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11交通运输与人地关系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697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11交通运输与人地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11交通运输与人地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11交通运输与人地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11交通运输与人地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11交通运输与人地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11交通运输与人地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11交通运输与人地关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11交通运输与人地关系一、选择题(2012年预测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的交通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1从图中的铁路线分布,可以推断其路线选择的主要经济功能为()A内陆资源的出口 B促使人口向内陆迁移C开发内陆 D重要自然资源的进口运输2从图中各国的铁路分布看,显示其发展过程深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A人口的分布 B矿产的分布C殖民的背景 D地势的高低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自然带和海陆分布状况,可以判断该地区为北部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地区,从图中的铁路分布状况可知,由内陆通向沿海,且走向单一,没有形成铁路网,可以推断其功能较单一主要经济功能为内陆资源的出

2、口。第2题,从图中各国的铁路分布看,显示其发展过程深受殖民的背景的影响,殖民经济是单一经济,即以出口某一农产品或矿产品为主。答案:1.A2.C京沈客运专线自北京站引出,经河北省承德市、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等,线路营运长度约为705千米,设计时速为350千米,全程运行时间为2小时18分。据此完成34题。32010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我国铁路能够高速安全运行主要得益于()A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B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保障C地势平坦,自然障碍小D人口众多,对运输要求高4京沈客运专线建设的主要意义在于()A缓解沿线人地矛盾,分散北京城市职能B改善环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C直接促进沿线矿产资源的

3、开发D优化路网,改变已有客运格局解析:第3题,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的根本因素是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高速铁路能够高速安全运行主要得益于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第4题,京沈客运专线建成后,将会加强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改善原有的交通状况和客运格局。客运专线的建设不能直接促进沿线矿产资源开发,改善环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是其主要意义。答案:3.B4.D2010年9月19日香港文汇报报道:我国将兴建云南省经缅甸到孟加拉国吉大港的铁路。据此回答56题。5规划中的铁路线()A跨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B与主要河流走向一致C沿线地形复杂,施工难度较大D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自然因素6云南省经缅甸到

4、孟加拉国吉大港的铁路通车()能减轻我国对通过马六甲海峡贸易路线的巨大依赖可以大大缩短昆明与南亚地区的交通距离不会造成沿线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会增加运输时间和贸易成本A BC D解析:第5题,据图中地形可以判断出铁路沿线地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施工难度较大。第6题,该铁路通车将会缩短我国西南地区和南亚地区的交通距离,影响沿线城市的空间形态变化,减少运输时间,降低贸易成本,减轻对外贸易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故正确。答案:5.C6.A(2011年黄冈文综)单一线路布局的基本原则是耗费最小原则和交通流量最大原则,也就是要处理好线路长度与交通流量的关系。读图回答78题。7在一定时期内应修建哪条铁路,需要考虑

5、的是()要在既定的吸引范围内进行经济调查和对运量的科学预测掌握矿产和森林资源的分布人口分布、城市状况及其发展规划工业、农业和运输网的现有水平与发展前景A BC D8假设要在A、B间修建一条公路,线路合理的是()AAB BACDEFGHBCADEHB D无法确定解析:第7题,修建铁路主要侧重于对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的分布状况、工农业发展情况、人口与城市的分布与发展及现有运输能力进行考虑。第8题,AB线路的交通流量太小,ACDEFGHB线路的耗费太大,根据单一线路布局的基本原则可知只有ADEHB线路最合理。答案:7.C8.C下表是我国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百分比

6、(%)比较表。读表回答910题。地区铁路水路公路20.902.8014.6014.5027.7015.2010.4010.8019.109.700.607.909.地区是()A黄河中游 B长江中游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10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A木材 B煤炭C粮食 D铁矿解析:第9题,地区的铁路和水路运输所占比重都较小,而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公路所占比重最大,这最可能是我国地势起伏较大的西南地区。第10题,地区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水路运输所占比重较小,这最可能是我国北方的黄河中游地区,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所以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的是煤炭。答案:9.C10.B读某城

