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6930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能力检测(二)地图一、单项选择题(2009上海)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A东北西南向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12.解析:第1题,根据山脊的概念等高线弯曲部分指向低处,结合等高线图即可判断山脊基本上呈东北西南走向。第2题,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结合西北坡的等高线密集程度判断即可。答案:1.A2.B如图为某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该地区等温线基本上是()

2、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C沿海岸线延伸 D沿等高线延伸4关于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A地坡度最陡 B地气温最低C处为山谷 D地气温高于2834.解析:第3题,根据经纬网可以看出该区域为四川盆地,等温线在内部呈闭合状,气温由内向外逐渐变小,与海拔高度变化趋势一致。第4题,从图中等温线疏密分布上看,地等温线分布较稀疏,温差变化小,说明坡度较小;图中西北部气温最低,故B项错误;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该处气温较两侧低,海拔较两侧高,应为山地;按等温线分布规律,位于闭合28等温线内部,气温值应是2830之间。答案:3.D4.D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7题。5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

3、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6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Aa BbCc Dd7从甲地能望到ad四点中的()Aa点 Bb点Cc点 Dd点57.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对图像的判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从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出,甲地最为平坦,便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便于同外界进行联系,因此人口集中,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第6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其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乙处位于一山

4、谷的顶部,山谷处可能有河流发育,被流水侵蚀、搬运的物质到河流的出山口,即d点,由于河道变宽,水流放慢,泥沙物质沉积,往往形成冲积扇,故此地极有可能找到沉积下来的沙金。第7题,本题主要考查通视问题,可利用简单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排除A、B、C项。答案:5.C6.D7.D8读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影响该区域降水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山地阻挡 B洋流影响C距海远近 D纬度差异解析:根据经纬网可判断该地为我国内蒙古高原,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是自东向西递减,这主要是由于越向西,距海洋越远,受海洋水汽影响也就越小。答案:C读世界某区域某月份气温分布图,完成910题。9图中海域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5、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北向南递减太阳辐射B由大洋中心向两侧递减洋流C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D由大洋中心向两侧递增海岸地形10由图中信息判断,该月份可能是()A1月 B4月C7月 D8月910.解析:第9题,由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很容易判断出气温自低纬(赤道)向高纬(两极)递减,影响其如此分布的原因主要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造成的。第10题,由图中等温线南北相同纬度大致对称分布可知该月份太阳直射赤道附近,4月份最符合题意。答案:9.C10.B(2009全国)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完成1112题。11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道路为直

6、线B道路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C道路最长D道路和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12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A道路 B道路C道路和 D道路和1112.解析:第11题,可直接读图看出三条道路的长度和坡度变化特点。道路最长,且山区道路多为“之”字型,不一定为直线;沿线最高海拔小于350米,而沿线海拔有超过350米的路段,且线最短。故可排除A、B、C。道路与60007000米的路段剖面线局部区出现平行,部分路线可能重合,故D正确。第12题,使用大型运输车运输重型设备,应尽量选择坡度小的道路,以保证运输安全。读图可知道路在三条道路中是起伏最小的。答案:11.D12.B(20

7、10浙江)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1314题。 13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A甲、乙; B乙、甲;C甲、乙; D乙、甲;14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A BC D1314.解析:第13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海拔高度可知:MN线南部海拔高于北部,且南部有海拔超过580米的地段,故对应甲地形剖面图,PQ线西部海拔高于东部,对应乙地形剖面图。水源地的选择要求工程建设费用最小且自流引水,水库距离自来水厂远,且途中有海拔较高的地段,不能实现自流引水

8、;水库不仅距离自来水厂较近,而且全程可利用山谷自流引水。第14题,玻璃温室大棚应建在地形平坦,光照较好的地,污水处理厂应建在城市河流的下游处。答案:13.C14.D二、综合题15读下图,回答问题。(1)分析在图中B地建油港码头的有利条件。(2)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虚线所示,请说明理由。(3)港口计划在E处和F处利用水力发电,各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件?(4)C、D两地高程相等,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件?(5)B处在甲山顶的什么方向?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解析:本题要认真读等高线图,综合分析。第(1)题,B处有港湾,利于停船,且等深线密集,说明水

9、较深,利于通航,同时离油田较近。第(2)题,输油管应尽量沿等高线铺设,这样不需要打隧道,工程量较小。第(3)题,主要考虑水能大小、离油港的距离、架设输电线路的难度等几个方面;注意看河流的多少和等高线疏密即可。第(4)题,登山一般考虑两方面:一是路程长短,二是山的坡度大小。第(5)题,判断方向时注意图中提供的指向标;G在100米与150米等高线之间,而D刚好在100米等高线上,故二者高差最大为50米,但最小也大于0米。答案:(1)该处等深线密集,水深;位于港湾,易于避风;离油矿区近,运输方便。(2)基本与等高线走向一致,坡度小,工程施工难度小,且油从高处向低处自流。(3)见下表有利不利E处上游有

10、两条支流,水量较大;离油港近,架设线路短到油港坡度大,架线困难,落差小,水能较小F处到油港坡度平缓,架线容易;水能较大水量较小;离油港远,架设线路长(4)C处有利条件是路程短,不利条件是坡度陡;D处相反。(5)东方。050米之间。16读位于50S某岛屿相关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1)简析该区域东西两侧降水的差异及原因。(2)判断该岛的地形特征。(3)描述该地区气温分布规律。(4)据图中信息分析A、B两点气温的差异及原因。解析:根据三图中等值线单位可知三图分别是等高线地形图、等降水量线图和等温线图。第(1)题,该地位于50S,因此应受西风带控制,加上受地形(中间高,四周低)的影响,西侧降水多于东侧。第(2)题,地形特征要从地形类型及地势特征方面分析。第(3)题,图中气温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地势高,气温低。第(4)题,A、B两地海拔相同,导致气温差异的因素主要是天气因素。答案:(1)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因为西侧地处山地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东侧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2)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区,且面积较小;地势中间高,四周低。(3)气温中间低,四周高。(4)A点气温低,B点气温高。因为A、B两点虽然纬度相近,海拔相同,但A点降水多,云雾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B点降水较少,晴天多,则气温相对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