头巡游、广场活动、音乐、舞蹈、古典、时尚等,这些艺术形式充分说明()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具有非常丰

4、富的形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世界文化的独特性表现在文学艺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A BC D解析:本题不是考查世界文化独特性的表现,故不选。故选C。答案:C6(2011泰州模拟)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2009年底基本完成,旧貌换新颜的韶山、井冈山、延安三个示范基地迎来了更多的游人,日均人流量均比过去增加20%以上;参观者很受教育,更加坚定了对党的热爱,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材料表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先进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A BC D解析:教育示范基地作为物质载体,承载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符合题意;通过“一

5、号工程”,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深受教育,说明先进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促进作用,符合题意;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参观者坚定了信心,说明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7(2011福州模拟)福州三坊七巷传承了榕城的历史文化的内涵、人杰地灵,她承载着地方历史人文的鲜活记忆。福州市举行多次关于“文中、画中、歌中、影中”的三坊七巷活动,同时用文化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工艺品业、旅游业、房地产等行业蓬勃发展,由此可见()A文化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变革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文化走商业化道路才有生命力D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政府的中心工作解析:三坊七巷活动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文化

6、与经济相互交融,B符合题意;A在材料中体现不明显;C说法错误;经济建设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D说法错误。答案:B8(2011苏州模拟)福建省首个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大红袍于2010年1月24日起在武夷山上演。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剧的演出,改变以往“登山观景、泛舟漂流”的传统旅游方式,增加了全新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蜂拥而至,再次推动了武夷山旅游经济的增长。这表明()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高雅的文化产品一定会有较好的市场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化产品生产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A BC D解析:材料体现了优秀文化作品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意义,符合题意;题目强调的是文化的反作用而不

7、是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不合题意;说法不合事实,应排除。答案:C9中山装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这说明()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ABC D解析:中山装作为常式礼服,承载着文化的密码,故正确。中山装的文化密码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保存下来,是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的表现,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B三:文化与政治的关系10(2011烟台

8、模拟)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经济”、“高科技”时,将文化渗透于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体现了()A国际文化交流中充满霸权主义色彩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解析:国际文化交流并不总是霸权主义的,A错误;C说法违反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是错误观点;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进行文化渗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一种表现,故选B项。答案:B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1(2011长沙模拟

9、)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要把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和目标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A BC D解析: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说法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中“相互决定”的说法错误,通常“决定”是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相互的。故选D。答案:D12(2011烟台模拟)2010年虎年春节期间,法国总统萨科齐在爱丽舍宫举

10、行了招待会,向广大法国华人、旅法华侨致以节日祝福,这在法国历史上尚属首次。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加快,作为中华文化鲜明符号的春节,越来越为各国人民所了解和欢迎。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B春节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综合国力的提高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D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解析:春节越来越为各国人民所了解和欢迎,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加快”,题意指向为C。A、B、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答案:C二、非选择题13(2011天津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2009年9月26日新华社受权播发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

11、文近6 000字,分为“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等五部分。材料2: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1)结合材料1,运用文化生活

12、知识分析我国“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结合材料2,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振兴我国的文化产业提出几点建议。解析:本题第(1)问考查文化生活知识,是原因类题目;第(2)问考查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是措施类题目。第(1)问要求从国家的角度来分析,“重要性”方面,用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关系等知识回答即可;“紧迫性”方面,应从发展中国家和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等方面分析。第(2)问,可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用文化创新、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等知识回答。答案:(1)重要性: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

13、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紧迫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冷战结束以后,国外敌对势力把中国当作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更加重要。(2)必须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产业。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文

14、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特别是要增强“走出去”的能力。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4(2011济南模拟)2009年,一场场高质量的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网络、3G等新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竞相追逐的制高点。电影票房突破60亿元,增长近40%。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20%以“中国元素”为底蕴的文化产业不仅塑造了强大的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更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增添了力量。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并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说明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意义。解析:本题包含两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问题回答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可以先分析“文化”与“软实力”其各自的涵义指向,如“文化”可以用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概括,“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主要说的是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号召力等;然后再进行综合即可。第二个小问题要审清题意,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方面展开。答案:(1)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