7、市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回答1112题。11投资商在该城市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的最佳位置是()A甲处 B乙处C丙处 D丁处12若该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合理,该城市的主导风向是()A东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解析:第11题,大型购物中心的位置选择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交通条件便利,二是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人口。综合以上两方面的要求可知,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的最佳位置是甲处。第12题,读图可知,该城市的工业区分布在住宅区的东北部,为了减少工业区排放的污染物对住宅区的影响,工业区应分布于住宅区的下风向,由此判断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故选B项。答案:11.A12.B二、综合题13(2012年预

8、测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材料二我国某省县域局部示意图(图)。(1)图中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B两聚落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什么?(2)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说出该区域21世纪初农村面貌已发生的明显变化。(3)为防止水土流失,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该区域村民应如何做?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聚落主要沿河、沿公路、铁路分布,A附近有煤矿、B附近有钨矿,说明它们都是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第(

9、2)题,其变化主要有居民点增多,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煤炭、钨矿等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旅游业兴起,建设小水电站,出现乡村城市化等。第(3)题,只要合理即可。答案: (1)沿河、沿公路、铁路分布。 矿产资源(或煤炭,钨矿资源)。(2)居民点增多;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煤炭、钨矿等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旅游业兴起;建设小水电站;出现乡村城市化。(3)走立体化农业道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优势资源的开发,如合理发展旅游业,综合开发煤炭、钨矿等矿产资源;使用清洁能源,如推广使用沼气、发展小水电等;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改良红壤,提高土壤肥力。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6月18日,在重庆直辖十三

10、周年之际,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我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的重点新区花落重庆。材料二2010年12月22日上午,首列火车自重庆万州火车站徐徐驶出,这标志着历时7年建设的宜昌至万州铁路正式开通。材料三下图为2009年重庆市投资资金的来源分布图。(1)在2009年重庆市投资资金的来源分布中,东部地区成为重庆市资金的主要来源地,其中投资最多的是_、_和浙江省。西部地区来渝资金居前两位的是_和云南省。(2)宜万铁路地处_(地形区)与_(地形区)的接合部。(3)请说明重庆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4)宜万铁路被称为“世界最难修的铁路”,试分析其表现和原因。(5)试分

11、析宜万铁路通车的意义。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及交通区位因素等知识点。第(1)题,由材料三中各省投资所占比例,再结合我国东、中、西部的划分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结合材料二,从其起点和终点对应的地形单元可知。第(3)题,从城市的区位因素的自然、社会经济两大方面着手,结合重庆市的实际进行分析。第(4)题,从材料二的图文材料可以得出其难度主要体现在工期为七年,桥隧所占的比重大,也不难分析出资金投入多;原因主要从地形及地质条件来展开论证。第(5)题,迁移运用交通区位因素来分析其意义。答案:(1)广东省上海市四川省(2)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3)自然因素:位于河流交汇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

12、同期。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政策优惠;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市场广阔。(4)其表现为:工程量大,桥梁和隧道占路段总长的74%;耗时7年之久,是中国修建最慢的铁路;资金投入多。原因是:岩溶、顺层断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主要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全线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地形极其复杂。(5)利于长江流域国土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步伐,增进民族团结;完善和优化铁路路网结构。15(2012年预测题)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布局简图,其中A、B、C、D为城市中的四地,有人据图作了如下判断和规划,你认为是否正确,请阐明理由。(1)该城市的最大商业中心位于A地。(2)该市规划建设一个专业化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有人认为最佳位置应该在D处。(3)就目前该城市的交通而言,铁路布局最不合理。解析:第(1)题,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通达度好,人口流动性大,适宜布局商业中心。第(2)题,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占地面积大,应布局在城郊且交通便利的地方。第(3)题,该市铁路通过市区,占地多,且噪声污染大,布局不合理。答案:(1)正确,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人口集中。(2)不正确,D处无交通干线,只有一条进城公路,且有铁路线阻隔,通达性差。(3)正确,铁路不应该通过市区,因为占用大量城市用地,造成城市噪声污染,且影响铁路线两侧的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