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32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6958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32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32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32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32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32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32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32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能力检测(三十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单项选择题近年来GIS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下图完成12题。1在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专家们可利用GIS技术了解石油污染一星期或一个月后将扩散到哪些地区,主要是利用了GIS的()A空间查询功能B城市信息管理功能C空间模拟功能D动态监测功能2图示数据库最有可能是用来进行()A农业规划B工业布局规划C商业布局规划 D房地产开发12.解析:第1题,GIS具有空间模拟功能,能针对石油污染的状况,输入当地自然条件的各种数据,模拟污染发生若干时间后污染的范围。第2题,利用图层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农业规划,但工业布局、商业布局及房地产开发等

2、,都必须要有交通图层才能进行。答案:1.C2.A下图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所示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A凌汛 B洪涝C沙尘暴 D海啸4监测上述地理现象的发生及设计逃生路线分别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RS BRSGPSCRSGIS DGPSGIS34.解析:第3题,由图可以得出下列信息:该气候最低月均温在0 以上,最高月均温大于25 ,为亚热带气候;该地降水集中于气温较高的季节,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潜水位海拔较低,应位于沿海平原或三角洲地区。因此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灾害的动态监测属于RS的应用范畴,而逃生

3、路线设计,则属于GIS的应用范畴。答案:3.B4.C(2010全国)下图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完成57题。5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6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7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A中心区,沙尘扬升B边缘区,沙尘扩散C中心区,沙尘沉降D边缘区,沙尘沉降57.解析:第5题,沙尘暴多发生于中纬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沙尘暴多发生于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此纬度位置应属西风带,故选B。第6题

4、,3月中旬该地区气温回升快,易形成气旋,而此时降水较少,空气干燥,上升气流易扬起沙尘。另外,此时冷空气势力仍较强,易南下形成冷锋,从而形成大风、沙尘暴,故选C。第7题,由图中云层和沙尘运动图可知此影像中部为沙尘暴的中心区,沙尘被上升气流带到高空,故选A。答案:5.B6.C7.A8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适合()A第30天B第75天C第100天 D第130天解析: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注意同一反射光谱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区分越容易。应选择生长期内第

5、30天的影像最合适,因为在这一天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最大,最容易区分。答案:A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910题。9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10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A BC D910.解析:本题组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形图的判读等知识。第9题,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物的位置、高程、运动方向等测量,海拔高低在GPS手持机上就可直接显示出来。第10题,小路起伏小,说明穿过

6、的等高线少,第条小路只穿过了一条等高线,其起伏最小。答案:9.B10.B2010年10月25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里氏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10月26日,爪哇岛默拉皮火山出现大规模火山喷发。结合下图,回答1112题。1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监测板块运动,为地震预报提供依据。苏门答腊岛附近的板块名称及监测板块运动的技术分别是()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RS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RSC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GPSD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GPS12监测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RS BGPSCGIS D数字地球1112.解析:第11题,苏门答腊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

7、块的消亡边界。利用GPS可以定位板块的微小移动及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可以为地震预报提供依据。第12题,“遥感”能利用航天飞机、卫星等地物的观测,快速及时地监测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答案:11.D12.A(2010浙江)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下表,如图A。读图A、B,完成1314题。13图B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Aa BbCc Dd14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A甲、庚 B丙、庚C乙、丁 D戊、辛1314.解析:第13题,根据图A中的表2明确河道(即数字1)分布的位置,

8、然后对照图B中的四幅图,看表2中有河道分布的方格在图B中的四幅图相应方格里是否有河流,经过对照可知,a、d两幅图有河流的方格与表2中有河道分布的方格完全对应,据此可排除B、C两项;然后再看图A中表3明确坡度的分布,表中显示地势高、坡度大(即数字1)的位置占据了表格的左下部;地势低、坡度小(即数字0)的位置占据了表格的右上部,说明该地地势左下部高于右上部,河流应从左下部流向右上部,对照a、d两幅图,a图河流流向符合,故选A。第14题,根据题意,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方必须都具备有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表1中用数字1表示)、有河道(表2中用数字1表示)和坡度陡(表3中用数字1表示)三个条件,观察图A中的

9、三个表格,表1、表2、表3都标注数字1的方格只有两个,对照表4可知这两个方格是戊、辛,说明只有戊、辛这两个区域易发生泥石流,故本题选D。答案:13.A14.D二、综合题15当今,3S(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有关3S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纬度经度北京395422N1152316E呼和浩特404851N1113855E济南364919N116581E太原375334N112336E天津39742N117116E(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_。根据图中显示的经纬度可知,

10、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的字母分别是_。(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_技术。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_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_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_颗卫星的信息。(3)图3中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和_,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和_,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_。解析:第(1)题,先根据城市位置判断各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名称,再根据图中的注记(半径500km,图上距离是1cm)可计算出比例尺。第(2)题,考查3S技术的具体应用。第(3)题,RS可以提供影像信息,即图中的和。GPS能够提供空间定位功能,即图中的和。GIS能够反馈信息处理结果,即图中的和,其中GPS不需要GIS的反馈信息,排除。答案:(1)150000000A、D(2)RSGISGPS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