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7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6962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7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7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7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7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7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7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7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能力检测(二十七)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我国两省级行政区之间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后回答13题。1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ABC D2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A BC D3我国大规模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中,不经过图中甲省的是()A西气东输 B西电东送C北煤南运 D南水北调13.解析:由省区轮廓可以判断甲为山西省,乙为台湾省。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易发生转移。产业转移可能给山西带来环境污染,对其地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都不经过山西省。答

2、案:1.C2.A3.D实施跨区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重要举措。结合下图,回答45题。4导致图中地区南北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A洋流 B气压带、风带C地形 D夏季风5实施调水后有利于南部哪种农业的发展()A水果和灌溉农业B乳畜业C稻作农业D热带种植园农业45.解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降水主要是由西风形成的,北部受西风控制时间长、降水较多;南部相反,降水较少。该州南部为地中海气候,调水后有利于发展水果和灌溉农业。答案:4.B5.A读图,回答68题。6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工程是()A航运设施工程B灌溉工程C节水工程 D治污工程7南水北调东线与中线相比,其优点是()A水

3、质好 B工程量小C全线可以自流 D供给范围大8有专家指出,东线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叙述正确的是()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沿途地区有大量的海水侵入A BC D68.解析:第6题,东线方案中,由于京杭运河及长江下游的水污染严重,为了保证调水的质量,调水必先治污。第7题,东线与中线相比,其优点是有京杭运河可利用,施工工程量最小,但水质较差,在黄河以南要逐级提水,耗能较多,供给范围小。第8题,东线调水过程中主要经过华北平原

4、,部分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易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加之当地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易造成土壤盐碱化。答案:6.D7.B8.A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为资金为技术为劳动力 为原料ABCD10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A BC D910.解析:第9题

5、,根据图中信息不难看出,发达地区技术水平高,资金充裕,就业机会多;而欠发达地区技术水平低,资金不足,就业机会少。因此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输入的应该为资金、技术等,而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输入的应该为劳动力、原料等。第10题,欠发达地区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可能会带来环境问题,故选项错误;欠发达地区技术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不高,发达地区不可能向其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故选项错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并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答案:9.B10.C11下图是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此类合作,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有()

6、增大就业压力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技术创新改变能源政策A BC D解析:对于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正确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美国企业将部分零部件的生产转移到我国,进行这样的产业转移,对于我国来说,可缓解就业压力,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我国飞机生产技术革新,而对能源政策的影响较小。答案:C根据产业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品分为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1214题。12目前我国东部经济地带把处于_阶段的产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A BC D13图b中,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环节是()A产品设计 B产品加工C产品营销 D产品更新14下列产业部门,目前最

7、适宜由中国向图c中甲国转移的是()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1214.解析:发达国家(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地区)转移的主要是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和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加工环节,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图c中甲国是越南,经济相对落后,像汽车制造、精钢锻造和软件开发等产业,技术含量较高,不适合向越南转移。越南森林资源丰富,我国森林资源短缺,应由中国向越南转移家具制造。答案:12.D13.B14.D二、综合题15读下面图表,完成(1)(3)题。(1)下表显示,在三市的主导行业中,产值比重均持续上升的行业是_业,持续下降的行业是_业。这一现象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地区的_密集型行业比重

8、在持续上升,而_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下降。我国东部某地区制造业主导行业(比重高于6%)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变化行业层次产值比重(%)甲市乙市丙市1998年2002年2006年1998年2002年2006年1998年2002年2006年一18 通信二15,18)交通通信纺织三12,15)交通纺织交通/通信纺织四9,12)钢铁/通信/纺织交通化学纺织/通信/化学化学/钢铁电气纺织/通信五6,9)电气/化学钢铁/纺织/电气钢铁/电气通信/电气电气/交通纺织/电气电气/服装服装/通信交通/电气/化学(注:表中交通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钢铁指钢铁工业;通信指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指电气机械制造业;化学指

9、化学工业;纺织指纺织工业;服装指服装制造业。)(2)表格显示的甲市某一主导行业比重下降,而乙、丙两市相同行业比重上升,反映了该行业由甲市向另外两市进行的转移。以钢铁工业为例,甲市由1998年的第四层次,下降到2002年、2006年的第五层次;而接受转移的乙市1998年、2002年未进入主导行业,2006年上升到第四层次。读表,再找出一个由甲市转移到乙市或丙市的主导行业,并说明依据。转移的行业是_。依据是_。(3)“雁行模式”认为,当“雁头”率先进行行业结构升级时,“雁头”与“两翼”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扩大;当“两翼”跟随“雁头”进行行业升级后,它们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则随之缩小。下图显示,该地区制

10、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过程呈现_的特点。其中,1998年至2004年期间的制造业结构相似度变化趋势表明,这一时期,甲市率先进行_,甲市与乙、丙两市行业结构差异_。(注:相似度取值范围为01,取值越大,说明该地区三市间制造业结构相似度越高。)解析:第(1)题,综合分析表中资料直接读出其结论。第(2)题,直接在资料中读出三市主导产业转移的行业。具体是观察该主导行业在不同年份、不同城市的位次变化,就可得出结论。第(3)题,答案可以直接从图中信息分析出来。答案:(1)通信设备制造纺织技术劳动(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甲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1998年和2002年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层次,到2006年下降到

11、第四层次,而接受转移的乙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2002年进入主导行业,2006年上升为第三层次(丙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1998年、2002年未进入主导行业,在2006年开始进入主导行业)(两市任答一个即可)(3)先下降后上升行业结构升级(或传统行业转移)扩大16(2009山东)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1)(2)题。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立方米/万元)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

12、用水总量比例(%)环渤海地区762.1627.708.48全国701.77119.8716.34(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解析:准确理解注释内容和分析表中数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题,通过对比分析表格中环渤海地区与全国的各要素数值可发现,环渤海地区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全国高;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比例较全国低。由此可总结出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第(2)题,环渤海地区资源利用存在能耗高的问题,因而其产生的不良后果要围绕能耗高来回答。答案:(1)特点:能耗较高,水耗较低。原因:重工业比例较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高。(2)环境污染加剧,能源紧张,生产成本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